想了解一下


說粉絲量,自然是有先發優勢的亞絲娜領先。不過我認為,還有愛麗絲自身的一些因素。

愛麗絲(整合騎士)這個角色,個人覺得比較尷尬。這是以前看小說版的時候就有的感覺。

最主要的原因是,起步太晚了。

明明是uw篇專題人物,然而小愛麗絲的情況只是序幕部分一筆帶過,沒法深入;後面桐人再入uw見到優吉歐,桐優從砍樹到出村再到帝國大會期間,整合愛麗絲(以下簡稱愛麗絲)全程神隱,等到她出場已經是第一階段結束的位置。

一般來說,故事第一幕收尾才登場的角色,在讀者心裡基本已經自動排除出主角範疇了。(所以我們能看到,uw上半部分優吉歐拿著女主的劇本,這是比較合適的處理)

後面在塔上跟桐人對波飛了出去,難免給人感覺川原故意把他們和優吉歐隔離。桐人跟愛麗絲的互動又只能說中規中矩,後面緊張關係好轉,唯一解釋可能是作者刻意製造的弔橋效應。

愛麗絲在uw前半加入主角隊的唯一戰績,應該是幫桐人阻擋奎涅拉,促進桐人覺醒。除此之外,因為實力差距懸殊,基本沒能幫上忙;優吉歐的表現又十分亮眼,因此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愛麗絲的「NPC」印象。愛麗絲的後期發力更多在uw大戰中後期,她因大戰的殘酷而不斷成長,這就註定了觀眾認識的前期愛麗絲是不完全的、片面的愛麗絲。

而且,愛麗絲的性格是比較嚴肅認真的騎士,在審美多元化的今天,我實在不認為這類傳統的人設能夠受到廣泛的喜愛。我是不敢相信,有人能只看uw上半(不看劇透)就喜歡上愛麗絲這個角色。

此外,桐人說愛麗絲是他的希望(字面意思),也是uw大戰中逝去的所有人的希望。我覺得是有些牽強的。

uw大戰是受加百列扮演的貝庫達挑唆不假,但本質上也是最終負荷試驗的一環。參戰雙方——特別是暗黑領域一側,為了爭奪生存地盤和資源發動了戰爭,這是不會改變的。就算愛麗絲抵達外界,也不能說她就一定能說服「大人物們」終止最終負荷試驗,何況參戰多方大多對現狀沒有一個全局性的把握,何談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他們都未必認識的愛麗絲身上呢?川原借桐人之口提出的論斷,我認為缺乏必要的情節鋪墊和邏輯準備,可以說是沒有多少道理的。愛麗絲實際上配不上她的「官方」定位。

因此我說,愛麗絲的地位非常尷尬。如果把她看成女主,那她出場得實在太晚,表現機會大多集中在後部;且作為uw核心人物(都跟計劃名同名),她的地位基礎比較薄弱,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天哪我居然是在知乎上面答有關刀劍的題目

作為一個動畫黨,我個人認為亞廚多,亞總早就在12年的時候就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是愛麗絲畢竟是18年的時候纔出來的,雖然我也很喜歡愛麗絲,但是先入為主沒辦法咯~

看完刀劍第一部,我感覺亞絲娜這個角色簡直不要太完美,估計作為動畫黨沒有幾個不喜歡亞總吧,角色塑造太成功了。更何況亞總是官配。

小說黨情況不太清楚,不好作出評論。

其實我也挺想知道愛麗絲廚的原因是什麼,我其實認為現實中的情況代入動畫中不是很合理。

我超級愛結城明日奈!


亞絲娜!!

結城木棉季大法好!


我永遠喜歡結城明日奈!


總而言之,我永遠喜歡結城明日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