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筆跡中判斷「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的性格跨度很大:從主動的熱情大方,到被動的溫柔隨和。

無論如何,其核心都是「人際融合能力」。

本文先解釋「人際融合能力」,再展開介紹「人際交往能力」的各種表現。


人際融合能力

心理含義態度隨和,不易與人發生衝突。

筆跡特徵:轉角形態—圓角。

筆跡解釋:筆尖轉向時,線條的轉角形態可能是圓角直角

  • 圓角」,意味著向心加速度變化均勻,表明書寫者的態度變化隨和婉轉
  • 直角(或銳角)」,意味著向心加速度有一個突變,表明書寫者的態度容易突然轉變。(後面會列舉筆跡案例)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說明:

上午,你正要出門去拜訪一位老師,突然一位不算太熟的客人貿然來訪,打亂了你的計劃。你很意外,心裡有些不悅。筆跡「轉角形態」不同的人,其表達方式是:

  • 圓角」的人會說:「久不見,你來得正,我和王老師上午約了,一會兒去他家。你認識他的,我們乘公交車一起過去坐坐吧。下午就能回來,我們一起喫晚飯,好好敘敘舊。」這時,識趣的客人就會主動告辭。(一連串的「好、也、一起」用詞,將矛盾的事態柔和地轉向了)
  • 直角」的人會說:「你怎麼突然來了?也提前說一聲?我知道你要來,我正要去王老師家,今天時間了,你下次再來吧。」(一連串的「怎麼、不、沒」用詞,反映了態度轉變很銳利)

「人際交往能力」的各種表現

僅用「圓角」一個特徵,不能完整地描述「人際交往能力」的各種情況。當「圓角」疊加其他特徵時,「人際交往能力」的表達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展開如下:

1.圓角」疊加「剛性(重而快)」:表明熱情大方,或對挫折的忍耐力和生活的適應力強,或易不服從領導,倔強。

關於這種情況,「隨和、熱情「」是表面的態度,其內心是有主見,不易妥協的。屬於主動性的人際交往能力。

圓角,剛性,表明熱情大方,自負,有主見,有控制慾。收筆主動內斂,表明有心計不外露。加重加速回鉤,表明決心大。

2.圓角」疊加「柔性(輕而慢)」:表明性格柔和,容易從眾,隨大流。如再疊加「過渡紊亂(線條間隔缺乏時間節奏)」,表明情緒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缺乏主見。

關於這種情況,外表和內心都是一致的柔和。屬於被動性的人際交往能力。

圓角比例高,整體偏柔性,表明性格柔和,很少與人發生衝突。方向略紊亂,表明容易受人影響,沒有主見。

3. 一份筆跡中既有圓角,又有直角,表明有時態度隨和,有時態度轉變突然。筆跡特徵和個性特徵呈現的比例一致。

這種情況有兩種不同的態度,有時隨和,有時不隨和。例如,有一些崗位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要隨和,又要嚴厲。

圓角(三角),表明有時態度隨和。直角(箭頭),表明有時態度嚴肅。二者比例相當。

4.圓角」疊加「反差單一(線條形態一致)」,一份筆跡中所有圓角的形態都一樣,表明單純且隨和的個性。

圓角,柔性,反差—單一,表明單純隨和的性格。過渡較均勻,壓力穩定,表明有自知之明,有自己的判斷,不會盲目從眾。

5.圓角」疊加「速度快反差豐富(線條形態豐富)」,組合為「轉折—熟練」。筆跡中有多種形態的圓角,反映了書寫者能夠非常嫻熟地操縱向心加速度,可以將「任何一個方向的轉折」都寫成「圓弧」,表明書寫者對情緒的操控能力更強,有對他人的感情需要、思想活動等心理狀態的感知能力,以及對自己言行影響他人情緒的感受能力。

豐富的線條,既有輕柔,也有剛性,表明具有豐富的感知力,對多種事物和情緒都有感受能力,也就對他人的需求更加敏感。

關於這種情況,性格跨度大,既有溫柔隨和的一面,又有熱情大方的一面,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熟練,表明感情豐富細膩。大尺度反覆(快—箭頭,適中—三角),表明能適應多種社交場合。收筆輕快,表明性格開朗。

6.圓角」疊加「穩定—大尺度反覆」,表明書寫者具有廣泛的社交適應性,能根據情景調整自己的節奏,可動可靜,可快可慢。

大尺度反覆,表明能適應多種社交場合。其中慢的線條體現思維,快的線條體現行動與思維。均勻一致,表明有自知之明,心態較好。夾雜顫抖的線條(折角處減輕),表明猶豫不決的心理。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從筆跡訓練的角度:

  • 收筆輕柔,反差豐富:提高感知力,對他人的情緒敏感。
  • 多寫圓角:提高態度轉換的均勻性,不突然轉變態度。
  • 過渡均勻:提高控制情緒節奏的能力。

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驗,閱讀人際交往、心理學等書籍,都有助於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筆跡特徵與能力是同步變化的。在訓練的同時,觀察自己的筆跡特徵,以檢驗訓練的效果。

關於什麼是能力,請參考下面的回答。

到底什麼叫能力??

www.zhihu.com圖標

以上內容,引自拙作《筆跡觸覺與心理》,詳見我的文章「筆跡賞心:《筆跡觸覺與心理》簡介」。


我是做銷售的,每天都會見陌生的客戶,我承認交往能力是可以練出來,因為每天見那麼多優秀的人,你一天學一樣,365天學下來,溝通下來你也會有所長進的。但是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人際交往能力練出來不等於這個人的交往能力就很強。

因為你在跟人交往的時候,客戶就有看你不順眼的,無論你怎樣表達,你交際能力再強他對你都有一種不認可,這叫做沒眼緣,有時候賺錢也是靠有眼緣的。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能說他交往能力不強,只是客戶跟他沒緣分。

再八面玲瓏的人,也有搞不定的客戶,但不能說他交往能力不強。交往能力再弱的人,也有喜歡他的客戶。我做銷售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吸引什麼樣的客戶。


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高爾斯

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裏蘊藏著希望。王爾德

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誇美紐斯

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培根


首先要搞清楚,人際交往能力是什麼能力?社會學家把人際關係拆開了,是三件事:建立聯繫、維繫聯繫、利用聯繫。

不能利用的聯繫算不上人際關係。

那麼,怎麼纔算是利用呢?三件事:1.信任你;2.有義務支持你;3.只與你進行交換。

所以,一個人交際能力強不強,關鍵看三件事:

  1. 能不能獲得人的信任?迅速被信任,強;不能或很漫長,弱。
  2. 察知對方所需且不易得,並能把所需傳遞給對方,且對方覺得有義務回報你。能做到,做得好,強;摸不準,傳遞不出去,弱。通俗地說,會送禮,送了人家還收。當然,這禮不一定是貴重的東西,有時候人家可能只是需要尊重、欣賞、表揚,有一部電影似乎叫《求求你,表揚我》。
  3. 交換的範圍很廣,可以是看法,也可以是實物。一個可交換的對象,通常是真誠的(不滿嘴跑火車)、公道的(不亂叫價)、可信賴的(不會節外生枝的、不會損人利己的),例如你不會把人家的一些非主流的想法放到公眾面前。

有很多「自來熟」看起來交際能力很強,這通常是建立聯繫很強,但真正用不用得上,還另說。不過,建立聯繫畢竟是第一步。第一步太弱,人際關係的網路通常不會太大,從而其價值也相對有限。


個人覺得就是能不能讓別人感覺舒服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