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很早就想問了,因為我在18年的時候醫生讓我吃藥

但是吃了葯之後給我的反饋是整天人大腦比較空曠(有點傻傻的)然後就是嗜睡,所以很抗拒吃藥。

但是我每天都要保持精力去練舞,所以想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可以不吃藥的方法來緩解改善。


我作為一個曾經的精神科醫生給大家打個通俗一點的例子。

_

假如一個人的一生是走在海邊,海水是負面情緒,沙灘是正面情緒。我們一隻腳在水裡,一隻腳在沙灘,代表一生喜怒哀樂各佔一半。

_

這裡以抑鬱症為例子。患病就是我們前進的角度偏了一點點,這時候我們是輕度或者抑鬱情緒,可以自己找到那條平衡點再走回來。

_

另一種情況是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點的偏離,結果水淹到腰部了。這時候我們慌張了,我們想要快速跑出這種狀況,這時候又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慌亂中跑向了岸邊,這就是傳說中的不吃藥自救成功。另外一種往深海繼續跑。

_

這裡說的慌亂是指發作時候腦神經異常活躍,包括抑鬱症。所以不管治療什麼癥狀的藥物裡面都有抑制男神經的成分。抑鬱症藥物有,躁狂症有,精分等等都有。

_

這時候的吃藥我把他比喻成安撫作用,在水淹到你腰部的時候讓你冷靜下來。你選擇的正確的方向,藥物讓你冷靜的走到岸邊,不要腳下滑倒。假如你選擇了錯誤的方向,藥物讓你延緩進去深水區的時間。

_

那深水區我比喻的當然就是重症了。這時候水已經到你胸口/脖子了。這時候藥物就是一個帶繩套的救生圈,另一頭固定在沙灘上,最好最好就是老老實實的把救生圈套上,這時候你說自救無異於你說你在深水區學游泳。

_

可能有個別的人沒吃藥自救成功,但是你想想一個旱鴨子直接去水庫無保障學游泳是什麼後果,這種事,能贏不能輸我們就不要做。

_

另,心理干預全程的作用就是一個聲音在旁邊教你學游泳,教的好不好是一方面,學的好不好也是成功與否的原因。

_

再另,一定要遵醫囑,遵醫囑,遵醫囑。別拿你網上看的知識來自行診斷。一個最最最渣的醫生也要經過五年醫學院+一年實習+執業醫師考試。好的醫院要求研究生起步的話還要加7-8年研究生。他學習十幾年不是為了看一個個患者失望的眼神。

2020/5/8更新

受寵若驚,居然這麼多人受到幫助,下面再更一些

一般人理解抑鬱是不高興,你可以解釋為,,,心情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還有,經濟不獨立的小朋友盡量不要直接說懷疑自己抑鬱症,這樣最大可能就是「少玩手機,早點睡覺,學習壓力大,一天到晚瞎想」

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我頭疼,我睡不著,我不想動,我手腳發燙。等等等等,到醫院全面一說,讓醫生推薦去精神科。這樣家長比較容易接受。

一定要和醫生全面說,身體、心理不要有隱瞞,要不然誤診更糟糕。


可能有人可以吧,但是我不行。

我大三的時候吃過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自行停葯。我那個時候還覺得自己很牛逼,吃什麼葯,這不停了葯我還好好的。

不過因為這個病讓我對心理學有興趣了,後來我考了心理諮詢師,考了心理學研究生(其實正兒八經的心理學枯燥極了),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具有自救的能力了。

其實我這個時候已經陷入到雙相里出不來了,我把狂躁期當做了狀態好,把抑鬱期當做了狀態差,每次犯病的時候,心理就想,誰還沒個狀態不好的時候了,熬過去好狀態就來了。

我就這麼一直在狂躁和抑鬱兩邊來回撲騰,根本就沒遠離過它們。

直到前年,我自殺了,被前男友送到了醫院,就這,我出院後還想瞞著我爸媽,還是拒絕任何人的幫助,父母有時候有心靈感應吧,我媽來單位找我了,她說她最近一直睡不好覺,心情很糟,問我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我為了瞞我爸媽,把手上的石膏去了,穿了長袖,但是手太腫了,顏色也不對,斷了肌腱,怎麼看都非常不自然。

瞞不住了,跟爸媽去了醫院,治雙相。和醫生的交流中,我才知道,因為我一直拖著不治,已經有了認知障礙,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哪天命就沒了。(說實話當時聽到這句話,我一點感覺都沒有,我甚至後悔自己選的那把刀太鈍。)

我以前總覺得自己要活的精彩,活的和別人不一樣,不然活著就沒有意義,但是我現在深刻的意識到,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我想要普通的活著,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有雙相,不要幻想著不吃藥能夠自救,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知道它會不會悄無聲息的來到你的身邊,下一次犯病可能會更嚴重。

我有個好朋友也是雙相,她偏狂躁,她就不好好吃藥,也勸我不要吃藥,身為病友,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我都非常匪夷所思。她老公受不了她犯病的時候辱罵打人摔東西,和她離婚了,她後來也找了幾個男朋友,也因為各種奇怪的原因分手,她經常問我為什麼狀態這麼好,她也經常跟別人講,如果她能遇見像我老公這麼好的男人,她也會過得很好。(我老公並不是她想的那樣!我老公屁事特別多!真的!)我勸她靜下心來好好吃藥好好治療,她怕發胖,怕吃了葯渾渾噩噩的沒辦法思考,反正勸到後來,我也懶得勸了。

吃藥確實有很多副作用,嗜睡(我每天就沒睡醒過),注意力沒法集中,記憶力差,發胖,我從95斤胖到了125斤,我因為發胖的問題還出現的進食障礙。

我減葯了之後,已經瘦到109斤了(我沒減肥),我也沒那麼嗜睡了,注意力,記憶力也再變好。副作用是有,但是並不是不可逆的。

只是發胖幾年,嗜睡幾年,換回來一條命,不香么?

還有,如果你覺得吃藥用處不大,那大概率是時間沒吃夠,我是吃了一年多才開始有好轉,不要放棄,覺得不適就詢問醫生需不需要換藥,去最好的醫院,遵醫囑,人家醫生是讀了八年書(最少八年,還不算博士),看了無數病例,給你做出了診斷,不要懷疑他們的水平,在他們眼裡,雙相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雙相不僅要吃藥,還需要心理諮詢,選心理醫生要注意選那些有在精神科有臨床經驗的醫生,先試著去幾次,覺得醫生不行的可以換。

除了吃藥和心理諮詢,自己的內省也很重要,悟性高,對自己有自知的病人,說一兩句就能點通,省錢。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了最近兩年接到的兩個朋友的電話,「患者」不是這兩個朋友,而是他們的朋友,輾轉來諮詢我。再結合我在臨床上看到的確診雙相的例子,講幾個故事,然後再總結。

第一個故事,「患者」是一位女生,因為情緒時好時壞六七年,伴隨著食慾、睡眠的波動。因為她在醫院工作,所以自然對精神科的問題比較敏感,所以主動去就診,結果被告知可能患了雙相情感障礙。我聽她講的時候就好奇,情緒時好時壞六七年,竟然從來沒影響過工作,這和典型的雙相不太像,再仔細問,她的情緒波動和月經周期有比較明確的關係,搞半天原來是PMS啊……所以我告訴她大可不必擔心,沒有患雙相;建議她可以月經前用幾天抗抑鬱葯,這個也是查到的文獻推薦的。

第二個故事,「患者」是一位女生,最近幾年情緒時好時壞,被懷疑是「雙相」。我問了她很久,了解到她從沒有過明確的抑鬱發作(每天大部分時候都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體力下降,併合並一些附加癥狀),也沒有明確的輕躁狂發作(心境顯著地高於正常,持續幾天到數天,有時可不典型,定義就是這麼模糊)。另外,她也從來沒有情緒問題影響過學業或者工作。談到最後我告訴她,她可能是「環性心境」,而不是雙相情感障礙,如果對生活影響沒有那麼大,可以先觀察看看。

第三個故事,患者是一位我剛開始臨床工作的時候,在病房見到的女生,她父母因為她最近表現過於「活躍」,被學校通知要帶到精神科就診。在患者住院之前,我和患者父母溝通住院情況時,患者突然就「摸」向我的手,然後就開始笑。我下意識地躲閃,但心底卻被她的笑感染到了,這和普通的笑不一樣,而是那種非常樂觀、開心,能夠深深影響周圍人的笑。後來,我又見了不少雙相的病人,他們的躁狂/輕躁狂是非常具有表現力,可以讓哪怕普通人一見到就知道這是超過正常水準的情感高漲。回到預後,這個病人經過治療,癥狀穩定下來了,順利出院。

第四個故事,患者是一位文字表現力非常好的高中生,別人在外表上完全看不出她的輕躁狂發作,但她記錄下來的文字清晰地闡述了她輕躁狂期的體驗,舉個例子,她寫到自己可以在一秒鐘的時間裡,大腦經歷一系列的過程,我類比一個例子:看到一個字→覺得這個字不錯→自己的字比較差→自己該練字了不然高考就考不好→自己該選哪本字帖呢?→宋徽宗的瘦金體挺好看→我要是宋徽宗當年要怎麼處理朝政。她的癥狀比較不典型,但是有明確的輕躁狂發作以及重度抑鬱發作,所以診斷雙相,但是她的治療過程比較糾結,藥物劑量低了無效,劑量一增加就有很明確的不良反應需要換藥/減量合併其他用藥,並且有時候好不容易調整好了,結果吃一段時間後又波動了,所以我還在隨訪的時候就一直在調整治療,後來我沒有再隨訪。

那麼,現在可以總結了:

一、先明確是不是雙相

有的時候可能只是環性心境甚至是PMS(經前期綜合症),可能不是雙相,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可以不吃藥。

二、明確是雙相了

  1. 有的人很幸運,對藥物治療反應好,不良反應少,可以很好地控制住癥狀,甚至可以在醫生的密切關注下減葯甚至慢慢停葯(比較少)。
  2. 有的人沒那麼幸運,磕磕絆絆調整治療,但是最終還是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方案,維持基本平穩的心境,相對正常地學習、工作。
  3. 有的人很不幸運,一直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康復需要患者和醫生的相互信任、不斷努力。
  4. 有的人一直不服藥,通常會慢慢地失去周圍的社交圈,明顯地影響自己的生活,預後通常也不好。

三、tricky(不知道怎麼翻譯比較好,就是比較難處理的意思)的問題

雙相有時候比較複雜,診斷起來比較困難,即使是專家之間也有分歧。這是學科發展的階段導致的,一是精神疾病的分類也是依據臨床癥狀而不是病因,二是診斷也缺少物理的金標準(作為對比腦出血了CT上就是會有高密度影)。舉個例子,雙相和抑鬱很難鑒別,「輕躁狂」到何種程度才算?但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思路可是完全不同的。這麼一看,我判斷兩位「朋友的朋友」不是雙相也是我的主觀衡量,而不是依靠確切的金標準;同樣,懷疑她們雙相的人也是依靠他們的判斷,不是依靠確切的金標準。

不過也不必擔心,對於比較典型的患者,醫生們之間的診斷一致性還是可以的。即使診斷不一致,針對特定癥狀的用藥原則也不會差太多。只要醫生是負責的,醫生會密切監測病情變化調整用藥的。

最後,回到自身,可能會遇到比較tricky的問題,比如自己覺得情緒有問題,但從來沒影響過工作/生活,而有醫生說自己是雙相,那麼可以仔細問問醫生的判斷原因,實在不放心可以再尋求下其他醫生的答案。如果比較嚴重地影響了工作/生活,且確診了雙相,當然要吃藥呀!


你覺得可能嗎?

從語言的角度我們來剖析一下「躁鬱症」這三個字.

展開形式:躁狂抑鬱症

先不看前面的名字,單看這個「症」,你能給我組個詞嗎?———癥狀/病症

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種病,這不是廢話嘛。

我們可以通過據一個例子清楚的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不吃藥可以對抗癌症嗎?

一個人健康作息,生活習慣良好,煙酒不沾,熱愛運動,他一定不會得癌症嗎?

有一天他突然對你說,我已經是癌症晚期了. 結果你對他說你多喝熱水就好了。很離譜對不對。

同樣的如果他對你說我得了雙向情感障礙,很痛苦。你跟他說你多笑笑不就好了,我聽說吃那種葯會傻的,你可千萬別吃啊。

是不是很離譜,可這種離譜每天都發生在精神疾病患者、患者家屬、患者遠房親戚之間。 他們的言論是無知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如果你的父母聽從了他們的話,你一定要態度堅定。親愛的,會出大事的。如果出了事情,誰來負責,你自己。誰來承受,還是你自己。

每每想起曾經死死纏繞在我身邊無數相似的對話,帶著蜜汁自信和莫名其妙的內容,洒家總是不禁感慨——沒文化真可怕……


你好,謝邀!

「不吃藥可以對抗躁鬱症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早就想問了,因為我在18年的時候醫生讓我吃藥

但是吃了葯之後給我的反饋是整天人大腦比較空曠(有點傻傻的)然後就是嗜睡,所以很抗拒吃藥。

但是我每天都要保持精力去練舞,所以想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可以不吃藥的方法來緩解改善。」

…以上內容是複製粘貼的提問和描述…

…以下是對提問的簡單探討:

一,可以不服藥:

如果病患已經完全喪失了社會功能的話,還得需要服藥,那是另一個話題,在此不討論;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心理活動有三種基本形式:知、情、意;即認知思維、情緒感受、意志行為;這三者只要有一項出現了問題,便可引起連鎖性反應,情緒障礙是其中一種;

服藥是為了幫助患者情緒管理的,在臨床應用上,藥物一般分為兩種: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鬱藥物,也有說是三種的,加上抗焦慮藥物;在葯的成分和療效上,後兩種藥物(抗抑鬱、抗焦慮)可視作一種;

藥物的使用,有點兒類似孫悟空戴的緊箍咒,不聽話,念一念咒語,就能讓孫悟空安靜下來,在某種程度上,這算是一種強制行為;

藥物治療在治療重症病患時,也有類似緊箍咒的作用;

這些藥物讓醫院看護人員減輕了許多體力勞動,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花費很大力氣束縛病人,讓病人穿上約束衣;

但抗精神病的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非常大,研究證明:三分之二的病人在停葯後有戒斷反應,即使不停葯,也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現癥狀複發;

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菲利普.津巴多先生,在他與理查德.格里格合作的《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也明確指出這些藥物並不能消除潛在的真正導致疾病的心理病理學的病因,它們只在病人最混亂的狀態時,起作很好的作用;(中譯本,第16版,人民郵電出版社,P471)

順便提一下:這本書是很多大學心理學專業的教科書,我國也不例外;

如果現實中,有心諮師推薦來訪者服藥,即可說明該心諮師不合格,原因有幾點:

1,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心諮師不得對來訪者進行治療工作;

2,如果遇到重症或疑似的來訪者,心諮師應該轉介給精神科醫師,由精神科醫師根據病患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使用藥物以及劑量;

3,作為受過嚴格訓練的心諮師或其他心理衛生工作者,都應該知道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

二,躁鬱症的藥物治療原則:

對於躁鬱症患者,藥物治療更是面臨一個兩難境地,因為治療原則完全相反;

1,當躁狂期發作時,病患創作力強、思維敏捷、精力充沛、情緒高漲、工作效率高,但不幸的是,伴隨而來的是判斷力和洞察力的降低,在這階段,病患對自己與外部世界的認識會變得不切實際;

比如,他們會認為自己與眾不同,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更聰明、更有智慧、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更強,他們情緒易激惹、喜歡爭論、性慾強烈、攻擊性增強,有暴力企圖或行為;

極端狀態下的有些病患會認為自己是個不可逾越的神,他們往往會透支消費,以至於欠下可觀的債務;

此時的藥物治療是採用可降低病患躁狂水平的鋰鹽等,比如碳酸鋰、氯氮平、奧氮平等,但這些藥物的副作用較大;

比如這些藥物會讓體重暴增,給心臟和肝臟帶來巨大的負擔,有些藥物還會讓服用者產生代謝紊亂,導致虛胖、動脈硬化、心肺和腎臟功能受損;

另外,治療躁狂的藥物和治療抑鬱的藥物一樣,並不會讓患者產生快樂感受,相反會讓病患越來越麻木,使服用的病患失去正常的、完整的情緒和感覺;

嚴重的會導致認知能力的嚴重下降,比如感知覺能力、思維能力、注意力、記憶力、自知力等;

2,當抑鬱期發作時,癥狀與躁狂期正好相反,患者情緒明顯低落,愁眉苦臉、垂頭喪氣、自責自卑、獨處一隅、暗自傷悲等,正常作息時間狀態下,這種情緒大多數晨重夜輕;

在抑鬱期,患者的自我評價較低,認為自己毫無價值,罪孽深重、十惡不赦、悲觀厭世,有的患者會有極端想法並乘人不備時付諸於行動;

有的雙相患者,在抑鬱期時,會伴有幻聽、被害和關係妄想,思維遲鈍、言語減少、有精神運動性抑制現象,有的患者動作抑製程度不一,有的獃滯不動,獨坐一隅或整天卧床,日常生活需要他人提醒或幫忙;

另外有一些患者表現為激動不安、痛哭悲號、對文學影視作品中悲傷的情節有很強的易感性;在抑鬱階段,大多數患者還有失眠、早醒等癥狀;

軀體癥狀也比間歇期明顯增多,比如:食慾下降、體重減輕、心悸多汗、胃部不適、便秘、性慾減退,女性還會出現閉經現象等,如果坐視不管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治療抑鬱期的藥物,與治療躁狂期的藥物也是完全相反的作用,一個是降低多巴胺的活性,提高5-羥色胺的活性,一個是提高多巴胺的活性,降低5-羥色胺的活性;

不難看出,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

有人說雙相是精神疾病中的癌症,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比喻是不準確的;

三,雙相的成因研究:

有研究說雙相具有遺傳性特點,也有研究認為雙相是生理原因導致的,還有研究認為雙相是腦神經障礙;

權威的DSM-5(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就認為是腦障礙,這個說法是沒問題的;

但,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心理因素導致了腦神經障礙,還是生理因素導致了障礙?或者是社會因素導致了心理異常後,經過長時間的衝突、變形以至於腦部神經發生了病變?

生理因素導致的病因,目前的神經科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研究,都僅僅是建立在一些基礎調查或模糊性研究層面上,並無科學的證據或嚴格的論證;

舉個例子,某本教科書是這樣介紹雙相遺傳性的:

節選如下:「---遺傳因素在躁狂症的病因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躁狂抑鬱症與大腦功能受損有關調查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著精神病家族史,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的幾率就越高,---」;

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三分之一有精神家族史,那其餘三分之二是怎麼患上的?雖然每個病例都是獨特的,但同一種癥狀,有不同的成因?這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再舉個例子,前兩天有個視頻,說是俄羅斯一戶人家的狗生下來幾隻小花狗,但其中一隻是純棕色的,其它小狗都排斥它,狗媽媽也在有意排斥這條無辜的棕色小狗狗,狗爸爸和狗媽媽都很正常,那這條純棕色的小狗其實就是基因變異的結果;

如果僅從小部分變異來確立研究方向的話,無疑是走上了歪路,研究雙相也是如此,不是等有了變異後再去找看上去合適的框框,馬斯洛認為研究健康者的心理人格要比研究異常者的更有價值,這是很有道理的;

四,知、情、意的協調:

躁鬱症的基本癥狀是情感障礙,所有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知、情、意」三種基本形式的心理活動,都幾乎具有程度較高的協調性,換句話說:患者的思維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這跟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有關,我們個體的所有情緒感受和意志行為,都受我們的認知思維所控制,換句話說,我們對待自己、他人、外部環境、社會、自然的感受、情緒、行為,都來自我們的認知模式;

正常人是這樣,抑鬱症患者也是這樣,躁鬱症也是這樣,既然都是這樣具有高度一致性,那為什麼還會有心理異常或心理健康程度較低,或精神障礙的出現?原因也不複雜,根子出在認知模式上;

舉個例子,面對入侵者的槍口,正常人的認知都毫不猶豫地知道槍管裡面是子彈而不是玫瑰 ;

錯誤的認知會認為入侵者濃眉大眼很善良、丰神秀澈很可愛,槍管里只是玫瑰沒有子彈;

這兩種認知和各自的情緒行為,也是一致的;

比如,你如果認為自己是「無能的」,那你一定會產生沮喪、悲觀的情緒;

再比如,假設你是一名學生,平時對自己的學業沒有信心,明天就要考試了,你又想考出好成績,那麼這時的你會不會焦慮?當然會,因為你一方面沒信心,一方面有要求自己考出好成績,這必然會導致內心衝突,產生焦慮;

所有的情緒、行為,以及生理上的反應,都來自於我們的認知模式,如果認知模式有偏差,必將導致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生理上的不良反應;

認知模式中最基礎的就是「核心信念」了,從我們的童年開始,我們會對自己、他人、及外部世界慢慢產生一定的看法,並將這種看法納入到我們的自動思維中,這個就是核心觀念;

長時間在核心觀念的支配下,我們會形成不知不覺的核心習慣;

躁鬱症患者有些核心觀念是與自我意識的需要是相互衝突的,比如,躁鬱症患者會經常用「好、壞、是、非、對、錯、肯定、一定、最」來陳述主觀感受;

他們也會常用「我、我感覺、我認為、我以為」來作為陳述句的開頭,有的人還有「理所當然」的完美主義傾向;

這些核心信念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

學歷越高,對自我意識的要求就越強,就越需要澄清,但在「集體主義」的教育氛圍內,個體自我意識的喚醒,有著重重阻礙,集體主義的教化,目的就是為了「去個性化」,而「去個性化」與個體需要的自我意識,是相互衝突的;

舉個例子,集體主義教育我們說「沒有國就沒有家」,自我意識告訴我們「沒有我們每個具體的人,就沒有家,沒有家就沒有社區和城市,沒有社區就沒有國家」;

衝突就這樣不知不覺產生了,在躁鬱症人群中,學歷高的要遠大於學歷低的,白領遠高於藍領,跟受教化的程度有關;

五,躁鬱症的心理干預:

如果像題主這樣,還沒失去社會功能的話,建議以下幾個步驟:

1,去醫院確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精神科醫師只採用觀察法或會談法來給你診斷的話,那是不可信的,需要做一些相關的量表測試,比如智力、SCL-90、抑鬱量表、焦慮量表、MMPI;

這個診斷很重要,有條件的話,可多去幾家醫院,以防被誤診;

2,帶著醫院診斷報告,就近找一名合格的心諮師或其他心理衛生工作者(比如社區志願者或其他心諮人員),進行心理干預,最好找那些熟悉認知行為療法,有過多年工作經驗的心諮人員;

這點可能很難,不合格的心諮人員,大概率會讓來訪者的病情加重;

3,心理干預過程中,在心諮人員的幫助下,逐步糾正核心信念的偏差,養成主客觀至少統一的自動思維;

情緒管理層面,可採用「識別、記錄、接納、歸因、表達」等步驟,緩慢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在管理情緒時,有意識地將此時此刻的情緒反應與自己的認知模式聯繫起來;

意志行為層面,需要打破以往的習慣迴路,不要刻意糾正已有的習慣,因為習慣有個特點:不能被消除,但可被替代;

刻意糾正的話,又會產生新的衝突,只要打破習慣迴路中慣常行為即可;

這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核心信念和核心習慣一樣,都具有反常識、反邏輯、反科學的特點,比如,每個人都知道香煙有害健康,但煙民還在與日俱增;

需要我們自身覺醒的是,糾偏核心信念,養成核心習慣儘管很艱辛,但還是值得的,與長期服藥產生的不良後果相比,這點困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關於躁鬱症,想聊的還有很多,再多的篇幅再大的空間,也無法一次性表達出來;

此次探討就大致如此,感謝邀請者和題主!祝各位早日恢復健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