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誤入一場作家座談會。作家們相互吹捧之後,談到閱讀的效用、閱讀的廣度。

一位鄉土作家,在告誡高中生,不應該閱讀所謂的『名言、名句』,而應該閱讀整篇、整部文學著作,如此才能有所成,達到信手拈來,而不是成為千篇一律的範文。

接著,另一位本地作家介面話語,對當前的教育進行了一篇批判,說是當今時代,我們的年輕一輩陷入的碎片化閱讀的陷阱,知其皮毛,不知其為何長出的毛。轉而,悲觀地道言,在我們的企事業單位,再也難以找到能寫出一篇優美公文的人了。

最後,是一位沉迷於網路文學的作家,談到自己的閱讀喜好,閱讀習慣。尤其是說到自己喜歡閱讀郭敬明,而且喜歡聽Justin Bieber。此言一出,引起底下各位學生騷動,掌聲響起。

我只是路過,雖然落了一個座,也對他們介紹的大多數書籍或是話題不甚感興趣,畢竟,我已過了最好的青春,無暇停留。

座談會的最後,一位學生問台上的老師,是否將來有打算進軍網路文學的打算,老師給出肯定的答案,並要我們準備好鈔票,將來她的小說要成為IP,改編成影視劇,並且由她來挑選小鮮肉。

——摘自某一天的日記


王蒙不反感網路文學,也不認為網路文學對傳統嚴肅文學有衝擊,網路本身只是形式載體,而決定其價值的依舊還是內容。

與自己同時代作家的作品,具有更多的責任感,有時甚至故作高深,而網路文學的寫作姿態比較放鬆、自在,有一種精神上的自由感。網路文學題材豐富的多樣性與精彩的內容,激活了我的思維

王蒙也指出無論網路文學還是紙媒文學,都存在那些俗濫的無價值的作品,讀者和評論家需要愛憎分明,但不能將網路文學就視為敵人。

坦率地說這些作品並不成熟,讓我想起以前讀到過的中國的大學生們自己編輯的文學雜誌,可是這些並不成熟的文學作品在網上轟轟烈烈,這使我意識到了網路的意義和價值。

余華認為,每個時代的作家都有其便捷的途徑來到讀者身邊,無論是以口頭歌詠形式流傳的吟遊詩人荷馬,還是在報紙刊物上連載暢銷小說的作家狄更斯,而如今我們發展出網路這條全新的道路。

網路開放的姿態使所有的人都成為了參與者,人人都是作家,或者說人人都將作者和讀者集於一身,我相信這就是網上文學的意義,它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自由。

莫言則認為網路作家更有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他們想法更大膽,語言更跳躍,對傳統文學勢必造成影響。而且莫言也看過郭敬明的《幻城》,他覺得寫的不錯,並認為和他作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創作,不存在比較。

網路毫無疑問就是諸多有才華的年輕作者施展他們才華的園地、陣地或者工具。通過這樣的寫作,的確是有很多年輕的寫手冒了出來,然後重新回歸傳統的出版方式出書,這是好事。


謝邀。

這裡正好是一位夢想成為網路作家的妹子。

網路小說基本就是為了一個「爽」字。你跟網路小說較真,基本相當於跟動漫講萬有引力。

除非你遇到一個很講究的網路作者,那當然是一件好事。

說說我本人,我看小說是為了兩點——人設、劇情。無論傳統文學還是網路小說,只要有戳到我我就會去看。兩邊都是我喜歡的,沒有可比性。


平常心對待 以前也許還有什麼文人風骨之類的 但現在這個時代 作家也要吃飯的好吧 而且網路文學寫得好 賣的好 作協你都可以進 現在的主流作家一半不都是寫網路小說的 作家出頭難 想出名 也只有靠流量了 流量怎麼來 就靠寫網路小說啊 課本里的作家講來講去還是那些人 沒什麼新的現代作家 怎麼說呢 井水不犯河水吧 平常心對待 畢竟 文學的世界是互通的 歸根結底都是在講故事 互相欣賞咯


個人覺得兩種作家的寫作的類別都不一樣,也依然不存在什麼競爭問題,網路文學大多是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比如穿越,豪門之類的幻想當然網路文學作者中也有比較好的作品,主流作家主要是根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吧……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網路小說文大部分寫的都是各種酷炫屌炸天的事,注意我說的是大部分,看這種文章同等於意淫,一點營養都沒有,還佔腦子內存,但是,爽啊。。。(個人想法,完全不知道所謂主流作家的思想)

不知道怎麼會被邀請來,我充其量就算個網路小說作家,也不怎麼寫了。但是也能估計個大概。

以下內容都是本人瞎分析,畢竟不是主流作家。

首先主流作家和網路作家的區別基本就是,主流作家寫書是文學藝術,網路作家寫書是為了爽,更多的是為了金錢。主流作家寫出的小說大部分都有深度,文筆排班什麼的都比較專業,而網路小說則更偏向寫出讓讀者看著又激情熱血的爽文劇情。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講完了區別,那麼講一下主流作家如何看待網路小說。我長期關注馬伯庸的微博,馬伯庸絕對可以算是主流作家之一。看過他的《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小說在文學色彩方面絕對是一流的,而在劇情方面也是完美,同時也兼有網路小說劇情的特點,驚險刺激,耐讀。在我看來,馬伯庸應該是對網路小說持包容態度的主流作家,至少他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以利用。看了很久馬伯庸的微博,馬伯庸真的是一個對什麼都感興趣都願意學習的人。他好像什麼事都能評論上兩句,而且一針見血很精彩。看馬伯庸的微博經常像打開了新世界一樣。

好了好了,吹了這麼多,這些都是我瞎分析的,大概就是想說,這其實就像兩個圈子的人一樣。就像你在大學是教日語課,你對隔壁教法語課的老師怎麼看一樣,當然是用眼睛看啊!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覺得用在這裡應該挺恰當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