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無數次嘗試傾訴,將赤裸裸的自己告訴他人,換來的全是失望的時候吧

次數多了,在下一次想傾訴的時候就對自己說,算了吧,反正說了也不會怎樣,還是不要費力了……

這大抵就像溫水裡被煮的青蛙

失去了反抗和行動的意願。


我看了一下回答,原因基本都是一個:得不到正向反饋。

對於每天都在傾聽的我來說,我想是有些發言權的。

得不到反饋的原因在我看來大致分為3類

1,找錯人,

2,沒分寸,3,遇同類。

這次就從傾聽者的角度來看對傾訴者的態度。

傾訴是一件幸福自己,苦了別人的事情。悲歡並不相通,我想都有了解。

作為一個合格的傾聽者,我需要也是各位傾訴者希望我做的事是 一段有品質的傾聽與陪伴。而不是你在一邊梨花帶雨動情地說著,我在一旁心不在焉的玩手機,隨即附和幾句。

那在這段時間內,我需要做很多事情。察覺你的情緒波動,找到你的情緒來源,想出不是說教式的語言來和你溝通,助你情緒釋放,然後平復。

這是一件辛苦事。

1,找錯人

有些人明顯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你還去找他,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你去找一個相識不到一個月的朋友傾訴得來的效果,還不如你KTV 唱幾首,興許能唱哭在你隔壁的幾位剛剛失戀的高中生。

有人會說,可除了他,我也沒別人可找了。這是你的問題。我不過多闡述。

我們傾訴的初衷是希望有個人能和我們產生共鳴,不落於孤單。而不是一個打發時間消遣的嘮嗑。

如果你找不到一個想聽你傾訴的人,那請你反思一下,為什麼連一個說體己話的朋友都沒得。

2,沒分寸

這一類人吶,是自己作的,她們有傾訴的閨蜜,還不止一位。但是她們每天都有傾訴的慾望。

希望得到關注。

初期的時候發個朋友圈:我好累啊,生活好難啊。

閨蜜死黨看到後,連忙私聊問,怎麼了?出來喝兩杯說說。一頓宣洩,舒暢不以。

第二天,又來一篇:人間不值得,忘了愛。

閨蜜朋友評論:好好的,加油啊寶貝。

然後又拉著閨蜜,聊到半宿。

第三天:我好難啊,為什麼倒黴的都是我。

閨蜜朋友只是點個贊,不敢評論了。

私聊也不敢回復的勤快了。

第四天:去他麼的狗屁愛情故事。

沒人點贊,沒人評論。

心裡還委屈極了:熱鬧是別人的,孤單是我的。

醒醒吧,小心神經衰弱找上你。

3,同類

你自己在傾聽的時候,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如果不是,那就別要求別人是了。

去年年尾,一哥們拉我出來喝酒。理由:失戀。

喝了幾杯後,我給他倒酒,他就不喝了「我又不是來買醉的。都說失戀喝酒有用,才發現沒用。沒效果,那就不需要再試了。」

我接著話茬「是啊,以為她能治癒你,試了才知道沒這本事。既然沒效果,還呆在這裡幹嘛,出去吧「

他嘿嘿笑著說」外面冷,這裡還有酒取暖「

」是哦,酒能取暖,也能傷身。「

他看了看我 」哈哈。和你聊天,又累又輕鬆。

你說,我怎麼酒被分手了呢?我對他很好了。也不曾做過對不起她的事。為什麼呢?「

我斜眼看他」為什麼?你心裡肯定敞亮的很,明知故問。「

他用力拍了一下我」我說什麼來著。就說和你聊天又累又輕鬆吧。換了別人,指不定又說,哎呀,她不配,你以為只是你以為諸如此類的話「

然後,我們各回各家了。對付這類心思通透的人,言簡意賅,點到為止就可以了。

我和他是同類,互相傾訴,彼此熟知。 達到了一個良性的平衡。

在找一個合格的傾訴對象之前,請把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沒有人能真的做到感同身受。就像初中的時候受到班級同學的冷暴力和言語侮辱,長大後和父母說起來,說我自己現在仍然沒有辦法原諒那些人。他們的反應居然是覺得那是因為我不夠強,爸爸的原話是,其實你受的那些委屈都是你自己給自己強加上的。

沒能及時反抗,沒能做到學習夠好,我的那些沒能都是我活該承受這些的理由。以及現在沒能做到釋然中原諒這些人,也是我的錯。原來錯誤永遠都在被施加這一切的人身上嗎?不得不說那段經歷給我留下了一生都無法磨滅的傷痕,也經常夢裡回到那個時候看到那些人的嘴臉而驚醒,卻要我在長大後原諒施加傷害的那些人、或許我沒能成為那麼豁達的人,我做不到。

我的父母其實對我很好,他們在生活中十分要強,其實也會在很多事情上給予理解和包容,我能夠理解他們也是從某方面心疼我才這樣覺得。但是在這件事情之後所有在外界受到的傷害我都不會和他們講。因為沒有必要,不想在收穫傷害的同時再承受一份來自父母的責怪。其實也沒指望著父母能替我做些什麼承擔些什麼,只是不要逼我釋然我經歷的傷害,或者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安慰。

但是既然這樣做不到的話,那就以後都不要講了。


所有的痛苦、悲傷再說與旁人聽的那一刻,自己都會覺得原來如此啊,語言蒼白到無法形容當時經歷過的絕望。

不如留在心裡,自己默默消化


這個好像和髮型沒有關係吧

1,當你想傾訴的對象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2,你已經絕望到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與分擔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