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看的太多太雜,又太心急了。你選定一本教材、一個老師,踏踏實實地看下去。比如《邏輯精點》,書本身就配視頻,你先跟著書學習,不懂了就看看視頻,慢慢就能摸著門道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2021屆考研,首先我想鼓勵一下你,再一個我想對你說的是現在才四月份。其實時間還不晚,對於入不了門的話,不知道你聽的是哪些老師的課呢?我當時的時候作文聽的是田然的。我覺得是能夠聽得懂的。數學的話我建議你聽陳劍的還是比較好懂的,然後是邏輯我當時聽的是鑫全,這些都是市面上比較厲害的老師了,我覺得你應該也聽過他們的課了,其實像邏輯和管綜的寫作來說還是相對有些抽象不過不要著急,慢慢來。哪裡不懂就多聽一點。一定可以的,加油還有很長時間呢,不要放棄。


謝謝大家贊同,今年在江蘇不水不旱 綜今年我169 去年151 總分比去年高了 26分 我依舊是按照我的步驟複習 考試時作文寫了650字結尾,少寫了一段怎麼辦 時間來不及了。

如果大家有諮詢22考研,可以私信我,看到會回復

今年王C 8套卷 邏輯有的題目是從公務員行測扣下來的 有的題論證邏輯給的答案 和網路能尋找的不同 所以錯的比較多也不必太擔心

今年sk試卷挺好的,除了第一套A1難度比真題高1.5左右的其餘的都很平穩的真題差不多

5 套 難度依然大於 10套 大於 真題難度 主要是5套卷的數學難度比10套多 陷阱多了 而且計算量也多 如果卡時間做 會比較緊張

分割 如果大家需要skss 8套卷 私信我 我給你雲鏈接 大概晚上都會看的

大家請在認真刻苦學習的同時

注意身體 不要久坐 上下午 鍛煉二十分鐘左右

三更

謝謝大家贊同喜歡, 也希望大家今年都能是研究生呀

二更 數學有人問 高教版本的分冊

根據陳劍老師微博里說 高教版本的數學分冊 不再更新 不再更新 (但是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買新的高教版本的分冊,裡面的難度大概與數學頓悟差不多差不多差不多,不過建議多刷指南與頓悟)

所以一定 要買機工版本的分冊 然後做機工版本的數學高分指南 多做幾遍 然後可以下手鑫全的數學1000題 與 數學頓悟 (期間 陳劍老師 與鑫全的楊潔老師 都會公布這裡面的重點 重點題 一定要再做一遍! ! ! !)

之後就可以來刷真題 真題 真題 真題我去年刷了四遍起步 一定要多刷 多刷 多刷 哪裡錯了 就去找相應知識點 知識點

之後就是模擬卷啦 模擬卷

說一下 陳劍鑫全的五套卷 很難 很難

鑫全的十套卷 很難

王誠八套卷 難

社科撒斯 八套卷 和考試難度差不多 (很多題目都是根據真題改編 改編 )

所以做模擬卷哪怕沒考好 或者考好了 也不用心急氣躁 或者 夜郎自大

沉浸下來好好學 偷偷咪咪說一句

奇數年比偶數年要難一點 所以知識點一定要掌握全面了 解題不要死板 靈活多變 靈活多變

加油

————————————————————

數學死磕刷題

買陳劍的 機工版本 數學分冊 數學高分指南 數學頓悟 真題

鑫全數學1000題

每錯的題目找到知識點 寫在錯題集

然後看看是哪個知識點 標記下來 尋找相似的題目做做

過一段時間再繼續做錯題

爭取錯題集越來越薄

邏輯

建議聽趙鑫全的班

鑫全 邏輯精點 基礎與強化

邏輯1000題

歷年真題分類 與 匯總

與數學一樣多刷

發現基本上所有類型的題目都有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套路

都有公式 記住就行

多做題 多被虐

只要不眼瞎

考試在一小時內完成並且錯3到4個是沒有問題的

今年花了50分鐘做完邏輯 錯了3個

寫作

論證有效性分析

簡單來說就是挑刺 非常有套路

比如a推b

我就當自己是鍵盤俠 瘋狂懟它 忘記某某條件c

再者即便有a也會因為d的影響導致e 所以不成立等等套路

論說文 推薦王誠 王老師 輔助用趙鑫全

拿到論說文審題 審題 審題 審題 審題

然後看要求 如果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一定要分層 分層 分層

挑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

提煉論點後

一般分5到6段

第一段 指出由材料得出的論點 (合理的制度能夠…)

第二段 這個論點是什麼 (制度是什麼)

第三段 這個論點的好處 (制度對某方面的好處)

第四段 這個論點的壞處 (缺乏制度或者制度建設過度又會咋樣)

第五段 怎麼做就能合理控制這個論點的壞處(怎樣控制才能發揮制度的對…優勢)

第六段 總結升華 (啊啊啊合理的制度如海對海豚 如風對風箏 等等等)

微信關注 王誠 或者今日話題 每天多看看人家的論說文咋寫的

最後衝刺階段

鑫全陳劍 五套卷 五星

鑫全十套卷 四星

王誠八套卷 四星

社科薩斯 八套卷 五星

一定要模擬 一定要模擬 一定要模擬

最後最後

也是我今年考試唯一失敗的點

雖然按時完成了 但是由於沒有一次模擬三個小時過

導致我考試的時候做第一排 時鐘就在我眼前

導致我不停的關注時間

不停的關注時間

讓我在做數學的時候

一直在分心

做一題看一個時間

做一題看一個時間

最後導致我數學最簡單的三個題目 被我算錯了

我考完試後回想才後知後覺 後知後覺

加油,綜合真的不太難

今年主要死在了英語上

英語閱讀好像就對了7個 難過

估計離南京某院校差個10多分

加油,今年打算在干一年

沖沖沖


複習半年,管綜153,坐標廣東。估算自己應該是54+48+51,寫作51是23+28。分也不算太高,請大神勿嘲笑。

趨勢吧,我覺得2019管綜和2018持平,三門課照上一年難度都差不多。

管綜,分數學,邏輯,寫作。推薦書籍:機工版全套+田然寫作。這些書必看,必做,數學和邏輯的題,從例題到練習題,每一道都必須會。挨個打一遍:

數學,這個就是考驗你的初高中基本功,如果初高中數學爛,那就很麻煩了。六年的水平考六個月挽回基本不現實,況且還要準備英語和管綜其他兩座大山。如果數學這關過不了,就別去糾結太多。數學3分一題,簡單題的比率也不算低,再加上蒙中的,75分拿個24,總是有可能的吧。對於充判題,蒙的話有規律,可以我當時聽了一下「果芽MBA 」公眾號(之前叫田然MBA )張偉男的網課(免費的),在上面教怎麼蒙,有興趣可以搜一下。

邏輯,這個東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沒接觸過,所以考試內容並不傾向於正統邏輯學,而是重應用。切記:不要拿生活認知往裡套,會誤入歧途,考試淘汰的就是這種。邏輯這部分,有公式化的方法,嚴格按照書里的一套東西來。我剛接觸的時候也看不懂,一臉懵逼,但是一直扣下去,最終也能搞得定,所以此處劃重點:堅持,不要放棄!邏輯我裸考是28分,很一般的水平。如果加以學習,我估計你再差也能拿到36分吧。

寫作,分論分和論說文。寫作是分水旱區的。寫作不建議直接看機工版的,因為水準太好。要先看田然寫作,接地氣又好懂。如果追求高分,再看一看機工版寫作分冊,兩者對比取優點。個人覺得機工版嚴謹性更高。寫作這兩部分一定要動手寫,並練出自己的架構,尤其是論分。即便論分容易拿分,只要找到那幾個點並言之有理,上20應該沒問題。論說文完全切題不容易,完全跑題也不容易,更有可能的是偏題,不過分數也不會太低,20分完全有可能拿到。如果在水區,分數應該可以更高一些。

保守估計,100分已經到手了。單科上岸了。

額外提示:

一定要控制好答卷時間。這100分能拿到的前提,是你能答完卷子。答不完卷,一切枉然。

邏輯那部分,浪費時間的題該放棄就放棄。我模擬卷到真題,每套一般都是放棄兩道。所以我的答完,是指這兩道題不完全推出來的情況。實際考試的時候,我答完卷還剩大概15分鐘。

加油!


2020.5.21更新

我的系列文章《窮考MBA ,229分過線》,裡面會逐步講各門課程的學習經驗,請有需要的讀者自行關注,謝謝~


20年管理類在職備考兩個月左右,總分192,管綜124,英語68。

對比動輒230+以上的大神來說,分數不算太高。恰巧看到這個問題,不請自來,簡單介紹下自己的備考經驗,以供參考。

1.數學

用的是陳劍的高分指南,書上有二維碼,可以直接掃出來視頻觀看。優點在於高分指南的內容很多,也很全。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可以從頭到尾仔細學習一遍,時間不充足時,可以先找份往年的卷子練練手,挑選自己的薄弱之處,學習重點章節。

另外,海綿和MBA大師兩個APP中均有免費課程可以觀看,公眾號中也有每日練習,可以跟著學一學。

海綿三個小程序推薦:30天數學公式打卡,16天邏輯打卡,以及和你一起背單詞。

MBA大師的微信公眾號也有類似內容:數學呀數學,不要腦補之邏輯等等。有空的時候可以隨時拿手機來看一看,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本人數學本來就不太好,加上複習的時候一直在啃高分指南,缺少題型歸納總結。上了考場一緊張,腦袋裡一片空白,蒙了很多題,管綜數學應該拉了很多分。建議大家過完基礎知識以後,可以找些各類機構的技巧總結課來看。據說海綿石磊的數學講的很好,不過我沒有聽過。APP有免費的課程大家可以聽聽看。另外,也可以在某寶上找課程,都懂的哈~

2.邏輯和寫作

邏輯是趙鑫全的邏輯精點,只看了基礎篇,強化篇沒有時間看了。看完邏輯基礎篇後,跟著MBA大師的薛睿老師又學了一遍邏輯。寫作也是跟著薛睿老師學的,APP上都有免費的課程。

非機構托兒,但是這裡要強烈推薦下薛睿老師的邏輯和寫作課程,講的非常棒,套路很足。邏輯和寫作考試中都做的比較順手~

3.英語

英語本人已過六級,但是畢業好多年了,沒有怎麼用。但是由於備考時間短,也沒有特別去複習。就是每天背了背單詞,想起來就做幾篇真題閱讀,最後在上考場前聽了老蔣的作文。

如果英語底子不好或者時間充足的話,還是要制定個計劃,每天做幾篇閱讀來練練手~

寫在最後:

去年心血來潮想要考研,也是在知乎看了不少帖子,才逐漸理清複習的思路。總體來說,我只是買書花了一些錢,書也沒有看完,有點浪費,但是並沒有報班,只是通過各類途徑找了些機構課程來學習。報班與否看大家自身能力吧,對於非全來說,免費的課程加上往年的真題,都搞定,應該就足夠了。

不過別人的複習方法始終是別人的,大家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來摸索~考研這個東西,只要靜下心來,堅持到底,無論結果如何,對自己來說就是最大的成長。

想要獲取20年管理類資料的可以私信我,免費共享給大家~雖然是去年的,但本身考試內容變化每年並不會變,可以參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