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二的時候每天回家有固定的二十分鐘休息時間。一晚上就這二十分鐘。

而且我沒有自己的手機,只能用我父母的。

有時候他們打電話處理事情,一打就是十幾分鐘。我就找他們要手機,他們就罵我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

那我還想說他們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問題了麼。在學校累死累活一天,回家就那二十分鐘他們給我佔走十五分鐘,還不帶補回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打完電話後我最多能玩五分鐘。

五分鐘,連篇短文都來不及讀完,他們還有臉說我以自我為中心?

我和他們的爭吵大部分都是這種原因。他們限制我的資源限制我的時間。問題是就這麼點有限的時間他們還要去佔。佔完了還不還。

麻煩您在考慮您孩子是不是帶孝子的時候先考慮一下您有沒有做過類似我爹媽的事吧。

用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他人一反對就是自我為中心,這種人就是傻逼。


你是否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呢?你有真正的瞭解過他嗎?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十八歲的青少年一般不太願意和家長透露心扉的。多溝通,少管教,站在平等的立場。而非你是我兒子,你就得聽我的,你就得孝順我。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只是借著你們來到了這個世上,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可以引導,而非強壓思想。


你該反思自己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才會讓你這麼想。18歲而已,不是28,精力旺盛對世界充滿疑惑的時候,三觀還沒建立起來,能指望什麼呢?

啊,還有一種情況,也或許是你們父母為他做的太多了,讓他覺得理所當然,可能也會出現你說的不站在你們角度考慮問題,但是不能代表以後不孝順。如果你真這麼覺得,,孩子是在父母的薰陶下耳融目染成長起來的,你們是不是平時太武斷,沒有考慮過他的想法呢?


說明你平時做的太多了


我覺得可能心理年齡還沒到吧 至少我覺得我是這樣 我大一大二時基本都是以自己為主 大三才開始站在父母立場考慮問題 剛十八 整天都和父母在一起 每天喫喝拉撒都有人照顧 覺得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等他上了大學後一個人生活一段時間就慢慢懂了 當他認識到社會的險惡 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 就會學著孝順了


子女的行為通常都是父母的延續。比如,父母以「這是為了你好」的名義替子女做決定,忽視子女的感受,子女長大後,即便能清楚的意識到父母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他依舊難以做到關心父母的感受,因為他自己的感受從未得到過照顧。

如果你事事都以「做正確的事情」為目的,子女也將延續,只是在他的判斷裏,「正確的事情」不顧及你們的死活而已。


年輕人如果和老一輩是一個想法,那社會變啥樣?

有的人就是要撞的頭破血流才發現父母是對的,有的人就是奮鬥完以後才發現還有一種路是這樣的,和父母說的不同!

如果你的孩子以後有比較好的收入,一定會孝順你,能賺到錢的人,大多都苦過,沒有隨便就能成功的人~苦過自然知道生活來之不易,更願意孝順父母

但是也不是說收入平平的人就不會有孝心,但是大概率經濟能力越低的人,越沒有能力孝順父母~


這個邏輯怎麼來的?


我覺得你得讓他和父輩好好談談,以朋友的身份談心不是以父母的身份審問,而且十八了該讓他獨立了可以讓他自己賺錢試試讓他體會一下父母的辛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