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會多多少少影響這個人的性格,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這個人後天所接觸到的環境以及教育。

心理學上影響人身心發展的有這四方面的因素:遺傳,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遺傳具有可塑性,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隨便這個人祖祖輩輩是什麼人,這個人同樣可以發展成為詩人科學家偉大。華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所以不要去在乎你的原聲家庭怎麼樣,而是要去看你自己怎麼想,怎麼去做相應的改變。

其次,這四個因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什麼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被動的對立面。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問題,主動地去想解決方案去面對,其效果肯定是被動地處理一堆爛攤子來得好。

再者,就是教育。什麼是教育呢?心理學上有說:教育是主動地培訓人的社會活動。這一點充分說明學校教育很重要,所以當這個人的原聲家庭很爛的時候,一定要盡自己最大能力去讀書,去求學,九年義務教育是一定要滿足的。其次也儘可能地要去上高中大學。這個接受教育的過程,去同學老師書本打交道,會逐漸讓你遠離原生家庭的痛苦。當然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要保持學習,看書,或者學習技能,知識是人一生的財富,這絕對不是空話。

最後就是環境,你要想盡辦法改變自己的環境,如果發現自己一直被原生家庭所累,那就離遠一點,先想辦法穩定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性格,學會情緒管理,慢慢地能很好的控制後,再試著和原生家庭和解。如果和解不了,就選擇忘記。

Last but not least, 學會選擇性忘記,忘記不好的,忘記性格的殘缺面,努力去發揮自己好性格的一年,長善救失。

記住,性格是後天形成的,有好壞之分,不好的學會擯棄,好的繼續保持,加油??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不管我們想不想承認,基因就像是刻在靈魂深處的烙印,先是影響性格,繼而影響生活態度,到最後可能就影響了整個人生。

有人說,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不管你多想掙脫,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父母的影子。

但我覺得,人生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它是非線性的,你可以通過自己的理性,高度的自律,大量的付出,去創造出你自己的故事。

以我個人為例。

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親自照料,陪伴成長,從不假手於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其實有些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可以慢慢修正的。

有一天,發現大兒子對弟弟用抱怨的語氣,內容、神態和我一模一樣的時候,我驚訝極了!我感到一股寒意從脊背上竄上來,深深地無奈與悲哀,終生難忘。突然問自己說這畫面怎麼這麼熟悉?原來,在哥哥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也看到了小時候我媽媽的影子。

雖然,在這一刻很無語,但從小父母的說話方式確實根深蒂固的影響了如今的我,同樣也影響了我自己的孩子。

從這件事情之後,我開始反思,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有很大因素是父母給我的影響,所作出的決定,那我會接著問自己,依理而行呢?因為理總包含著事的,用理來引導事,不要因為事而吞沒了理。

人可貴的地方,在於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人偉大的地方,也在於,我們能通過自我學習,慢慢地,緩緩地,一點點地,鬆動原生家庭帶來的魔咒,恢復健全的自我,再給予他人以真正的愛。

原生家庭的烙印,不是惡性腫瘤,充其量,只是一場漫長的炎症,只要施救得當,就可抑制壞細胞的漫延,甚至使之逐漸減少。


會的,就像處於香煙裊裊的雅室中,出來時便陣陣留香。同樣,處於茅廁久了,渾身也是那一身污濁,然,渾不自知。潛移默化矣


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還有缺德的人再搭上別人的一生去治癒她的童年。


我認為會,原生家庭不僅包括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還有父母的性格特徵也會遺傳給孩子。我的前男友,一個讓我很喜歡很崇拜的男生。他的原生家庭不太好,父母感情出了問題,整日在家爭吵,他就異常敏感、懂事、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一點事情在心裡就會過不去。用他自己的話說,戀家的男人不大氣,覺得自己心眼好小。一般來講,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父親影響著孩子的格局,教會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父親有男子漢氣概的話,孩子多半不會差。可惜,並不是所有的男孩都有這樣的父親。母親如果溫柔、知書達理,孩子在自己的感情上也會自信很多。可惜,如果是一個比較勢利的媽媽,那麼對孩子的感情也會有過多干預。在這種種因素夾擊下,我和前男友的感情中,有些風吹草動,我倆的感情就直接走向了終點。對我而言,在了解這些之後,分手對我來說不見得是壞事,但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可能就終生難以磨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