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同盟國(美蘇中英四國)對日本領土分區佔領計劃的示意圖


淺談二戰後同盟國共同佔領日本之計劃?

1945年7月26日,由美、中、英三國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是反法西斯盟國處理戰敗國日本的綱領性文件(後來蘇聯對日本宣戰並在公告上簽字,故成為四國對日共同宣言)。該公告的第七條規定:「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定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佔領。」第十二條則規定:「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佔領軍隊當撤退。」也就是說,到日本能夠成立一個讓世界不再感受到威脅的政府之前,同盟國將要各自派出一支本國軍隊留駐日本,對日本本土實施佔領。[⊙《波茨坦公告》—百度百科?]

這是1945年7月17日至1945年8月2日召開的波茨坦會議現場圖,會上通過了《波茨坦公告》。這次會議主要內容是商討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的安排,以及盟國對日作戰的問題。此對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具有重大意義,並就戰後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協議,從而確立了戰後的世界政治格局。

1945年8月13日,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杜魯門簡介—百度百科?]任命麥克阿瑟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簡介—百度百科?],全權處理對日佔領事務。1945年8月28日,首批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先遣隊在日本橫須賀登陸,不久15萬美軍陸續佔領了日本全境,開始以盟國佔領軍的名義控制日本。直到9月6日,羅伯特·艾克爾伯格中將[?艾克爾伯格簡介—百度百科?]統領的美第八集團軍共46萬人陸續進駐日本,控制了各大城市和戰略要地。9月7日,在東京成立了美方主導的「盟軍最高統帥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日本通稱為GHQ),除設有參謀部、外交局外,還下設民政、經濟科學等14個局,一度還附設了審判日本二戰戰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隨後到1952年4月28日之前,美國實際上全面控制了日本的內政,主要軍政大權均掌握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手中,並透過日本政府單獨實行所謂「間接統治」。

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組織結構示意圖 說明:作為直接管理日本和執行政策的佔領機關,美國主導的GHQ擁有一個龐大的管理體制。實行這樣的佔領體制一方面減輕了美國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更加有效地達到美國對日佔領的預期目的,即建立並維持一個親美而保守的新日本。從長遠上看,這樣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同盟國對日佔領體制示意圖 說明:美國政府實際上擁有絕對的權力。現實中美國政府還擁有否決權和直接向GHQ下達指令的緊急中央指令權。故除個別情況外,FEC並不能進行有效地決定政策。ACJ雖然是FEC負責監視盟軍最高司令官的分支機構,但由於美蘇代表間常處於激烈的對立狀態,基本上也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上文的兩張圖及部分注釋來自於竹前榮治、中村隆英的《GHQ日本佔領史》和福永文夫的《戰後日本的重生》)

隨著冷戰局勢的日益緊張,美蘇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競爭日益激烈,美國決定轉換與日本的敵友關係,大力扶植日本,幫助日本恢復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讓日本成為在亞洲遏制蘇聯的橋頭堡和美國在亞洲的代理人,以幫助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故美國不顧中國與蘇聯的強烈反對,決定與日本單方面媾(gòu)和。

1951年9月8日,由參與二戰的48個戰勝國與戰敗國日本在美國舊金山簽訂了《舊金山對日和約》(中國、蘇聯、朝鮮、韓國、印度、緬甸等國未出席)。此條約主要是為了解決二戰後戰敗國日本的領土主權及國際地位問題,是身為戰敗國的日本戰後確立國家走向和再次崛起的決定性條約。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結束了對日本長達七年的佔領,日本從此恢復主權國家的地位(故日本得以於1956年12月18日進入聯合國)。後來在1953年與1972年,美國政府先後將琉球群島中的奄美群島與沖繩群島的行政管理權移交給日本政府。《舊金山和約》作為一個缺少媾和必要條件、犧牲其它國家利益為代價和內容片面、不完整的和約,不僅隻字未提「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屬於中國」,給日後的中日釣魚島問題埋下了禍根,還僅僅提出「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之所有權利」,沒有明確提出歸還給中國,這就成為了當今某些台獨分子拋出所謂「台灣問題未定論」的口實,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此條約還阻礙了日俄領土問題的解決;還對戰後日本產生錯誤的歷史觀產生了重要影響;不久之後基於此條約成立的美日同盟嚴重威脅了亞洲安全,使得中日關係更加惡化。

而當時正處於朝鮮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跟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正處於戰爭敵對狀態,被美英法等國排除在外,未參與此條約的簽訂過程,故中國政府至今未承認過《舊金山和約》。

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字儀式。 不久之後,在9月18日紀念「九·一八」事變二十周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代表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發表嚴正聲明:「舊金山和約由於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準備、擬制和簽訂,中央人民政府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ペ《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百度百科?]

?部分資料來源?[?張瑜《〈舊金山對日和約〉的簽定及其影響》-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世界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道客巴巴網?]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1880.01.26—1964.04.05)美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陸軍五星上將。二戰時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二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統帥和「聯合國軍」總司令。他對戰後日本的重建、管理與民主化、現代化改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包庇皇室和戰犯的行為讓世人詬病。

1945年9月27日,裕仁天皇秘密前往駐日盟軍總司令部拜訪麥克阿瑟上將。這次會談不但使天皇及整個皇室免於成為了二戰戰犯,而且也保留了天皇制度。在合照中,身材高大的麥克阿瑟身穿便裝,領口敞開,神情倨傲;矮小的裕仁天皇身著黑禮服,神態恭緊、僵硬。故照片的發表促使了「天皇制民族主義」的瓦解。
位於日本東京都干代田區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外景

在1945年12月16日—26日,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討論戰後歐洲和遠東的一些重大問題。會議決定同盟國對日本實行管制。據此,由蘇聯、美國、中國三國代表各一人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四國聯合代表一人組成的同盟國對日管制委員會(Allied Council for Japan,即上文示意圖中的「同盟國對日理事會」),於1946年4月3日在東京成立,由盟軍最高統帥(或其代表)任主席(即麥克阿瑟)。該委員會的任務是確保日本實施《波茨坦公告》的相關條款,完全解除日本武裝,使其走向非軍事化、民主化,確保日本不再成為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威脅,最終幫助建立一個和平與負責的新政府,該政府應尊重其它國家的權利,並應支持和遵守《聯合國憲章》的理想與原則。會議還就對日共同佔領和管制問題與盟軍最高統帥司令部進行「協商」與「提出建議」。

會議最終決定擬將日本劃分為四大部分,美國佔領經濟最為發達的本州島中部,英國佔領本州島南部和九州島,中國佔領四國島,蘇聯佔領本州島北部與北海道島,琉球群島先是中國政府提出中美共管,後被美國拒絕,故由美國單獨佔領;其中,東京都由美蘇中英四國共管,大阪府由中英共管。(如圖一所示)

對此,民國政府也遵照會議精神,作出了派軍駐日的安排。經過多方挑選,最終選定把作為國軍精銳的原榮譽二師整編為六十七師,以文武雙全又精通日語的儒將戴堅少將為師長[☆戴堅簡介—百度百科?],準備赴日參加佔領任務。榮譽二師全師建制完整,裝備精良,軍紀良好,官兵大都是抗戰老兵,識字率高,總體上綜合素質較強。該師曾參加過滇西戰役和緬甸戰爭,又執行過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的任務,積累了不少與盟軍交往的經驗。在接到駐日命令後,開始進行兵員調整和針對訓練。調整後的全師官兵平均身高1.7米以上,士兵的文化程度均達到小學畢業以上;並開展了包括日語、日本文化常識在內的相關培訓。對連級以上的軍官,除進行有關執行佔領日本任務的訓練外,還要求進行一般性國際社交和聚會的習俗、禮儀等訓練。為了與美軍更好的合作執行任務,全師官兵一律使用了美式裝備和編製。官兵們熱情高漲,許多人自主地學習英語、日語,為執行佔領任務作準備。

戴堅師長還譜寫了一首佔領軍軍歌教全師官兵歌唱:「國軍堂堂入東瀛,止戈揚武德。奠亞洲安定之基礎,為世界和平之干城。」此歌體現了中國作為勝利者的尊嚴與榮耀。所以在1946年5月初,國防部派專員前往該師檢查出國前的準備工作時,得出了「確實是一支理想的出國部隊」的好評,這在當時就是代表中國軍隊、展現中國軍隊良好精神風貌的一支模範軍。

戴堅(1913.2—1999.5)湖南長沙人。國民黨陸軍中將。黃埔軍校第七期畢業。1941年起任遠征軍榮譽2師少將師長,率部赴緬甸對日軍作戰。1943年配合孫立人的新38師成功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7000多人。1948年9月22日晉陞陸軍少將,後任國軍唯一美式機械化部隊-青年軍209師中將師長,但不久便請辭赴美定居。

1946年6月7日,民國政府命戴堅師長與盟國對日管制委員會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中將[☆朱世明簡介—百度百科?]等一行21人作為先遣隊飛赴日本東京,與盟軍佔領當局商議關於駐紮地點等具體事宜。後經過中美雙方協商,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中將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穆勒上將簽署了《中國駐日佔領軍備忘錄》,明確了中國駐日佔領軍有關佔領地區、補給運輸、地位、任務、權益,以及與各國佔領軍之間的相互關係等事項。根據此文件,「中國駐日佔領軍」將劃歸美第八集團軍管轄,駐地為日本愛知縣首府名古屋市一帶。這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中國駐日佔領軍東渡日本了。

1946年6月10日,戴堅將軍(右)與美英軍官在日本廣島縣吳市軍港碼頭視察(日本帝國海軍的象徵大和號戰列艦就誕生於此)

但此時國內局勢風雲變幻,暗流涌動,國共兩黨經過多次會談皆未達成共識,美國的居中調停也無果而終,內戰已經不可避免。1946年2月末,六十七師自越南海防(該師自1945年9月開赴海防接受日軍投降後便一直駐紮在那裡)乘輪船經香港轉往上海,在滬集結訓練,準備佔領日本。在整裝待發之際,1946年6月,由於國共內戰正式爆發,蔣介石把「中國駐日佔領軍」拆分成兩個師,令其迅速過江,進攻蘇魯豫解放區。本來想著去佔領日本為國爭光的第六十七師官兵,沒想到竟被派往內戰前線,情緒消沉、士氣低落(後來經過多次整編,大部分被改編為第44師,在淮海戰役中被解放軍殲滅,曾經的「中國駐日佔領軍」就這樣湮滅在內戰的烽火中)。而「佔領軍不來了」的消息傳出後,令在東京苦等的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的成員們嘆息不已,不久便黯然回國。尤其是準備到名古屋港口歡迎中國駐日佔領軍的華人華僑們憤懣地罵道,「中國哪裡像戰勝國,連勝利的氣氛都沒有!……」之後,蔣介石因疲於內戰、無暇顧及,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又接連失利、節節敗退,派兵駐日之事便不了了之,沒有下文了。

1946年3月—6月,「中國駐日佔領軍」在上海集訓
部分資料來源?少將來到戰敗國(組圖)-湖南日報—手機搜狐網?

m.sohu.com圖標部分資料來源?抗戰勝利後中國為何沒向日本派遣佔領軍?—澎湃新聞?

mr.baidu.com圖標

英國由於被戰爭破壞嚴重,急需恢復國內經濟,支持國家重建與發展等等,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無力在日本長期駐軍,就做了順水人情,把佔領區送給了美國。而澳大利亞看到之前的老大哥英國實力大不如前,就轉而投靠美國,發表聲明稱澳大利亞將單獨進行對日本的佔領,澳軍將直接聽命於盟軍總司令(即直接聽命於美國)。後來兩國經過多次磋商,英國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艾德禮簡介—百度百科?]只得提議由澳大利亞人擔任英聯邦軍隊的總司令,同意澳軍作為英聯邦佔領軍的主力部隊等要求。最後,決定以英聯邦的名義派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等國的軍隊共4.5萬人協助美國統治日本。1946年1月31日,以1.6萬人的澳大利亞軍隊為主導的英聯邦駐日佔領軍正式組建,由澳大利亞的諾斯科特中將擔任總司令。英聯邦軍隊的主要目是確保日軍的無條件投降進程順利進行,同時需要維持對日本的軍事控制以及對日本殘存的軍事力量的非軍事化處理。為此英聯邦軍隊參與了對日本軍事裝備的搜尋與收繳,同時還參與了對日本附近海域的巡邏,主要是防止蘇聯和朝鮮人非法進入日本從事走私和進行分裂活動。

1947年起由於日本局勢日趨穩定,開始逐步撤離駐日軍隊,到1948年底時,就只有1萬多人的澳軍還在繼續留守。到了1952年,英聯邦駐日佔領軍正式解散,因為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已經開始了一場新的戰爭,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百多萬「最可愛的人」正等著他們的到來。

艾克爾伯格中將(美國第八集團軍總司令)與諾斯科特中將(英聯邦駐日佔領軍總司令)於日本廣島縣吳港的英聯邦軍隊駐地

對於蘇聯,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國就沒有打算讓其派兵去日本。1944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波茨坦會議召開前曾說:「我決定,對日本的佔領不能再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劃分佔領區。我不想給俄國人以任何機會,再讓他們像在德國和奧地利那樣行動。」(《杜魯門回憶錄》第一卷)。後來到了1945年二戰勝利前夕,在回答日本的乞降照會上的盟國最高統帥人選的問題上,美國斷然拒絕了蘇聯提出的由美蘇兩國各派一人分任佔領區總司令的要求,故最後約瑟夫?斯大林[◎斯大林簡介—百度百科?]雖然接受了由美國任命原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駐日盟軍最高統帥,但不接受蘇聯駐日佔領軍受美國軍官指揮,所以蘇聯最終也沒有派軍隊佔領日本本土。

實際上,蘇聯也被戰爭破壞得很嚴重,急需恢復經濟、重建家園、「開展五年計劃」等等。加上當時冷戰大幕已經拉開,歐洲是冷戰的中心地帶,故蘇聯把重心放在了歐洲,對內大力發展重工業、軍工業以趕超美國、增強蘇聯的軍事實力與核威懾力,對外正在對已被蘇軍「解放」的東歐國家建立親蘇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鞏固二戰勝利果實」等等。何況自19世紀末一直是日本領土的千島群島全境已經在蘇聯發動的「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8日至9月2日)中被完全解放,而自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被日本強佔的庫頁島南部亦在此行動中被蘇軍收復,故相當於已經對日本的領土實施了佔領,更何況當時美軍基本上已經搶先佔領了日本本土,美軍戰機多次在北海道島上空監視偵察北方蘇軍的動向,被蘇軍戰機多次攔截,所以蘇聯為了避免擦槍走火、橫生枝節,於是見好就收,結束了近一個月的旨在促使日本投降、「解放」日本全境的「八月風暴行動」。[Ж「八月風暴行動」—百度百科?]

1945年8月15日,蘇軍北太平洋艦隊的官兵在庫頁島南部搶灘登陸

總而言之,所謂盟國對日本領土的共同分區佔領計劃,只不過是當時人們想像出來的一樁單純的幻夢、一場煞有其事的政治鬧劇、在美蘇爭霸的大背景中的一張「空頭支票」而已。因為上述的種種原因,滿足了美國單獨統治日本的野心,極大地增強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對以後直到現在的東亞局勢和世界局勢都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作為一名普通的歷史愛好者,若有不符史實或錯漏之處,敬請大家指正和補充)╮(‵▽′)╭

.THE END.


2019.03.27 03:53 初稿

2019.03.31 10:53 定稿


皮一下

毛利莎白,島津丘吉,立花蒙哥

長宗我部介石,細川聿明

豐臣斯福,德川魯門,武田阿瑟,上杉米茲,前田豪威爾,北條巴頓

伊達大林,最上可夫


我就想知道,現在還能按照四大流氓的約定,派兵進駐日本嗎?


換成冷戰的話應該就是:北日本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南日本聯邦。


我就想知道上述方案如果實現,那麼至1949年時駐日軍隊會否起義?抑或到1971年恢復聯合國席位時再行接管?


把最窮的一塊地分給了中國


若按照盟軍管治來建國

紅色為北日本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為左上角金色太陽,中間一個鐮刀鎚子,紅底)

藍色為日本國(仍然用日章旗)

條線部分是近畿共和國

黃色部分為華夏四民國(國旗左上角為青天白日旗,紅底,並有菊花家紋)

綠色部分為九州聯邦(國旗為左上角米字旗,白底,有類似太陽的菊花家紋)


美國在打完沖繩,和日本一換五之後的想法:哥幾個幫幫忙吧!擊敗十萬日軍要死兩萬。。。在這麼打我們不用活了。。。。。

國軍:我還在失地

英國:太遠了。。。

蘇聯:我主力在德國回不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