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現在七歲多,上二年級,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我們這邊一個少兒英語機構學英語,一周兩次課,周四下午一節,周日上午八點多一節,學費一年一萬多塊錢(十八線小縣城)。現在的學習可能難度大一點,孩子不太願意學,每天不願意讀,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也不願意寫,每天因為讀英語寫英語作業我都得和她生氣,她都是當時答應的特別好,第二天又不願意讀寫。我就覺得時間金錢精力都花費了,她也沒學好,還比較抵觸,我也猶豫了,到底要不要繼續讓她學。如果停課了,這幾年學的是不是就算白學了?如果給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每次堅持接送,她肯定也是會去的,但是又覺得她內心已經抵觸了,送過去也不一定能學好,哎。覺得自己真沒用,教育不好孩子。請各位給我點意見吧!!!


我理解你的苦衷,其實不是孩子願不願意學的問題,而是選擇有限。

像其他知友所說,首先要和孩子溝通,請她說出她的想法,而不是簡單地答應「好」或「不好」。孩子不喜歡,可能因為難度較大,可能因為毫無興趣,可能因為老師的問題,可能因為同學對比,等等。七歲的孩子能很好地表述自己,同時她才是應該做出最終決定的人。

但實話實說,即便能精確定位問題所在,接下來的挑戰是你可能沒法解決問題。比如體系或者教師不好,如果在一線甚至較好的二線城市,你可以有很多其他選擇,但在你所在的地區你做不到;比如沒有語境孩子不感興趣,你的條件可能無法為她構造一個合適的語境。諸如此類。

你可能有一種愧疚心態,即便清楚了培訓機構的問題,但也害怕每年不交這些學費,孩子將來沒有基礎,無法在學校開始英語教學後取得領先,反而損失更大。這種顧慮是客觀存在的,但反過來說,孩子願意學,明白自己為什麼學,才是最重要的。同時,學會做出決定,是她能應對未來生活必要的步驟。從這個角度,如果孩子能說出明確的理由這個環境不合適,我贊成放棄。讓她也參與商討和決策過程,清楚利弊、責任和代價,這是寶貴的一課。

你可以考慮其他的方案,比如現在很流行的線上教學,比如參加一些假期的英語夏令營、冬令營之類,比如把省下的學費帶孩子去國外旅行,讓她切身體會英文的用處,等等。

缺少學以致用的環境,讓孩子明白英文學習的意義是有點不切實際的,但可以盡量提供機會讓她接觸應用的場合,讓她用類比的方式來理解。

英文學習是很有用的,不僅因為將來的實際意義,還因為能開闊她的眼界。英文學習很簡單,外國人學習中文比我們學英文困難得多,每個人學的最終程度不同,但只要方法合適,基本交流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英文有很多種方式學習,但無論何種方式,掌握技巧的同時也要努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如果停課了,這幾年學的是不是就算白學了?

這種想法很危險啊!!!

因為越往後,你的付出就越多,而沒有效果的可能也就越大。

並且,你期望的結果也會隨著你付出越來越高。

這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其實,孩子現在不願意學,很大可能是感覺你的期望已經成為控制他的手段,讓他感到不自由,說的嚴重點,失去了自我:自己的存在就是聽父母的話、為父母而活。

所以孩子跳樓都有低齡化的趨勢。

鑒於有可能是這種情況,不堅持最好。但跟孩子說明,如果什麼時候他想學,還可以繼續。

學了的東西只要學會了,都有用,不存在說之前的浪費了一說。

比如我,十幾年都沒怎麼接觸英語了,最近也開始「複習」起來了。因為以前有「底子」,學起來也不是那麼困難。

再者,不要過於誇大英語的作用,未來的趨勢,中文也很吃香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