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會變成脂肪嗎?

蛋白質攝入過多會變成脂肪堆積嗎?

不會。

因為蛋白質轉化成脂肪的份量特別少,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是蛋白質的代謝過程,進入身體變成氨基酸,然後還要進行脫氨基作用,其中含氮的部分就尿出去了。

不含氮的部分才會合成糖分和脂肪,你就知道這個含量有多低了。

至於樓下說喫蛋白質會死的,實驗當中並沒有測試脂肪攝入量。

動物蛋白自然含有更高一點的脂肪含量,跟蛋白質沒關係。

你動物脂肪喫多了會得高血脂,高膽固醇,最後會死,那個是脂肪喫多了導致的。

跟蛋白質喫多了會死,是兩碼事兒,請不要危言聳聽了。


蛋白質會不會轉化成脂肪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氨基酸中有所謂的生酮氨基酸,也就是脫去氨基後,這些氨基酸最後形成了乙醯輔酶A。而乙醯輔酶A我們知道,是可以重新合成脂肪酸,然後形成甘油三酯,也就是脂肪的。但這種轉化實際上卻很少發生。

為什麼呢?首先,我們的身體不會大量分解自身蛋白質而用來合成脂肪,一來蛋白質的生理重要性遠高於脂肪,這種做法一點也不划算,二來從代謝途徑來看,內源蛋白質的分解說明身體處於分解代謝主導,而合成脂肪需要身體處於合成代謝主導,這是矛盾的,也沒法這麼調控。

所以只有一種情況下才可能發生這種轉化,那就是我們攝入的蛋白質過量,而其他營養物質卻不足,這時候,我們的身體就不僅利用蛋白質來生糖,也會用它來生脂。但這種情況下,攝入蛋白質的量會比健身運動員的每天推薦量還要大,會加重身體各器官,尤其是腎臟的負擔。而且蛋白質食物有很強的飽腹感,所以一般人根本喫不到這個量的蛋白質。所以,從蛋白質到脂肪的轉化並沒有太大生理意義,只是一種理論可能,實際情況中就算髮生,也不會達到很大的轉化量。至於像題主這樣多喫幾個雞蛋就開始咋唬的,可以說完全是杞人憂天。

想要了解更多,就來看看我在鹽選專欄開講的《知識青年健身課》吧~

知識青年健身課:科學健身,成就好身材?

www.zhihu.com圖標


額,可能會死(就問你怕不怕!)。

哈哈,不過別慌,趕緊看下去~

依據來源於荷蘭鹿特丹大學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近期做的一項研究:

這個研究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羣體流行病學研究,針對荷蘭鹿特丹市的45歲及以上的人羣展開。這些中老年人口在一段時間裡的死亡率數據被調取,伴隨有多種多樣的死亡原因。不論是所有原因導致的總死亡率,還是特定原因導致的各項死亡率,研究人員都分析了它們與中老年人羣的日常蛋白質攝入量之間的關係;二是文獻綜述分析,除了本項研究的結果,團隊還抽取了以往的相同類型的研究,將不同的結果放到一起進行系統分析。

(p.s.說到文獻綜述分析,這就不得不提一嘴這個超有用的回答~)

文獻綜述怎麼寫啊?求大佬幫助??

www.zhihu.com圖標

在第一階段的研究中,對鹿特丹市中老年人羣的死亡率調查分三個時間段:一是1989-1993年間,抽樣了奧默德區的7983名55歲及以上的常住人口的數據;二是2000-2001年間,對同一地區年齡達到55歲的人口(包括新遷入人口)進行調查,共抽樣3011人;三是2006-2008年間,對同一地區年齡達到45歲及以上的3932人進行調查。調查形式為上門訪問,收集被採樣人羣的受教育水平、吸煙與否和既往病史。

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成像技術及分子水平和遺傳層面的分析,調查了人羣的各項健康狀況,如心腦血管、眼、骨骼等。這一研究的全過程得到了伊拉斯謨醫學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Medical Ethics Committee,Erasmus Medical Center)的許可,也徵得了所有被調查者的同意。

研究人員發現,隨著蛋白質攝入總量變高,總死亡率也相應升高,其中動物性蛋白質攝入過多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植物性蛋白的攝入量則與總死亡率和不同特定原因導致的各項死亡率無相關性

而在第二階段(文獻綜述階段),研究人員同樣發現,儘管蛋白質攝入量的升高會導致總死亡率的升高(與鹿特丹市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是植物性蛋白質攝入越多,反而容易降低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率(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 mortality)

這些以往的相似研究是通過關鍵詞篩選和全文細節檢查,從12152篇可能相關的獨立引用文獻中獲得的,共有十篇,加上鹿特丹市的研究,共涉及了350452人,其中64306人已去世。這十一項研究,八篇跨北美洲和和歐洲,三篇來自日本,全部為中老年人羣,中位時間跨度為12-28年。

數據說話:雖然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但一旦攝入量過多,也會導致人體機能不堪負荷。而且以少喫動物蛋白,多食植物蛋白為妙。《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已經規定對18-45歲人羣從極輕勞動到極重勞動,蛋白質建議攝入量約為1.2g-1.8g/千克體重。

不過芳老師覺得對於年輕的崽崽們,有時候想增肌,多喫一點蛋白質沒啥壞處,因為這項研究針對的人羣是4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或「準老年人」,45歲以後想延年益壽就少喫動物蛋白,多食植物蛋白吧!

喜歡記得點贊點贊點贊,收藏收藏收藏哦。題主同學要是將來覺得博士發論文的指標完不成了,或者科研idea枯竭了,歡迎狂撩芳老師(一般人不會告訴他的客服微:invisor003,備註「知乎學術科研」齁)????


參考資料:

Chen et al, Dietary protein intake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Rotterdam study and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

編輯於 01-27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MattMatt規律生活、均衡飲食、自律人生

脂肪是能量過多而後堆積成脂肪,蛋白質按照健美標準體重1kg喫3g蛋白質,基本不存在過量的可能性。攝入過多了會有腹瀉癥狀,同時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平時沒有足夠的運動強度就沒有必要性去額外攝入蛋白質的量,也會轉化成部分脂肪


脂肪是能量過多而後堆積成脂肪,蛋白質按照健美標準體重1kg喫3g蛋白質,基本不存在過量的可能性。攝入過多了會有腹瀉癥狀,同時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平時沒有足夠的運動強度就沒有必要性去額外攝入蛋白質的量,也會轉化成部分脂肪


別擔心,傳統家常菜你每天喫撐也不會太過量。。。。其實大多數人是喫不足,就按每kg1克算。補充蛋白粉的人一般也問不出這個問題,既然再喝理論肯定是知道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