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表示萬的現象,除了在較為正式的文本中不常見之外,在一般網帖、聊天中非常常見。

如果說是為了輸入方便,似乎也不太說的通,不知道是否有什麼更好的解釋。


「薪資從8k漲到了1w

————————

這種寫法的出現,是兩種力量相互扭合成的:

  • 一是漢語固有的習慣,計數以「萬」為分界。
  • 二是網聊新興的「潮流」,首字母代替漢字。

尤其在和阿拉伯數字搭配的場合,前有K,後有M給出的示範。

如果給「萬」匹配個字母來簡寫,除了W,一般人幾乎想不到還有別的什麼選擇

不過,這種現象,僅在書寫上成立

譬如,你可能聽說過「十五kei」,但輕易聽不到任何人說「十五da bu liu」或者「十五wū/wā」。

15w幾乎永遠都讀作「十五萬」。

以漢語為母語的人,終究還是更習慣以「萬」作為「大數量級」單位

隨手截屏知乎後台,某篇文章的數據坐標,縱軸顯示如下:

  • 萬以下的部分,直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 萬以上的部分,直接將「萬」作為基本單位。

非正式場合的1.2w、1.8w等寫法,只是將「萬」替換為字母w而來。

其實除了通行世界的用K表示千,用M表示百萬的這套縮寫系統以外,不少國家也有用自己語言文字縮寫計數的情況。

多鄰國網頁版選擇課程界面

例如:表示千位的K,

  • 德語習慣縮寫為Tsd
  • 捷克語習慣縮寫為tis.
  • 土耳其語習慣縮寫為B
  • 匈牙利語習慣縮寫為E
  • 義大利語習慣直接用Mila
  • 葡萄牙語習慣直接用Mil
  • 俄語習慣縮寫為тыс.
  • 烏克蘭語習慣縮寫為тис.
  • 希臘語習慣縮寫為χ?λ.

不過,

本身不使用拉丁字母書寫的語言,即使在非正式場合,多數也更習慣於「用固有文字體系的簡寫」,而不是「用拉丁字母簡寫」

下圖引自近期大熱的泰劇版《天才槍手》

泰語「十萬」縮寫為?.

近年在中國出現3.5w這樣的寫法,除了「流行」因素外,也有以下兩方面的深層原因:

一、漢字和阿拉伯數字混排,特別是漢字和個位阿拉伯數字混排,在非正式場合不常出現

以往,非正式場合人們習慣寫三萬五三萬五千或直接35000,而不習慣寫3萬5千,更不習慣寫3點5萬、3.5萬

相比下,在日語的非正式文本中,「漢字和阿拉伯數字混排」出現頻率要高得多

而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混排,看起來就似乎「自然」一些。

二、漢語拼音方案這套「轉寫系統」相對成熟。很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從心理上,不完全將拉丁字母單純視為「外語文字」,而更像是將其當成了類似阿拉伯數字的「通用符號」

泰國學生在答題卡上塗選的是泰文前四個字母

  • ? ? ? ?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字母發音口型完全一致,天然杜絕了某些初階操作

在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答題選項也常被印為……

  • 1 2 3 4

在歷史、語言等科目,偶而有自己的「字母選項」出現:

  • ? ? ? ?
  • ア イ ウ エ
  • А Б В Г

而在中國,即使是語文卷,占絕對主導的選項也是:

  • A B C D

甚至,語文老師也不太會在提到選項時說:阿波呲的

當然更不太會出現甲乙丙丁或者一二三四的選項了。

以上,並不是想解釋以w代「萬」的「合理性」,只是試探著從不同角度,揣測這種語言現象背後的成因

不過至少當前,這種用法肯定不規範的,尤其將k和w混搭並用的情況,更容易給人造成困擾

無論是學習中文,還是學習外語,我們都可以盡量去了解網路上的「流行寫法」。

只是,在實際交流中,不要輕易使用。

延伸閱讀:

為什麼在英語里,咖啡館有時被寫作「café」??

www.zhihu.com圖標

各語言的「你好」是怎樣的含義?

法語和西班牙語里的「h」都不發音,那這個字母的存在有什麼必要性?

多鄰國,免費學習英日韓德法西等39種語言

編輯於 2020-10-2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亜恵恵阿由亜恵恵阿由?

日語話題下的優秀答主

謝邀@ListLee

我覺得是因為先由英語(或某種西方3位一切的語言,或km/kg這種國際單位)中引入了「數字+k」的方式來使精度為千位或百位的數字書寫長度變短且易於閱讀,進而形成了這種習慣。

然後發現15k這種書寫方式,與中文的讀出方式不一致,即使默讀,腦內聲音也是要進行轉換,所以書寫為「1萬5」對中文更為友好。

但是「1萬5」這樣字中間夾雜漢字的,會對數字整體產生割裂;數字末位加入加入漢字的話,比如這句「號稱人均年薪200萬人民幣的某論壇實際用戶年薪不過200萬日圓」,比較容易抽出的數字是「200」而不是「200萬」。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還是像k一樣用字母,對於中文行文來說,數字和字母的結合度高於數字和漢字的結合度。

但是英文或國際單位常用的字母中沒有表達「萬」的字母,「萬」的漢語拼音首字母w不會造成歧義(日語一般場合就不能這麼玩兒,日語「萬」讀man,m撞毫,M撞百萬。但在麻將的牌型描述中常用M表示萬字牌),那麼借用w書寫「萬」以達到最為平衡的效果。

「億」同理,只不過用的不是「億」的漢語拼音首字母,而是包含聲調聽起來與本字相似度更高的e,比起用首字母,在默讀時更順暢。


我覺得是因為先由英語(或某種西方3位一切的語言,或km/kg這種國際單位)中引入了「數字+k」的方式來使精度為千位或百位的數字書寫長度變短且易於閱讀,進而形成了這種習慣。

然後發現15k這種書寫方式,與中文的讀出方式不一致,即使默讀,腦內聲音也是要進行轉換,所以書寫為「1萬5」對中文更為友好。

但是「1萬5」這樣字中間夾雜漢字的,會對數字整體產生割裂;數字末位加入加入漢字的話,比如這句「號稱人均年薪200萬人民幣的某論壇實際用戶年薪不過200萬日圓」,比較容易抽出的數字是「200」而不是「200萬」。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還是像k一樣用字母,對於中文行文來說,數字和字母的結合度高於數字和漢字的結合度。

但是英文或國際單位常用的字母中沒有表達「萬」的字母,「萬」的漢語拼音首字母w不會造成歧義(日語一般場合就不能這麼玩兒,日語「萬」讀man,m撞毫,M撞百萬。但在麻將的牌型描述中常用M表示萬字牌),那麼借用w書寫「萬」以達到最為平衡的效果。

「億」同理,只不過用的不是「億」的漢語拼音首字母,而是包含聲調聽起來與本字相似度更高的e,比起用首字母,在默讀時更順暢。


謝邀。

語言中所有的變化,都是始於 不規範。

不規範,但是交流方便,大家這這麼用了,你用它一百年它就規範了。

比如說開頭那個謝邀,你說這玩意兒不也是不規範么。


因為英語沒有萬呀。

在千之後,就到百萬了。

而漢語里,千後面的都要加萬,直到億。

那麼我們跟著英語習慣說15k,不習慣也不直觀,而1w5,就很習慣。

這是漢語的習慣,如果用法語,讀起來更累。

而說到規範,1k,在英語是規範的,但是在漢語是不規範的,我們的正確用法是一千,或者壹仟。所以,半洋不土的1W,是不可能說規範的。


我就想問,生為中國人,在中國語境下長大。當你看到kg,km,kw的時候,你難道還會想一下k代表kilo嗎?

正常情況下,你的本能反應這個k就等同於是個「千」字,和你看到千克,千米,千萬的反應一模一樣。

怎麼理解呢,你就當k是千字的草書就可以了。草書你不聯繫上下文,寫的潦草了你也不認識,本質只是個符號而已。

或者文言文裡面有個通假字的概念(一直覺得就是錯別字)。你可以理解為「k」是「千」的通假字,這才是正常中國人的潛意識反應。絕對不是kilo,因為你在學kilo之前,已經更多次的見過kg,km,kw了。

同理,在中國語境下,你單單看到15W,一般人只會想到15萬,偶爾有人會想到15瓦,比如電工。

但不管是15萬,還是15瓦,你第一個想到的,絕對不是這個W是啥的縮寫,而是本能的認為這個W等於萬或者瓦的草書或通假字。W在這裡,看似是個符號,實際就是個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