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裏如果家境不是很好的,一般留學後會前方百計留在國外?但這幾年也看到不少靠自己努力獲得好學歷背景的留學生回北上廣發展。想了解下大家當初回來的原因和動力是什麼?


沒回國,綠卡早就到手了,正在申請公民過程中了。

說說不想回去的原因吧(拿我家青島和坡縣比較來說):

生活質量的提升(基本上買IPX,Mac book啥的是不用眨眼的,喜歡就買,這點在中國估計夠嗆)

房價和收入不成正比

空氣質量(青島還算是中國空氣質量不錯的,我回去有時候都呼吸的難受)

城市的衛生環境,社會的秩序

教育質量

幹很多事兒都得託關係找人塞錢

作為平民老百姓的天花板

社會安全程度

當然,我說的都是我自己面對的一些事兒,我也很愛青島,但是出來十年,已經很難再適應國內的社會了。

我就屬於那批出來了,就不再回去的人吧,我也覺得這屬於平民百姓的一條路。如果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一類的,肯定回國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他們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 身份是一個問題,不想為了個簽證換工作啊升職啊什麼的處處受限
  • 國內這幾年發展不錯,回國的朋友待遇也可以,差不多趕上在美帝的工資了
  • 家人在國內,有時候不管在國內哪個城市,會覺得心理距離很近,不會總擔心,只敢報喜不報憂
  • 生活圈子窄,找不到男朋友。我怕我再待下去就真的要注孤生了
  • 國內好喫的是真多,這邊喫來喫去就那麼幾家亞洲餐館。西餐差不多就是填飽肚子,貴的是有不錯的但又不能天天喫吧
  • 孤獨,沒有什麼朋友。大家都在這邊生存不易,或者又是相對很安逸,所以很少會關心別人吧,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很難交到很交心的朋友


去之前就沒想過要留下。

只是把留學當做人生的一種歷練,一份經驗。

再加上到了當地,融入當地社會後,也會看到各種打破原先預想的東西。

當地人的素質,對待中國人的態度等等。。。

所以都說出了國才知道祖國有多好,拿完證書立馬買機票回國了。



1、生活不便利。快遞慢不說還經常寄丟,網購方便度接近於零,想買的東西買不到;超市關門早,有時候從學校出來除了漢堡什麼都買不到;很多餐廳為了避稅只收現金,不然就百分比收手續費,有些只接受現金支付;外賣又慢又貴,還沒多少選擇;晚上火車半小時到一小時一班;出去旅遊的時候酒店經常要求早上10點之前退房;申請新裝網路要一個月,網速落後5到10年等等。

2、娛樂方面規定多。本來娛樂活動已經很少了,如果假期想參加,有各種規定。比如:酒吧的陽臺上可以抽煙喝酒,但是不準喫東西;晚上11點後亞超不準賣啤酒;買煙買酒的時候如果多人同行,那必須保證每個人都帶ID,不然就不賣;KTV不管你喝不喝酒,都必須每個人排隊檢查ID才能進入,還在手臂上蓋章,經常一個人忘帶,大家都沒得玩。

3、職業,澳洲企業基本上不願意培訓員工,因為很多人都不穩定,所以只要本地熟手,剛畢業怎麼辦,找實習,找不到實習怎麼辦,花錢買實習,意思就是你去給人家打工,人家不給錢就算了,還要你付錢,美名其曰「積累工作經驗」。後來發現南航之類的在澳洲都喜歡招免費實習勞動力,本地特色嘛。製造業和工業少,工程類更難找工作。先拿PR再工作,拿PR是要花時間的,材料齊全分數夠了主要就是等,等一兩年的也不是沒有,這個期間找一份你想為之奮鬥的全職工作是不容易的,基本上兼職打工的多,浪費時間。

4、安全感,在外面永遠沒有安全感。之前朋友在電車上被人撞,還叫他滾開,遇到這種情況你一動手就要取消你簽證;土著在阿德之類的地方各種偷搶,我朋友到阿德第一週就被搶,警察不管,政治正確;朋友打工的果汁店,華人老闆各種性騷擾女員工(mel central裏);黑幫火拚之類的就不說了沒意思。

5、價值觀,本地人覺得自己什麼都好,中國什麼都不好,比如網速比中國慢,有人是這麼解釋的:「政府把網速調快一點,讓中國人沉迷網路無心關注政治」。臉上笑嘻嘻心裡MMP那種狀態比較多。

上面都是說的個人感受,也懶得說了,也不能光說不好的,澳洲環境好,自然風光是真的美,食物一級棒,動物超有愛,非常適合旅遊度假。可惜要長期生活的話,政府整天逼逼說我們這不對那不對,既然人家覺得我們在他們地盤上很礙事,我也不會熱臉貼冷屁股,更不會像小部分新移民,在異國明裡暗裡受盡白眼歧視孤獨,回國一趟就優越感爆棚,滿口嫌這嫌那歧視國人。

並不是留下的就是好的,這種偏見應該停止了。

個人感受而已,澳洲對一部分人來說是天堂,對一部分人來說是地獄,看個人性格和價值觀了,不要拿自己想要的去綁架別人就行了,不然你會活得很累的。

希望大家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地方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