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看心理醫生。這個不是正常小孩六歲應該有的反應。這種自我批評的程度過度了,童年的時候儘快給別回來,要不然今後影響一生。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你教育問題。

這只是小孩子看電視劇或者是見到一些支離破碎的東西的一種模仿罷了....如果是極端有兩種情況。

1,好奇

2,希望得到關注。

你滿足這兩點只需要帶著他玩就行了,為啥要孩子練琴?父母都不練琴孩子憑啥練琴?

我也不指望我說這些能夠改善你孩子,畢竟教父母學會謙虛和教孩子學會一個技能而言,前者的難度大的多。


我家四五歲開始學的時候也這樣,還要拗自己的手指說彈不好要拗斷它。好勝心強的孩子一開始會不太知道怎麼舒緩自己的挫敗感,越勸他他越生氣,所以言語上疏導最好等他冷靜之後再慢慢講,當下找個讓他發泄的渠道,比如給他一個沙袋或者沙發墊,讓他彈不好生氣的時候就去捶沙袋,捶累了冷靜了接著練。過後再給他講道理,新曲子一開始就是會彈不好,最厲害的演奏家每首新曲子也有彈不好的時候,多練習就好了。捶沙袋這一招對我家的挺管用的,過了最初幾個月之後,他就能接受自己新曲子一開始會彈不好這件事了。偶爾新曲子練不好的時候也就嘴上哭嚷兩句,不會再打自己了。


我孩子剛學鋼琴的頭兩年差不多也是這樣,一邊練新曲一邊流淚流鼻涕,尤其第一次合手差不多彈一分鐘要眼淚擦鼻涕幾分鐘再彈一分鐘。鋼琴旁邊擦過的紙巾會有一大堆。

她的好朋友就更誇張了,把床上的枕頭被子都扔地上發脾氣大哭。孩子媽媽說是「拆家」。

我理解是她大腦指揮眼睛耳朵手指一起合上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她在不斷克服這些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不知如何排遣自己「無法做到更好」的鬱悶,就有各種奇怪的表現。

現在學了快四年了,練新曲已經不這樣了。就是幾個月前的某一天我忽然想起來,噫,她練新曲怎麼居然不哭了,但是當時她每成功合手一小段就會跳下琴凳擁抱我一下,感慨自己不容易,再跳上去繼續。現在她是每成功彈出一句就嘴裡念念叨叨「我真棒!你看我真的很棒!」不斷給自己打氣或者喝幾口水,再繼續反覆練剛才那一句或新突破下一句。用這個來替代以前的擦眼淚鼻涕。

她那位拆家的朋友也不拆家了,雖然剛開始練新曲總是磕磕巴巴地,坐那裡還要扭來扭去。

另外已經陪練四年我的經驗是 練新曲不要著急合手,尤其左手不是主旋律的一定單獨把左手充分練好了,合手才能水到渠成。著急合手反而有時候顧右手時顧不到左手,左手隨便在對的節奏點上碰一個錯音,練熟了再糾正反而花更多時間。所謂「欲速則不達」。而剛開始分手練難度會小很多。


如果我是你,我不會想著儘快解決的這個問題,讓他好好學鋼琴,而會想著如何教他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

我會讓他停下來,真的。比起身體本身,其實學習真的沒那麼重要。

如果遇見失敗就否定自己傷害自己,這才6歲,如果他10歲20歲了呢,可能就不是打手這樣簡單了?

昨天才看了大連理工的新聞,到現在都沒有緩過神來。如果所有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多關注一點心理健康多好。我希望任何自殘的行為哪怕只有一點都不要被父母大意。

我的孩子6歲,也在學琴,也哭過兩次,大部分時間是開心的,我會讓他彈琴讓我起床,彈琴伴我看書,教全家人彈琴。我希望會一門樂器能夠在孩子成年後作為一個緩解壓力的出口,而不是在成長過程中就變成了導致抑鬱的鐐銬。

因為昨天的新聞意難平,多說了兩句希望你不要介意。


首先要說說,您是怎麼安慰的?

您可以問他幾個問題

1.你彈了幾遍發現彈不好的?

2.你覺得想要彈好,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表面看起來,這是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喜歡彈琴的孩子。

但實際,邏輯很可能是這樣:

又要彈新曲了---

我要在最短時間內彈好,兩遍不能再多了---

這樣早點彈好了,就可以不用老費勁識譜了,還可以早點去玩嘻嘻---

啊為什麼這麼難---

啊為什麼我總是錯---

啊啊啊照這樣下去我什麼時候能去玩---

嗚嗚嗚都是你這破手,你這破手不聽話----

這時候,如果家長這樣說:沒關係,小朋友們彈新曲子都是這樣的,慢慢來,多彈幾遍就好了balabala

恭喜你完蛋了

孩子心裡想:啊啊啊啊啊啊啊,那這到底要練幾遍啊,到底要練到什麼時候才算結束,我的苦難沒有盡頭了。。。。嗚嗚嗚嗚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問就是聽說的。

所以可行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這個曲子一天可能不能練好的,你今天的任務是順利彈好前三行(或者今天把音符都認清楚之類的,方式隨你,反正把它拆分,拆分!),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盡情去玩啦!

甚至,如果確實要求他要短時間內練好,那麼也要拆分,當他階段性地完成了一項任務後,這個自我認同成就感,可以給他很大的動力去進行下一階段的練習。他自己感覺自己很牛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上述情況。

試一試,加油?_?


分成小的,更容易實現的短期任務。

不知道你們每天任務是練熟多少,如果是兩行,那就減少到一行,一行只要保質保量完成,就很開心的表揚他,趁他得意的時候不經意的問一句,哎呀我們看看第二行什麼樣的,難不難呀,這時候一般我兒子就會上鉤把第二行也練了。。。


打完接著彈唄,別的孩子也這樣


學個鋼琴而已,弄得這麼緊張。家長態度要端正,選老師也要慎重。不要逼迫要監督和督促。


曲子是不是太難?超出了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建議百度一下這個概念)

如果曲目不太難可以做

1.鋪墊:我們學習新的東西總是會犯錯的,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會犯錯,老師和爸爸媽媽都會犯錯,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改過來。可以請鋼琴老師做示範,假裝老師也彈錯給予孩子正確引導。

2.拆分目標:請老師引導,家長協助拆分練琴目標,例如今天就練這兩個小節,或者今天就是練習節奏,明天練習旋律之類的,這樣孩子容易達到目標,增加學習成就感,畢竟誰也不願意一直錯。

3.從各給方面增強學習興趣:這一點不進適用於學鋼琴課,其他學科也一樣,如何調動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建議看看《遊戲力2》《認知天性》等書籍,總之要敏感養育,只有你最了解你家娃,你最知道該怎麼做。例如練琴前的擁抱,練琴時的鼓勵,練完琴後欣賞的眼神…

總結一下:多和老師溝通吧,另外不要揪著練琴這一項問題,他算題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找到根源對症下藥!


最近教的一個小女孩

父親南方小哥哥,母親北方小閨女

這個孩子特別聰明,理解力很好,動手能力很強

開始學的很快,我沒有格外趕進度

後來發現孩子好勝心很強

表現在問問題反饋十分慢

她要求自己說出的答案百分百正確

否則絕不開口或動手,而且不接受負面的評價,一說她有錯誤她就很生氣。

父母都很擔心,一直找方法解決。

我也在想各種辦法幫她

目前比較有用的方式

我們編了很多樂理知識的小遊戲,

鋼琴手指訓練的遊戲,

課上教會她,

並且一定是師生各有輸贏。

讓她回家教會她父母,一起玩。

目前效果還好。

她會喜歡練琴,為了打敗鋼琴小遊戲的對手。

也知道比賽一定有輸贏,一直贏不可能,努力一直去贏才行

但是還要繼續調研改進


你是不是平時對孩子要求太高了?

我不知道你對孩子學鋼琴的目的是什麼?

但是我認為孩子學鋼琴是為了身心愉悅,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名次,追求完美。看著別人的孩子學,怕自己孩子落後也逼著孩子學習。

朗朗為什麼會成為鋼琴王子?因為她喜歡,他熱愛,你看他每次彈琴時那享受的樣子,就知道他愛鋼琴已經入骨。

如果因為彈不好就大哭大鬧,我想你還是先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歡鋼琴。


如果不是你平常給他灌輸了類似:彈不好就是自己的手錯了或是自己手太笨,那就是老師灌輸了,你問下孩子為什麼打自己,現在都有數字教育,你可以換種學習鋼琴的方法,等到鋼琴能摸熟,譜子看著也不太累了,再轉傳統,非要打著學的鋼琴已經被淘汰了,現在有很多學習方法可以借鑒,鋼琴本來就是好玩的東西,怎麼就被你們弄成折磨人的了。


恕我直言,我覺得這是正常現象,我練琴練不好也會哭,會砸琴,我現在已經19歲了。

底下的很多評論都是沒有練過琴的吧,練琴的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反正就我所知的,學音樂的沒有幾個脾氣好的哈哈哈


其實對於六七歲的小孩來說還是挺正常的,感覺小孩子就是到這個年紀,會經常用非黑即白的價值尺度絆倒自己。

大人很多隻言片語的價值觀念,他原本是在語境下遵從、語境過去就忘記。現在他小腦袋瓜更聰明了,這些價值觀念連接成片,但是在拿這些價值去衡量事物的時候還是太死板,恰好大人的世界裡相互矛盾的價值觀念又很多。

比方說「不能拿陌生人的東西」和「這個阿姨是媽媽好久不見的同班同學,你可以接受她的禮物」這樣的情景,大人說的不清楚,小孩處理不了「陌生人的禮物,要不要收下?」的矛盾,就會出現突然衝過去把禮物打在地上這樣的行為。大人意識不到自己有在挑戰他不完整的價值觀,然後就現象論現象地批評小孩不禮貌,就會讓小孩感到很委屈。

您家小傢伙大哭大鬧,是因為在他的價值觀念里,「彈不好」是非常不行的一件事,「懲罰」是處理這種事的標準操作。他把「彈不好就要罰、罰了就彈好了」當成了金科玉律,而他的哭鬧則是對這條不合理邏輯的本能恐懼。

您需要做的是,把這個邏輯轉回來,變成「彈不好就要練和反思;練了反思了還彈不好,咱們可以多問問老師呀」;變成「我才六歲,不怕失敗不怕錯,怕記不住長不了教訓,怕一遇見困難不積極找辦法積極求助,就只能沒面子地哭鼻子」;誰跟他說「就是得罰才能彈好」,誰就是「明明想罰小孩、拿小孩撒氣,還偏偏找借口」,欺負小孩的大人就該進警察局。

這麼一想,我倒覺得「遇見矛盾不動腦子」和「腦袋軸+就知道哭」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個人感覺被校園暴力搞得不行的都是這種。可以考慮去報個團體體育項目的班,讓小孩開朗一點社交能力好一點。


彈不好跟手有什麼關係…那是沒動腦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下次試試打腦子 (匿名加狗頭保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