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你現在的工作,是曾經的夢想嗎?」中。

活動時間:2019/8/9 - 9/3

活動規則:內容大於 300 字、無事實錯誤且同等條件下創作時間在前的回答將被優先採納,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知乎鹽選會員 7 天體驗卡並有機會獲得精美的知乎周邊禮物

詳情請見活動內。為職場新人答疑解惑,期待你的分享~

其它活動問題

  • 景觀設計師工作有哪些「新手常見錯誤」?
  • 景觀設計師工作有哪些適合入門和了解行業的書籍、視頻?
  • 作為景觀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背景:本科985高校園林專業,碩士歐洲城市規劃與設計。從事景觀設計五年半,上海工作三年半,墨爾本工作兩年。

分享一下個人在兩個國家的景觀設計師工作日常經歷吧。

上海:

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一家小有名氣的中等規模的景觀設計公司,主要做概念方案和方案深化。公司是流水線模式,概念方案&>方案深化&>方案擴初&>施工圖&>苗木配置,每個人/組都只專註自己的一部分。

我在這家工作做了兩年,絲毫沒有接觸過擴初和施工圖,工作內容主要就是PS平面(總圖/放大節點平面),建模,PS效果圖/剖立面,包裝文本。一年能經手幾十個項目,做到後面經常一兩天做一兩百頁的文本。

每個項目的流程都大同小異:讀設計任務書,整理甲方提資,給外籍的設計總監提供各種支持(翻譯提資,列印場地平面)。被交代好各種項目設計要求之後,外籍的設計總監就埋頭手繪總圖去了。自己同時就要開始苦思冥想方案概念,國內做項目,甲方都很看重概念這一塊,說是設計文案,其實更像是銷售賣點。等總監畫好手繪平面,掃描,放進CAD描圖,photoshop填色做一張像模像樣的總圖。小項目的話自己要負責建模渲效果圖,大項目或者緊急項目的話,團隊里還配有專門建模的同事。最累的就是建模了,我是眼看著組裡和我同時進公司的建模小夥子兩三年里白髮半頭。

累是真的累,每天九、十點鐘下班。周末至少加班一天。記得最忙的是有一年國慶前,整個九月只放了一天假,每天熬到最後一班地鐵前才能走。(打車太貴,公司不想報銷太多打車費)無論感冒發燒,照常上班不輕易給假。甚至有一次我恰逢特殊日子的第一天疼到汗珠都滴下來,想能早點回家休息(晚上七八點鐘左右吧),而我當時的主創卻說,你再堅持一下。

真的心涼,微薄的工資,高負荷的工作量。一年5天的年假,小心翼翼的請4天,老闆說,你再考慮一下。

後來做的項目多了,文本越做越快,項目定位一但確定,隨便從以前做過的文本里拷套話,幾十頁就做好了。P平面建模編文案,越做越麻木,越做越怕耽誤了自己。

於是我跳槽到第二家公司,一家剛起步的小公司。

老闆人很好,算是半個前輩半個朋友。薪資待遇都提上來了,項目也有點趣味,老闆的審美很好。只是依舊很忙,甲方依舊強勢,動不動讓你一周出兩三個方案,一句沒什麼感覺就打回來改。一個樣板區改50多稿的模型。彙報前一周總有那麼兩三天要忙到後半夜。

工作內容跟第一份工作差不太多,做方案,比以前涉及的更深些,依舊不懂施工圖。

那時有點迷茫,有點看不清未來該怎麼走,跟各種行業里同學或者工作十年二十年的前輩探討,覺得大家多數都在抗在撐,憑藉著一點點對設計的喜歡追求,和一些些對多年手藝放棄的不舍。

墨爾本:

歷經了很多很多方方面面的糾結和抉擇,我和老公移居到了墨爾本。雖然考慮過轉行,但到底是本行工作最好找,於是我還是繼續了我景觀設計師的角色。

在墨爾本進了一家小型的老牌景觀設計公司,老闆是土生土長的老墨爾本人,開車出門轉一圈,到處都有他的痕迹,幾十年來參與的項目數以千計。

我進公司時剛好有同事離職,我接手了他手上一期剛剛結束的商業項目,是公司近15年來的第1982個項目。這個項目我從前期概念設計,到方案深化,方案擴初,施工圖設計,施工材料選擇,景觀產品的選擇和定製化設計,植物的設計和實地選擇,到最後的施工指導,項目驗收全部經歷了一遍,時間跨度大概是一年多一點。

感覺非常有趣,工作日常就是解決的手頭上每個項目的每個具體的問題,推進整個項目的發展。除了初步設計階段是創造性的,要追求一些圖面表達以外。之後的大部分工作內容還是很有邏輯性的,是一個把設計實現的過程。

對比自己在上海的工作經驗,有幾點體會:

1.我在墨爾本的公司不太加班,平時最晚做到過七點多,周末一年一共加班幾次班。大家上班時間內效率都很高,基本都是按時下班。當然,可能是因為我們是小公司,不比比較出名的aspect/tcl/tract這些比較有名氣的公司,項目多,競標也多,他們或許常常要加班,但肯定也比國內加班少的多。這個主要跟澳洲的生活理念有關,澳洲是追求work and life balance的國家。

2.薪資這塊,單純的將工資從澳幣折換成人民幣,肯定是略高些的,尤其是對於初級和中級設計師來說。不過景觀設計這個行業,在澳洲也屬於食物鏈低端的行業,平均薪資非常靠後,天花板也低。單純從賺錢的可能性來看,有能力的人最終在國內會賺更多的錢。而待遇,不得不說墨爾本的公司要人性的多。公司正規,福利到位。老闆很關懷員工,很多次都提醒我,年假是任何時間都可以請的,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每次要我周末來加班都要反覆表達歉意,而且有償。國內的行業亂象就不說了,在這個行業里的都有體會。

3.關於項目。個人感覺澳洲的甲方要專業的多。大部分甲方,要麼是builder,要麼是project management公司,項目經理都是專業出身的,什麼設計圖紙都看的懂,開會的時候問的都是非常專業具體的問題。我們做項目,設計比文案要重要的多,而且多數甲方都很尊重乙方,專業的問題留給專業的人員,不會不懂裝懂指手畫腳。而相對應的,個人體會是乙方也相對要更專業一些,項目常常從開始就做的很細緻,很少會出現大改的情況。施工完成的狀態非常可控,幾乎和設計理念沒有多大的出入。

4.職業發展。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只說我個人的感受。在國內的職業發展方向相對要寬一點,不畫圖還有很多種可能,設計師最常是跳槽到甲方做設計管理,不去房地產也可以去各種各樣其他的甲方公司。在澳洲,設計師基本都留在了設計的圈子裡,無外乎是去哪裡做設計,小企業大企業或者政府。澳洲這個行業非常的小,去年AILA的報告預測全澳大概有三千多的景觀設計師,所以機會相對來說也是有限的。甲方那邊的設計管理多數是從施工那條線上來的。而從機會和未來可能的成就來看,個人覺得有能力的人在國內能走的更高。(當然,語言和文化等也會對大部分在異國工作的人造成制約)

不過說到底,五年半的職業經驗,也不過讓我剛剛觸碰到行業的輪廓。我個人的經歷也比較片面有限,很難作為參考。在這裡寫下來,作為自己階段性的一個記錄。

希望未來有一天,景觀設計師選擇做這行,不僅僅是因為喜歡,還因為付出可以得到回報。


老闆:一半的時間各種出差到處飛,領會甲方意圖,關注行業動態,另一半的時間回來跟員工開會,指導員工幹活。

總經理:去甲方那裡催債,協調項目人員安排,處理公司各種雜事。

項目負責人:在甲方意見與老闆意見中間找到一個讓兩邊大佬都滿意的項目問題解決方案,排文本結構,分解任務,分派工作,催圖,解決團隊成員的工作難點,匯總彙報文本,替老闆挨懟,必要時和總經理一起出去催債。

主創設計師:查文獻,看古籍,翻外網,找意向,畫總平,盯建模,盯施工圖,盯分析圖,盯效果圖。

設計師:建模的建模,畫施工圖的畫施工圖。

設計師助理:畫分析圖和效果圖,以及打雜。


裸辭兩個月了,之前在一家500強房企的設計院做景觀設計師,離職前已經到了一種快要崩潰的狀態, 無休止的加班。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看書閱讀,沒有時間健身運動。我們院景觀所有方案組、園建組、綠化組、水電組等專業,而我所在的方案組內部也有三個小組長,整個方案組內的人員都是交叉調配的,也就是你在這個小組長下面加了一個星期的班終於在節點交了圖可能馬上就被安排到另一個小組長那裡做項目,這個項目可能只剩下一兩天時間,而且這個小組長可能不知道你之前熬了多少夜,而且這個項目又趕你只能跟著熬夜,可能這個項目還沒做完,上次項目的修改建議就過來了……………如此反反覆復


景觀行業工作年限比較久的設計師一枚。

我是園林專業,現在從事的是硬質施工圖設計,前面幾年領導讓我們做了所有的工作類型,說是綜合培養。也就是從前期的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竣工圖,我全部做過,並且還算熟練。最後,專門是負責了硬質施工圖設計,之前還畫了一段時間綠化施工圖,雖然園林專業對於綠化施工圖設計有一定優勢,但是種種原因,我覺得自己不適合綠化施工圖。

現在屬於一個硬質負責人吧大概。

前幾年每天的工作內容比較複雜,方案投標項目來了,就得開始準備沒日沒夜的排文本及準備彙報內容。中標後,施工圖需要跟領導溝通怎麼把方案不能落地的落實。甚至最後,自己公司的施工團隊會讓幫忙成一套竣工圖紙。

這幾年的工作內容大概就是,投標成功後,與前期的方案設計溝通方案內容,以及需要重點落實的問題,定製時間周期。

拿到全部的方案資料,需要首先熟悉方案,方案提供的CAD總平面,一般達不到施工圖要求,需要儘快的整理總圖,以及分配時間及和下屬的同事互相溝通時間及圖紙繪製安排。剩下就是仔細的在自己的時間內完成了。

當然後期還需要給下屬同事審核圖紙,還有三方校對,這就是是另外的流程了。

步入景觀行業純屬偶然,高考填志願時候是不知道園林是做什麼的,特意去打電話給錄取學校問過還是不清楚,後來,大學了,很喜歡這個專業,我們在植物園,江南的各種小園子,學校苗圃度過了很多充實的課程生活。我們一上大學,就統一辦理了學生園林卡,植物學,花卉學,盆景學等等課程都是在園子里,老師帶著一個一個的去認識和學習植物的屬性及名字。相比了很多其他專業,可以說,在室外的課程遠遠多於室內的課程。當然,還學習了從來沒有學過的速寫,水粉水彩,國畫,對於一個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理科生,一開始這些是很難的,但是很自豪,居然一不小心成為了電影里背著畫板的女孩子啦。

曾經夢想開個花店或者設計出驚世駭俗的名作,這些小小的夢想在時間過程中,慢慢具體化,演變成了現在的職業。

現在的職業沒有花草,沒有名作,但是它是我努力的結果,它使我更加努力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它提供了我經濟能力讓我實現了一部分小夢想。大概,這份職業是我曾經夢想的進化吧。

能支撐自己努力活在這個世界的大概就算是夢想的職業吧。祝大家都能實現自己夢想,以夢為馬,仗劍天涯。


房產景觀設計從業者2年

這是個販賣夢想的行業,只要你的夢想足夠你撐過結婚生孩子孩子上大學畢業到你退休,這個行業就很適合你,它需要你有百分之兩百的工作狀態好好面對,隨時準備好被甲方或者領導呼叫,面對重複切無意義的修改與服從,並且你參與設計的房子你根本買不起,有著深深的挫敗感(所在公司服務項目全國房產企業100強公司)你會覺的自己就是個服務人員而不是設計師,且一定要拋開你對設計師的一切幻想,工作只會讓你掉入重複的兩點一線(工作-睡覺),甚至都不能滿足你對最差996的需求,如果你學的這個專業那就請你做好心態準備,如果你有轉行的想法,那就從現在開始好好思考自己轉行做什麼,並且為之付出行動,最後送給一句苦海無涯啊……


景觀設計師助理一枚,目前主要參與的都是地產委託項目。

總體上,公司項目來源穩定,基本上不做真正意義的投標,所以項目推進的節奏不算快。公司里助理是交叉使用的,意味著你可能同時服務於多個設計師的多個項目。

具體到我,平日的工作主要是深化方案和視覺化表現,包括找意向圖、描老大老二的方案手稿、給不重要的節點平面潤色配透視手繪圖、p效果圖、建模推敲出效果圖,在不忙的時候,可能會畫一些節點的平面,例如樣板庭院、建築中庭、私家庭院等等,還畫過雕塑手稿草圖,簡單的視覺圖形。排版和彩平的工作我做的很少,基本由另外的姐妹弟兄完成。

總之我的助理工作內容主要還是低技的靠時間堆積的,其實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景觀這個東西很多時候沒有什麼標準,滿足基本規範之後可以做出N種方案,所以求解過程有時候挺牽強挺扯淡的。馬老師講豎向是景觀設計師的核心技能(我理解的這個意思,不是原話),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那麼多機會做下穿、放大坡、做立體交通,幾個消防和出入口就給你圈死了,多數時候只能玩玩折線倒角、圓形邏輯、矩形邏輯、多邊形邏輯等等平面構圖了。

現在對材料和工藝不熟悉,不會畫施工圖,沒有其它硬核技能,短板還很多,助理的路還長。


畫圖

整圖

開會

被甲方騷擾,和甲方吵架。查圖或解決問題或解決甲方。

現場配合。

請款。

外出考察。


每天對著電腦,加班加點畫圖,瘋狂操作你懂的


工作三個月的設計菜鳥一個 在某道工作 日常差不多早上九點起床 十點到公司 刷刷P站谷德 11點點個外賣繼續刷p站 12點吃飯 午睡到兩點 點杯咖啡修改下彩平 4點開始摸魚等下班 帶薪拉屎打爐石 現在6點打卡下班…

這種日子 一個月能有個三四天吧…

平時一般晚上九點或者10點半下班 早上十點到(遲到一分鐘扣一塊用周六加班時間調) 周末單休 乾的活跟著項目建模 根據主創的方案草稿找意向建模深化 或者做分析排文本 P彩平效果圖 偶爾能有個小庭院畫畫方案的機會 (主創私活)沒有傳說的那麼辛苦但也絕對不輕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