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只用拳頭打頭部。而像散打和泰拳這哥倆直接用腿招呼頭部還沒護具保護。按道理你拳擊拳頭在重也沒腿有力量。

我記的老梁說體育就講過,說什麼咱抗擊打不行啥的。我當時琢磨我們連鞭腿打頭就都抗的住,咋就抗不住拳頭。

為什麼只有拳擊被貼上暴力血腥標籤?


拳擊是世界影響力最大的賽事,也是商業利潤最高的賽事,

宣傳的影像是最成的賽事之一。

職業拳擊本身就是博彩為主,追求就是血腥,這沒有錯呀。不同的人審美觀不一樣,當然也就評價不一樣。

腿有力,但踢擊的命中率是低的,而拳的頻率和精確性都高於腿。


因為會流血啊 而且一打完倆人擁抱跟照相的時候正常情況下都是鼻青臉腫的,你啥時候看NBA打完了庫裏鼻青臉腫的?


一來,是由於拳擊比賽,開展的比較早,對運動員的保護經驗不夠,尤其是回合太多,所以會造成運動員的傷害,於是,就感覺拳擊很暴力。

二來,其實,這是與賽事主辦方的故意宣傳有關的,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才會有更多的利潤。(畢竟,人性都是喜歡暴力與色情的)

三來,這與咱們國家,咱們民族的文化傳統有聯繫,重文輕武,琴棋書畫的才高雅,刀槍棍棒的就野蠻,所以感覺拳擊野蠻。

四來,可能與打架鬥毆有關,因為用拳擊打,是不需要太多訓練就會的,誰都會點王八拳,這樣的話,就經常看到打架鬥毆用的是拳頭,就認為拳擊運動是用來打架鬥毆的。

運動項目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參與運動的人,纔有素質高低之分,


只用拳頭傷害不大

但是連著12個回合併且重點攻擊頭部傷害就大了

所以一定會有人說是拳擊暴力血腥

再加上那些瞬間到底的ko以血洗面的拼拳

觀感上讓人覺得拳擊暴力

但是,事實上呢

暴力並不等於無腦也並不等於玩弄生命

場內的裁判和科學的比賽時長以及隨時準備開工的場外醫護人員都是運動員生命的保障

相比於很多兩腳不沾地的極限運動和意外頻發的球類運動

拳擊的危險是可以控制的

不過,話說回來

這種血與汗的考驗和時刻緊繃的神經纔是一個雄性應該體會的

足球 橄欖球 籃球 等等 幾乎所有體育都有這樣的靈魂


其實主要還是拳擊比賽關注度更高,受眾面更廣。拳擊比賽的運作已經產業化了,其他的比如mma還在發展中,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拳擊是很多人能接觸到的唯一以擊打別人獲得勝利的公開比賽項目,因為不瞭解、不知道別的,所以只能覺得拳擊血腥。

因為我們看到的是搏鬥,自然聯想到我們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見過的搏鬥場景。你看到別人踢足球打籃球,你很難在生活中把這些跟你經歷過的血腥暴力聯繫起來(除非是球場打架,那也是搏鬥)。其實拳擊也是一項很高雅的運動,講究很多技巧性,是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運動。


血腥個毛線。美式橄欖球每年死的人比拳擊多了去了。而且玩業餘拳擊的,比賽一般規定戴頭盔,保護措施很好的。

非的說血腥的話,MMA和裸拳拳擊更能見血吧。一晚比賽下來整個鐵籠和擂臺地面都是血漬。

雖然我不玩拳擊,但身邊有朋友玩,我也跟著玩過幾節課。我覺得反而拳擊是很細膩的運動,練基本功的時候枯燥的要命,很考驗耐性。館裡練的好的,都是一步步這麼走過來的,練個步法和前手拳就扎紮實實練幾個星期。以前不懂拳擊,總覺得就是兩個壯漢或小瘦子在無腦互毆,但瞭解後才知道好玩之處。拳擊比賽是要動腦筋的,不是盲目的暴力揮拳。

總之,拳擊不血腥,並且能給予你很好的體格和自衛能力,能鍛煉你的耐性和堅韌品格。

與其他能用腿的格鬥術相比,拳擊用拳的頻次太高了,而且打頭得分啊,你要是練散打跟拳擊一樣打頭才得分,估計散打會比跆拳道還.....


拳的爆發力太強 拳的力量也很重 應該算是吧

更何況 每個人都會用拳頭打人 只不過方式不同 所以在別人眼裡拳擊的印象就不好 讓人認為是打架用的很暴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