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從意識到自己父母留下的資產足夠自己浪一生開始,內心的傲嬌也隨之生根發芽。他們在人前總是流露出興奮之態,畢竟唯金錢馬首是瞻者大有人在,這些人將富二代們視作領袖,不斷助長他們的驕傲。但是物極必反,極度的自滿必然導致極度的浮躁,極度的浮躁將摧毀一個人的意志。

由於金錢上的富足不必使他們親力親為,因而在對自己潛力的開發上他們從未努力過,用進廢退,因而他們對自己思維和身體的控制力將遠遠不如一個生活自律的普通人。逐漸地他們發現,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即便由於家境的富裕他們並不需要靠這些能力來賺錢,但不幸的是,無能對一個人的殺傷力甚至多於物質條件的貧窮。

(家境富裕導致無能的深層原因——他們不需要培養能力去賺錢,但無能的殺傷力高於窮困)

《幸福的方法》裏提到四種人生,及時行樂,忍辱負重,無助型以及幸福型。相比普通人,富二代們更有可能選擇及時行樂的活法,即逃避痛苦,不願意努力,得過且過,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幸福型的人生少不了努力奮鬥——既為未來努力,也懂得享受當下。這便是財富的詛咒,雖然富二代們有很多錢,但他們缺少努力工作的動力以及心流體驗所需要的專註能力,因而他們的內心永遠不會體會到令人幸福的充實感。而普通人,甚至是一個窮人,卻可能由於拚命工作而獲得內心的充實,從而能夠在放鬆的休憩時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研究表明,為未來努力和享受當下才能構成幸福的生活,顯然富二代不具備前者,這便是財富的詛咒)

沒有了金錢上的焦慮,也就沒有了努力奮鬥的動力,而努力奮鬥帶來的充實才能滋生真正的快樂,因而難以獲取努力奮鬥的動力以及因此導致的無能就是無金錢之憂的富二代們要承受的慘重代價。說到這裡,你還羨慕富二代嗎?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有錢又有智慧的精英父母往往選擇將巨額財產捐贈社會,並和子女說自己的財產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比如前幾年馬未都把他的觀復博物館裸捐了,他說,「這麼大一筆財富,我不能留給兒子,人在太年輕的時候駕馭不了巨額財產,我只有一個兒子,不能害他。」


dbq我不是富二代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打擾了


大概是喫米粥的時候,右手金湯匙,左手白玉碗!


這麼說吧,考上哈佛不用擔心一年約七萬美金的學費,考sat不用自學而是去請個家教或老師,自己人生規劃和學校規劃可以直接找機構。這還是肯學習的,不肯學習的就喫喝玩樂花天酒地過淫蕩的生活什麼都不考慮家裡還有可以啃一生的爸媽。那寒門的孩子就不一樣了,煤氣水電都得考慮,用個紙正面反面都得考慮。哈佛是有本事不敢考的,讀下來一口氣負債一百多萬又得肩上壓力重重。

父母的經濟條件直接影響了孩子以後如果搞學問純粹與否。


幸福?

呵呵,你還沒有看透人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