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分批来的,之前老移民的口音已经同化了,陆续少数移民面对绝大数东北口音,自己可能改变不明显,但是下一代就说东北话去了,我奶奶一家60年代青岛移民东北的,那时候她初中毕业了,现在还是青岛口音,移民时不会说话的姨奶一口标准东北话


首先,东北有部分地区说如大连,丹东,桓仁说胶辽官话,即山东烟台青岛威海方言。

第二,历史上,山东河北移民在东北土著和先来移民眼中,并不是先进文化代表者,而是穷逃荒要饭的,所以口音会被歧视,被说成口音侉,聚居地会被称为侉屯。

第三,清朝时,在东北,如果不说东北话,会当不了兵,做不了官,考不了学。

第四,移民基本是分散在先来者的东北话的语言环境之中,第二代并没有说老辈子方言的语言环境。

以上,东北人大部分说东北话,仅在辽南说胶辽官话。


个人看法,

东北话就是来自山东话和河北话和东北先民之集成,

大连话偏向于山东话之胶东话,

锦州那边又偏向于河北话,

东北趋于向北,山东河北的味道趋淡


就黑龙江而言,有很多「方言岛」

比如佳木斯双鸭山等地,但是只是有口音

而在哈尔滨市内,有很多当年闯关东的山东屯

多年以来,孩子在外面上学说普通话,

回家和父母说山东话。

随著城市变化,曾经的屯子变成了小区,

仅仅在岁数大的人口音中能够听到一些了。

有那么几大姓氏,同姓人全都能轮上亲戚。


你怎么知道不一样呢,我妈在家和长辈都说山东话,我小时候也说,被家里人矫正过来了,因为学校都推广普通话了


东北人可不是大部分从山东过去的。

还有河南,河北,朝鲜,山西,以及原住民。

越往北,外来人口越少,清朝从北京被流放过去的比重越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