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理解是意識相對間斷,絕對連續。

生物活著是為了生存和繁衍,我們活著是也是。人活著的終極目標有兩方面,一方面提高社會生產力,一方面是為人類永久繁衍創造條件。無論你是經商、從政還是做科研,你都有一個保證自己溫飽的低級目標,如果能力允許,還應該去試一試高級目標,這樣的人生就很有意義。

如果沒有人關注這些高級目標,那麼人類也離滅絕不遠了。


意識具有連續性。表現為思維過程的連續性。意識由思維與記憶功能兩部分構。而記憶也表現為思維的過程。人可以邊思維邊記憶。但記憶的應該不是思維的完整過程而是經過外理之後的某些形式的東西。這樣記憶似乎可以具有某種間斷的性質,但不等於說記憶本身不具有連續性功能。

但意識似乎是具有多重構造的形式。就是說上面說的只是意就有直接能夠感覺得到的或者是意識的應用功能的層面,即意識的表現的形式,而在這個表現的下層乃存在著表現層意識運行所依賴的意識形式。是否人的潛意識是出自這裡的不好說。亦或許這一層正如電腦的那個bios,而表象意識相當於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嗎?

那麼在bios之下還會不會再有一層甚至於多層的構造形式呢,或還是隻有那人表象的形式構造一個層次,這些現象就一併解決了呢?

但是說意識是具有連續性的,因為人是需要睡眠的,即大腦也是需要體息的,那麼在這一段時間裡,大腦的工作是否有間斷的情形發生呢?想來,這個問題是可以從科學的結論中找到答案,不瞭解也就不靠科學解決問題了,沒有科學更好,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順流而下,暢行無阻去另外某個地方轉轉了。

這個地方就是心臟。都知道,人需要休息是合乎情理的,大腦需要休息看來也被合理化了,可是心臟是不能體息的。那麼問題來了。心臟不雼要休息,難道是有什麼東西在後面支持著嗎?能量,因為科學的原故,我們都知道能量是必須的。但是隻有能量存在就解決一切問題了嗎?我是說,是不是真的還有個叫靈魂的在後面,而人的意識就是看不見呢?

這樣一來,問題似乎進一步不是變得簡單了而是有些更加複雜化了。為什麼呢?試問,這個靈魂是住在心臟裏還是住在大腦中的呢?看看,我說問題不是變得簡單了而是變得複雜了,沒有錯吧?

是吧?

不要提哲學,尼采瘋了!


猜想人其實是一個程序,每一秒運行一次,並且記錄上一秒的所有事件。這樣一來,每次運行的都是一個新的程序,因為上次那個程序已經結束。但每個程序都覺得自己一直「活著」,因為記錄有上一個程序的所有事件。如果假設成立,那麼人其實在不停的死亡和複製,你,既不是上次的你,也不是下次的你。所以,你若要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不是你,承當結果的也不是你。若問活著有什麼意義? 便是做為下一個你的前身。因為,一秒之後的你,再也不是現在的你。


飛蛾撲火是為了什麼,沒人解釋得清楚,所以,不要在還活著的時候去了解死了會是什麼樣,短短的幾十年,浪費在研究死上面,說實話,我也著實想不通


意識是不連續的. 一段一段的.

但是間隔很小. 間隔時間為一剎那. 這個 "一剎那" 的單位換算為我們的時間單位

大約 0.018秒.

正是因為這個間隔太小了. 我們才認為有一個"我" 存在.

這是我 存在的基礎.

其實每一個意識思維的升起, 就是一個我 .

但是他 升起後, 又迅速的熄滅了. 也就是有死掉了.

我們就是在這個間隔為 0.018秒的生生死死中 延續.

就像電影膠片一樣, 有人見過的. 其實裡面就是一幅一幅的畫面. 但是在電影屏幕上確實連續的動作.

一樣的道理.

因為這個間隔太短, 以至於我們覺察不到.

於是 "我" 一直存在 ,一直到人生百年 結束才死的這個假象 產生了.

這個是可以從佛法, 修行中證悟到的.

那個時候, 會清楚的 "看到" , 每一個念頭/意識思維的升起與熄滅.

這裡的 "看到" 這個詞 已經超越了我們眼睛視力的的那個看到的範疇.

而你卻坐在哪裡如如不動的, 看著他們生生滅滅.

如果看到了這一幕之後, 你將了斷生死. 證悟初果阿羅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