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深入人心,發現了梅溪湖寶藏男孩,又入坑了雲次方,想問問阿雲嘎和鄭雲龍情商高嗎?我個人感覺他倆有點憨,大龍是耿直盡量少說,嘎子就經常嘎言嘎語的也是心直口快的那種,有沒有小可愛來點證據,詳細分析一下雙雲到底是不是憨憨?


為啥題目變了?這樣顯得我回答的文不對題啊(?_?)

以下原回答「雙雲情商」相關

作為雙擔,我們羣裏都開玩笑說過,鄭雲龍是如果不想說的事情,你一個字都不能從他嘴裡撬出來,回答問題直接堵死,但你不會覺得他是惡意。阿雲嘎是說了一堆看似回答了問題但是其實並沒有回答,你心裡也知道他沒正面回答,但你會覺得,啊他回答成這樣已經很真誠了。

兩個人的情商都很高,都是能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的人。

就好像聲入人心第一集的時候,阿雲嘎來了之後活躍氣氛,很多人以為他很油膩。到後面愛上他才知道,原來在參加節目以前,這三十六個人裏他在錄節目前已經認識的能佔三分之一。

參加企鵝籃球的時候,能和其他本來不認識的人稱兄道弟什麼的……這種交際能力真的……我們這種社恐真的很需要阿雲嘎來傳授一下社交技巧。說真的從我粉我本命開始到現在八年了,阿雲嘎是我粉的人裡面情商最高,交際能力最強的一位。王者。真的。


謝邀。喜歡這個問題。

首先直奔主題吧,情商肯定比一般人高。主要是經歷豐富,走南闖北,特別是阿雲嘎,見識多,面臨問題多,如果情商不高活不下來,更別說他混得那麼好了。

再接下來,作為一個老阿姨,說幾句作為過來人的油膩發言,不喜歡的親們多擔待。男人吧,有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非常非常重要,有事業和有工作可大不一樣,一份工作可以被人幹得索然無味,也可以大放異彩,他們倆愣是把國內沒什麼人看的音樂劇推到了潮流的尖端,愣是握著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你們說厲不厲害。

情商高不是一句抽象的話,也有針對性的,對於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們都上心了,努力了,所以這方面情商高,但是肯定也有情商不高的時候,人無完人,他們很懂取捨,有些方面可能也就不在意,談不上情商高,比如很多採訪面對女粉絲們撒嬌似的提問,他們根本就是胡亂回答一通。


你怎麼還改題目呢?

原題:鄭雲龍和阿雲嘎情商高嗎?

以下原答


簡言之,高

例子(我想起什麼寫什麼吧:

主持人:看女生第一眼看哪裡(這個問題吧 回答得不好要麼是輕浮要麼是假)

鄭雲龍:頭頂(他是穿鞋一米九的大高個 第一眼看到女生頭頂沒毛病)

就很巧妙 避過坑還讓現場大家都笑了

阿雲嘎和馬佳唱鹿 be free,現場伴奏放成了之前阿雲嘎和蔡程昱一起唱的人聲版本,場面極度尷尬,因為這樣會被懷疑假唱

阿雲嘎立馬叫停:(大概意思)大家以為我們是假唱嗎?其實是音響師跟我們開了個玩笑,讓大家聽聽這兩個版本有什麼不同

在節目裏有一次

出品人:那如果這幾位老師同時找你合作,你怎麼選擇?

鄭雲龍:我選擇留在聲入人心的舞臺,和兄弟們在一起。

(指路 出圈 採訪)

就大概是說 他們倆的大學同學裡在音樂劇這條道路上堅持的已經不多了 很多人改行

主持人:那為什麼你們倆堅持下來了呢

他倆(大概複述)(為什麼是他倆說一句話呢?因為他倆說話是一人說一人補充):喜歡 還是因為喜歡,而且我們倆如果不演音樂劇也幹不了別的,你說要是去做生意吧,我們倆這個腦袋肯定要賠死了


本問題修改過,以下回答僅針對原問題「鄭雲龍和阿雲嘎情商高嗎?」

針對新問題「鄭雲龍和阿雲嘎能讓音樂劇市場更大嗎?」

不能

任何一個人或幾個人都無法真正改變一個行業,行業的改變和市場的變化需要整個社會環境的發展,和整個行業中所有人(包括普通觀眾)的共同努力

各種形式的宣傳可能會讓知道「音樂劇」這東西的人變多,也可能因為宣傳效果和明星效應而提升某些特定場次的上座率,但是對於行業和市場的整體提升並沒有什麼本質性的影響,比如多年以前很多從來不知道音樂劇的人也會為了張學友去看《雪狼湖》,但是看完這部之後他們幾乎並不會再因為「音樂劇」而進劇場,而是更傾向於選擇張學友的演唱會

補充:看昨天dior活動的採訪,他表達了和我的答案一致觀點,這些都是他一直在說的話,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鄭雲龍】20201106IF時尚: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的發展,需要長期的堅持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僅說鄭雲龍

先對情商下個定義,我這裡所說的情商,不是社交能力或者說場面話的能力,而是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他人共情的能力

就這兩條來說,鄭雲龍是毫無疑問的高情商,而且這些對於他的專業能力和為人處世都有非常大的意義

先說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作為一個職業演員,要表現劇情和人物,具備控制情緒的能力是基本職業素養,一秒換情緒、一秒落淚都是基本功,《生死對決》、跨年的聯唱、甚至蒙面和經典詠流傳聊天流程裏cue他念詩和清唱,都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瞬間的情緒切換,能看出他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還有每一次演劇,「上臺時要告訴自己這是真的,下臺後又要告訴自己這是假的」,每天至少在戲劇和現實中轉換一次,每隔幾個月就換一個新的人生,依然能保持一個清晰的自我,雖說這算是他本職工作必須要做到的,但是真的要做到並不容易

每次演出,他首先控制自己達到某種情緒狀態,再通過表演和演唱將情緒傳遞給觀眾,將觀眾和聽眾帶入戲和歌的情緒中,圓滿完成演員和歌手的本職工作

再說對他人共情的能力

我第一次get到他的情商是他鼓勵深深那句話:「你就是不一樣的,你自己要接受自己的不一樣,同時要告訴別人你的不一樣」,首先他很準確的get到了深深一直以來覺得困擾的根源——聲音和刻板印象中的男性聲音不同,然後針對這一點不拔高也不貶低,只是「不一樣」,就像是說「雖然你和別人不一樣,但這就是你呀,你本來的樣子就值得被愛」

其它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選擇了其它職業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音樂劇這一行」,「以前的朋友不聯繫我可能是不想打擾我」「時尚是人們不同的審美表達」,給節目裏未署名的配譯者打電話道歉,劇散場時等著被冷落的樂隊演奏完畢才走下場,sd時怕粉絲淋雨讓他們進來一點,雖然有點毒舌又愛開玩笑但是從來不會戳人痛點真的傷害到別人……

每一件事情都站在平等的立場、甚至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這樣自然能讓周圍的人體會到他的善意,所以他從松雷辭職這麼多年李盾老師依然支持他喜歡他,隻身去上海幾個月就能從一個認識的人也沒有到收穫了許多同事的友誼,參加了3個月節目就能得到很多哥哥的關心很多弟弟的追隨,接觸娛樂圈的工作沒多久而且也沒有公司培訓就能上媒體好感藝人的紅榜

甚至對角色也一樣,他知道在堂吉訶德的立場上那些「瘋狂」的行為都很正常,知道在Hyde的立場上那些行為只是想要自由,知道在Stacee的立場上那些放縱的行為是因為孤獨,知道載湉內心的無力和掙扎……所以他詮釋角色時也能更加深刻和到位

他可能並不具備一般世俗意義上的「成熟」,但他真誠、清醒,並且有著善良的本質

所以,就算面對不熟悉的人和場景有些拘謹,就算經常聽不懂問題,就算真的是「憨憨」,也並不影響他情商高

PS:評論裏提到「距離感」,其實距離感也是在「共情」的範疇之內,沒有距離感的人,其實就是「沒意識到侵入了別人的安全範圍會讓別人會覺得不舒服」,而能夠共情的人,自然可以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不同場景中選擇最合適的行為和說話方式,比如小年夜詩人旅途之後那個「正常發揮」,用最簡單的語言坦率的把事情本身講清楚,並不需要多說什麼,還有他不推薦劇和電影,也是距離感的一種表現「你有你的世界,我不會幹涉你的審美」

另外,情商還有一個方面是受挫和抗壓能力

這方面鄭雲龍也是毫無疑問的強

能夠面對沒幾個人的觀眾席保持入戲和人物該有的喜怒哀樂

能夠一次次去參加面試爭取自己想演的角色

能夠多次在身體病痛和失眠的情況下,甚至疲憊到暈倒在後臺的情況下,帶來讓觀眾完全看不出傷病的演出效果

能夠在沒什麼錢的情況下一部一部的堅持演出

能夠面對自己「恐懼」的幾十臺攝像機在從未參與過的綜藝模式下展現自己的能力

能夠在不熟悉的領域、在和老戲骨對戲的壓力下讓多個資深劇評人做出好評

這些都必須有足夠的情商來做自我調節和把控,讓自己不至於陷入過分的負面情緒中

而有了這樣的能力,即使他不參加節目,不「火」,依然能夠在他喜歡的事業中做到一定水準之上

同時,也能在「火」之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飄」,而是繼續沿著自己選擇的道路堅定踏實的前進


阿雲嘎初來北京,身上500塊,17歲

我17歲的時候在學校裏不學習天天玩手機靠家裡養著,不知道錢咋來的不知道房租多少不知道怎麼租房子

阿雲嘎19歲的時候攢夠錢上大學,自己負擔自己的飯錢房租錢等生活必需的費用,還能攢下大學學費,甚至還能往家裡寄點錢

我19歲混了個專科混日子,還是天天不學習,天天窩寢室,我醒悟的時候20歲,那個時候才開始努力

阿雲嘎20+的時候邊打工邊上學,養活自己還要攢著畢業以後的房租,還要時不時盯著外頭哪裡有更好的賺錢方法,儘可能的抓住身邊有資源的人

我21歲升本,光室友問題都弄得我焦頭爛額,攢錢攢了一學期不過1000塊錢,我還從沒打過工

他畢業後直接進北京歌舞劇院,我畢業後工資不會超過3000,還是有公司要我的情況下

他熬了近十年熬到聲入人心出頭了,我備考考研不到半年心態就快崩了

他1987年生,我1997年生,後邊就不詳細舉例子了,後邊我不連個邊都摸不到舉不出來例子,就光前面的對比一下,他不夠聰明嗎?

然後他這麼聰明瞭,你覺得他可能跟一個傻瓜稱兄道弟十年而且感情這麼好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