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被误会,先交代一下自己吧。

我吉林的,大学也是在长春上的。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跑到南方,中途有因为换工作,去沈阳工作了半年。后又因为跟朋友合伙做生意,结婚等原因又去南方了,至今依然没回去。

我个人是觉得如果能回,我肯定回,这两年这个事一直卡在我心里。但是我干的这个行业在东北还是比较少的。我是想知道其他在南方生活的东北同胞们,如果不考虑婚姻,恋爱,工作这方面的问题,你会想回到东北生活么?


如果不考虑婚姻,恋爱,工作这方面的问题,我肯定回东北。

我是黑龙江人,从小在矿山长大,大学学的也是采矿工程专业,因为矿上「有人」能给安排工作,而且我大学的时候是08年,那时候在矿上大学毕业回来的技术员是很牛逼的,工资高,危险低,在一群文化不高的矿工及领导中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甚至有,优先给技术员的女朋友本矿安排工作,或者单身的技术员优先给在本矿解决婚姻问题,而且矿上的姑娘们都很愿意嫁给技术员,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留住人才。

毕业后顺利在矿上当了一名技术员,刚开始的两年还是很好的,工资确实高,虽然那时候技术员的待遇已经不如我刚上学的时候了。因为技术员明显多了,真才实干的,浑水摸鱼的关系户,人多了活就少了,再加上很多领导其实都是文化不高的,所以有事没事就让技术员下井劳动,下井真的是很辛苦的,就算什么都不干,就算只让你走一遍都累的你汗如雨下。

关键是真的有真才实干的那些不会偷奸耍滑,往往是累的半死。而那些关系户不光累不到,往往功劳还都是他们的。

不过看在钱的面子上都忍了。

15年开始,煤矿的寒冬,工资直接腰斩,斩完还要降个几大百,各种补贴全取消,而且还压资,我在煤矿的时候经历过长达半年不发工资。

15年我结婚了,房子买在市里,每天要五点多起床,和其它3个通勤的同事坐一辆车去矿上,路程大概40分钟,六点半必须准时开早会,早上通勤车费每月300。然后要么下井检查施工质量,或者指导施工。要么留在地面做工程设计规划及SOP。

当然留在地面最好了,但是后来规定技术员每月必须保证22个入井,每个入井不能低于4小时。这样基本没有留在地面的可能了,而且经常还得把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带回家,因为从井底上来,谁也不愿意在办公室多呆一分钟。

后来我老婆怀孕要生孩子,再加上每天下井,只要下井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联系不到的,下面不可以带手机,带了也没信号,只有有限的几台防爆电话,而且只能打内线。而且矿山毕竟危险多。

在我老婆即将生孩子的时候,我决定不干了。真的不想干煤矿这一行了。

然后我特么发现我在东北找不到工作,除了煤矿没有别的能干的。给小公司画画图,连两千工资都不到,大公司基本就是国企了,像我这种半路出家的根本进不去。要么就去开计程车,我不甘心啊,厨师我还不会,做保险,要良心挣不著钱,要挣钱没有良心,也许大城市会好一点。我看了看,要不自己开个店吧,做点小买卖啥的。但是多年的习惯让我即使是1+1也必须要用计算器来验算才安心。

就这样,东一锄头,西一棒子的迷茫著。差不多两年。

后来终于下定决心,去南方看一看,东莞,号称世界的工厂。

来了之后发现,钱太特么好挣了啊,这边的人文化是真低啊(但是这边人是真有钱啊),随便会点电脑的就能在工厂找个不累的工作啊,会画图熟练使用办公软体就能在办公室舒服的吹空调,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拿著六七千的工资,五天八小时,没有体力劳动,每天最累的活就是坐著看电脑啊。以前我可特么是天天下井,帮著生产队扛枕木,规范后路啊,生产队扛一块5块钱,我们白扛,还得抽空搞设计。

我老婆连电脑都不熟,我突击教了她几天,加上她会英语,也能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工作啊,以前在东北她生完孩子找的最好的工作就是商场导购啊,比较高的时候工资也就差不多三千啊。

所以我俩留在了这里,像干燥的海绵,不断继续学习,这里和东北完全不同,这里你多努力你就能多收获。

前两天我把父母和孩子也接了过来,在深圳宝安机场,他们穿著过冬的衣服,热的满头大汗,因为哈尔滨太平机场比较冷,他们没有换衣服,这个季节深圳已经不算热了,但是他们还是觉得好热。

看著路上的花花草草,感叹这边的四季常青,我妈问我爸「你觉得这边比家好么」,我爸说「好啥啊,一个认识的也没有」

我父母没见过海,所以准备带他们去看看美丽的大海,他们还是要回去的,他们俩都已经退休,退休金也很可观,我们如果在南方生活在一起肯定是锦上添花,但是我觉得他们不会快乐的,所以我父母就是那种不考虑婚姻,恋爱,工作这方面问题的。他们不爱这里,他们爱东北。

而我也想回但是不能回。


大学毕业一段时间的吉林人这首歌你一定熟悉:

北国江城吉林我故乡

城里一条松花江北国江城吉林我故乡四周一圈绿林莽噢噢松花江噢噢绿林莽松江水流淌著母亲的奶浆白桦林散发著长白野花香在那山水的怀抱里在那沃土的胸膛上

英雄江城百业辉煌

光荣山乡四季兴旺迎来五洲四海宾客观光览的是江城万千气象爱的是家园遍地是粮

而这听这首歌长大的吉林人就知道曾经的江城是什么样的,很少有人会不怀念吧。

谁会不想念:煎粉、烤串、华丹啤酒、香辣肉丝、锅包肉、血肠、汆白肉、涮羊肉、白米饭、大馇子……。知道怎么失去的叫不忘本,家乡在心中永远美好就是希望,有希望就值得努力。


并不想回家,现在的东北不是说大家都回去就能发展起来的。光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国家不给政策也不行啊。国家的重点并没有放在东北上,政策又不好,经济也不行,这样回去了也没有什么发展,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变难。

换一方面说。东北人再多能有多少,对东北能产生贡献的人又能有多少,如果不是靠优良的政策吸引人才的话,那点东北人真的不够发展的。

而且相对于东北,南方的政策和经济都很好,同样条件的人如果选择就业的城市的话肯定选择南方的要多。不然的话我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还让我回家种地吗?谁甘心呢?


现在在上海,不过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首先上海是全国风口浪尖上的城市,我可以在这体验和学习,在这受累也就这几年,时间长了我受不了。说南方政策好也是针对发达的几个城市,其他的城市也是一样。

其次父母都在家,父母有病了回去都不方便,我们这辈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就我们这么一个,我们不回去父母还有什么指望?父母接过来生活,至少说我在上海没有太大希望,全家人挤在不到一百平米定位房子,让父母跟著受罪,更何况亲戚都在东北了。

说实话,我享受东北冬天的寒冷,也喜欢东北那份惬意,但是现在年轻不是享受那份惬意的时候,等时机合适,我一定要回去的。

人归故土,落叶归根。


主要看在外面混的怎么样。

这个外面指的是发达地区大城市什么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