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韋莊《浣溪沙》


納蘭性德的《賀新郎》

在緣慳,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詩詠嘆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在寂寥的長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輪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會聯想起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嫦娥。據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為偷喫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葯,飛奔到月宮,成了仙子。「嫦娥孤棲與誰鄰?」在孤寂的主人公眼裡,這孤居廣寒宮殿、寂寞無伴的嫦娥,其處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嗎?於是,不禁從心底湧出這樣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喫了不死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應悔」是揣度之詞,這揣度正表現出一種同病相憐、同心相應的感情。由於有前兩句的描繪渲染,這「應」字就顯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後兩句與其說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不如說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

至於這位寂處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詩中並無明確交待。詩人在《送宮人入道》詩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獨」,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中,又以「竊葯」喻指女子學道求仙。因此,說這首詩是代困守宮觀的女冠抒寫悽清寂寞之情,也許不是無稽之談。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為風氣,入道後方體驗到宗教清規對正常愛情生活的束縛而產生精神苦悶,三、四兩句,正是對她們處境與心情的真實寫照。

但是,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靈靈藥」式的情緒,卻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實人生感受,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意蘊。在黑暗污濁的現實包圍中,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更孤獨的境地。清高與孤獨的孿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變心從俗,又難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在這裡被詩人用精微而富於含蘊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裡。

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儘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


萬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幾見月當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