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夜行

李滄東導演在戛納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獎作品《燃燒》。

和同期大發異彩的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相比,《燃燒》看第一遍的時候,只是覺得有點晦澀,沒有《寄生蟲》那般工於技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燃燒》的喜愛逐漸勝過《寄生蟲》。

《燃燒》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燒倉房》,堪稱一次由文字到影像完美的轉變,李滄東作品中的文學性和鏡頭下的質感,男主角劉亞仁的精彩表演以及女主角全鍾瑞那一場夕陽下的獨舞,都非常好地還原了小說裏的意境和味道。

電影相比於小說,確實是加了不少李滄東導演的私貨在其中。

第一點便是男主角的設定有所改變,雖然同樣是被生活壓迫的底層階級,但小說裏男主是結了婚的,有家庭的,並且沒有明確表示和女主角發生了性關係,只是單純地聊天,聊心裡話。而在電影裏,男主角鍾秀更像是男版的惠美,他的母親早已離開,父親也身陷官司,姐姐已經出嫁,他在家裡的場景都是一個人的獨處,他本身也就是一個「倉房」。

這樣的設定改變,是將村上春樹小說裏的朦朧感給戳破了,導演生怕觀眾不理解男主角本身就是個倉房,所以將原先有家庭的男主換成了一個單身已久孤零零的宅男,並且也正是通過這樣的設定,纔有了之後和惠美的乾柴烈火,以及最後結局的不同。

第二點私貨在於女主小時候的「落盡井底無人問津」,這一點電影裏補充的情節,也是為了凸顯和強調「倉房」的「存在感極低」。在這一方面,導演還設置了一定的懸念,男主的記憶,女主惠美母親姐姐的記憶,場地工人的記憶,男主母親的記憶,是不一致的。也正是這種不一致的矛盾和懸念,才讓觀眾對於人性薄涼的心驚。

第三點大改動的地方在於結局,小說裏的男主由於自身和女主關係並不緊密,所以並沒深挖幕後真相,只留下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結尾。而在電影裏,由於一開始人物的設定便有所改動,所以同為「倉房」的宅男宗秀是在不斷地探索真相的,在看到手錶和貓的時刻,導演便已經將小說裏那個細思極恐的真相給血淋淋地擺在檯面上了。最後男主的爆發,也在情理之中,燒倉房這個舉動最後也有了體現,一把大火將豪車帶人焚燒得一乾二淨。

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男主角和父親之間的情感糾葛,李滄東還參考了福克納的小說《燒馬棚》,燒馬棚的存在其實和燒倉房類似,都在探索人類內心的古老真理和它存在的真實性。

電影的四處改動,在我看來,是為了增添故事的戲劇張力,使得一篇劇情平談的短篇小說能夠足以支撐一部電影的時長,同時,這幾處改動並沒有破壞故事的內核,李滄東導演只是通過這些增添的內容,不斷地強化電影所要表達的「倉房」這個概念,有關階級差異的討論,以及懸疑色彩,都只是額外的附帶品罷了。


身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推薦十部自己看過多遍的電影吧:

1、《燦爛人生》 La meglio gioventù (2003)

這部電影是一部溫柔的史詩。故事從1966年進行到2002年,用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娓娓道來生動細膩的義大利往事,沒有刻意煽情但潤物細無聲地沁透著觀眾的內心。

每次看完電影都有閱盡人生之感,有些人成長,有些人出生,有些人老去,這一輩子,你會遇見很多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你的人生。但最終,你要明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事情,這是最燦爛的人生。

2、《海街日記》 海街diary (2015)

生活中的人來來又去去,自己的日子還是要一步一步走。電影始於葬禮,終於葬禮,卻感覺不到悲傷,如綾瀨遙的笑容,安定又給人希望。

鎌倉,小鎮,海,房子,家,食物,四姐妹,是親情和生活的美好。有死亡,有別離,有苦樂參半的記憶,四季的風景輪迴,一切都好美。

3、《美國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有人說,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韓國的朋友裏都有這部電影的影子》……

每次重溫這部電影都會感觸更深,當聽到主題曲響起時總會熱淚盈眶。電影的前半段笑中帶淚,後半段又讓人百感交集。彷彿閱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遲遲走不齣電影的情緒。

莫里康內的配樂,精妙的多線敘事和人物刻畫,多樣的匹配剪輯,德尼羅的演技和詹妮弗康納利驚為天人的美貌……每一點都足夠引人入勝。

4、《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2013)

這部電影是一曲失敗者之歌。整部片子形成一個失敗者的輪迴,從頭到尾,仍在原地。

不論在哪個個時代,總會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懷揣有夢想,並為夢想奮鬥過,可惜,最終他們失敗了,他們所擁有的,大概只有回憶。

5、《弗蘭茲》 Frantz (2016)

這是部以一戰為背景的愛情片,拍得很美,古典沉穩的氛圍,內斂而剋制。一段無法兌現的感情,引人入勝。

在炮火紛飛的戰壕,一聲槍響醞釀出日後的情感糾葛;在離別的車站,一句「一切都太遲了」令感情戛然而止。可是愛情的種子早已在正午的河灘、喧鬧的舞池,以及悠揚的小提琴聲中被種下。這世間太多的無疾而終,並非情薄,只因情深。

6、《花火》 HANA-BI (1997)

北野武在電影中所營造的一種溫柔又孤獨的氛圍,突如其來的暴力和貫穿始終的沉默,都在無形之中擴大這種窮途末路的疏離感。

第一次看這花火的時候只是覺得很哀傷,重看感覺完全不一樣。這部電影應該是北野武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北野武老婆說謝謝對不起,還有在潮汐聲中知道最後的結局,真是揪極了。

7、《綠地黃花》 (2015)

這是一部悲慘卻不乏真善美的越南電影,沒有刻意煽情,但故事卻相當動人。

貧窮的越南鄉村在導演的鏡頭下一切都唯美到令人窒息,情竇初開的少年愛慕,磕磕碰碰的兄弟情誼,沒有任何虛假和做作,外加一點童話和寓言元素,讓單純美好而傷感的情緒瀰漫全片。

8、《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電影講了三個癲狂的女人的故事,透著一股極致的病態的美。

「一個清晨,我在晨光中醒過來,感到生命有無限可能。我一直都以為那是幸福的開始。那不只是開始,而是幸福本身。有些人,生來就不能體會普通人的快樂,不能逃脫,不能憧憬,也不能後悔。」

9、《誰先愛上他的》(2018)

這部電影包含一個動人的同志愛情故事、一個女性獲得完整角色弧的故事、一個母子之間從針鋒相對到相互諒解的故事、一個對同志感情認同的故事。電影中的角色不多,但每個角色都要處理各種關係

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時想起許常德寫過一首歌:「愛你是一條不歸路,一度我非常孤獨,但是我更怕漂浮,不知道身在何處」。愛太疼了,同性、異性、夫妻、父子、母子......的愛統統都很疼,但相較於無愛的人生,還是又愛又疼的人生才痛快、纔不用漂泊無歸處啊。

10、《少女情懷總是詩》 Bilitis (1977)

一部過於美好,近乎虛幻的電影。

夢幻的配樂加上夢幻的畫面讓整部片子都充滿了青春和慾望的氤氳,無限傷感的音樂和少女的夏天,當Bilitis回到學校的房間好像一生的歡愉都變成過往。


《寄生蟲》

《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阿甘正傳》

《肖申克的救贖》

《當幸福來敲門》

《幸運鑰匙》

《傲慢與偏見》

《了不起的蓋茨比》

《白日夢想家》

《愛樂之城》

《愛在黎明破曉前》


如果要我選一部電影,有深度有內涵的那種。那我一定推薦這一部雞湯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曾經被譯名耽誤的優秀影片,雖然現在一定程度上,這部片子已經被正名,但仍有一些新觀眾,因為他的名字望而卻步。

他從始至終都在表述一個問題,你費勁巴力地考入好大學,到底是為了能力,還是為了學歷?

你的興趣能否成為你的職業?是否外人眼中的律師、醫生、工程師這種高端職業,更合適你的人生?

這是一部讓人覺得笑點不斷的電影,但討論的問題,卻是很嚴肅的。

為什麼我說他是雞湯片呢?因為英雄不問出處的年代,已經漸漸走遠了,我們面對的生活是,可能初中老師,都需要研究生、博士生了。據說要是進入一個好醫院,沒個博士是不行的(聽人說過一嘴)。

所以說,先不論你在學校學的是啥,學的怎麼樣。如果你沒有「學歷」這個敲門磚,你壓根進不了人家的門,就像張雪峯老師說的,他在他齊齊哈爾的母校,校招時,世界五百強根本不會來。雖然五百強們,一直說歡迎各種人才。

但我為什麼依然推薦這部雞湯電影呢?因為我覺得他表述的核心主題,是不浮躁的,積極向上的。多學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總會藝多不壓身。就像我從初中就喜歡開始寫文了,一開始打字速度,還沒有班級上喜歡上網吧聊QQ的人打字快(我是大三開始接觸的網路),但是到現在,已經是身邊打字最快的仔。而且對於分析動漫、遊戲、電影情節,幾乎能說的頭頭是道了。

想要表達的一件事情,我基本也能用文字將其表述清楚(但是沒有新聞系那幫專業的強,還是有點囉嗦的)。大學時,由於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學習了PS和PPT,雖然都是些基礎技巧,但現在基本做遊戲圖文攻略時,都可以簡單製作出自己想要的圖片。

學習到的東西,終歸有用處。而人生並不全是和「錢」綁定的。如果想做一件事,卻沒能力做的話該有多痛苦。我比較痛苦的地方就是,自己是個音盲,看不懂五線譜。本來有一點繪畫技巧,不過沒經過學習,也沒錢學。想到了好多畫面畫不出來,再有就是想學做視頻,把一些搞笑的東西發出去,分享+賺錢。但是一直猶豫做視頻軟體付費,自己又學不會,所以一直沒敢弄。

不說我的事情啦,下面談談電影。


回歸電影:

這部電影笑點與淚點交替,情節安排之精妙,前後伏筆埋設,真是堪稱神作的存在。

阿米爾汗的主角身份隨著故事的進展,在現在與回憶兩條線的交織下反覆橫跳:神祕人→富商家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科學家。

隨著阿米爾汗身份的變化,關於阿米爾汗的角色價值也在不斷地升華。

他看起來敢與老師頂嘴,有獨特的思想。是因為他是富商的兒子,敢於亂玩。病毒教授更是以他的身份,分化他的兩位朋友。

但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知道了,阿米爾汗只是富商派去頂替自己兒子獲得學位證(敲門磚)的工具。而阿米爾汗之所以用盡一切力量去學習,正是因為他對知識本身的熱愛。在這裡,直接呼應了他一開始教給「貧窮的搬運工釐米」如何「偷偷上學的方法」。因為他小時候就是這麼學習知識,以致於被人發現的。

最後的神祕科學家身份,更是令最初與他打賭的放屁男(追求名利的那個男人)完敗。這可是從頭埋到尾的大暗線啊。看完之後,直呼太厲害了。

至於故事中,攝影家,迷信男,女朋友,病毒教授等人經過與主角相遇的次次轉變,便不一一細說了。

他這個故事結構,實在是特別精鍊,NB。每個人物的心理轉化都做的太棒了。

淚點密集的名場面,大概有

「做好了飛行器,學長卻死了。」

「迷信男為了不構陷男主,跳樓自殺,最後被好兄弟們從昏迷中喚醒」

「攝影男的父親,對攝影男說『把電腦退了吧,兒子,用這臺筆記本電腦的錢,給你買一個專業攝像機,夠嗎?』」

「迷信男面試,說:『我摔斷了腿,才真正的重新站起來。無意冒犯,您如果需要我改變現在獲得的生活態度,那麼您留著您的職位,我保留我的態度。』」

「雨中,男主協同全校大學生,拯救懷孕昏死的病毒教授女兒,直至母子平安。」(高燃片段)

「教授將珍貴的筆,交給了男主。態度的轉變,以及優秀的傳承」

其實,在整個故事中,我並不痛恨病毒教授,也不認為那個卑劣的放屁男是失敗的。

病毒教授擁有非常優秀的學術水平,和非常專業的教學方法。比起那些學術造假,喜歡走捷徑,將兒子走後門進到自己高校的學術敗類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男主的理想雖好,但難以落地。如果學術圈都是病毒教授這樣的人,有些問題,可能反而便不會存在了。

放屁男的手段的確卑劣。但他本人也的確特別努力,應該已經算最優秀大學中裏的狀元級別人物了。但他太想實現階級跨越,並且證明自己已經是人上人了。

所以才令人這麼討厭,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影片中,對迷信男後來日子過的好了這一點。並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但從他開始時很大的房屋,漂亮的妻子,可以看出他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了。

用力,但不過猛,也是這個片子,我覺得十分優秀的原因之一。

如果沒看過的小夥伴,一定要來看看呀。


推薦10部吧,絕對有內涵、有深度!

《小丑》

高超嫻熟的掌鏡功力,精湛絕倫的表演技藝,造就了一部超凡脫俗的《小丑》。它不同於漫威的任何一部電影,甚至也不同於DC的任何一部電影。因為《小丑》並非俗套的超級英雄片,導演跳出窠臼,轉而去挖掘小丑成長的起源,分析小丑之所以成為小丑的深層因素。

這是一部糅合社會現實、道德倫理和人文關懷的犯罪片,嚴肅的社會關切,緊張的心理衝突,鄭重的底層關注,深刻的人性剖析,告訴我們是千瘡百孔的社會和冷漠無情的人世「製造」出了小丑。

病態的社會造成了反社會,缺位的政府導致了無政府。用大笑來表現痛苦,用癲狂來釋放壓抑,又豈止是小丑一人。最後一幕,千千萬萬個「小丑」從地下走上了舞臺,烏合之眾走向了集體狂歡。

華金·菲尼克斯以其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表演使得小丑這一人物形象全面立體化,以前我們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現在也許可以修正為「鳳凰之後再無小丑」。

最後將拙詩《小丑》獻給這本佳作:

不要給我希望

只給我餬口的食糧

不要給我夢想

只給我過冬的衣裳

我是冬天的知了

傳達生死不明的聒噪

我是夏天的小丑

將酷暑滾成一個雪球

《阿爾法城》

作為魅力型統治者克里斯瑪的化身,阿爾法60是阿爾法城的主宰者,這裡不允許哭泣,違反邏輯即可入罪。一位化外之人闖入,帶來了愛和良知,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阿爾法城》是最早的反烏託邦影片之一,有喬治·奧威爾和漢娜·阿倫特的影子。阿爾法城就是「大洋國」,阿爾法60就是「老大哥」,極權主義的統治方式表現為對邏輯的嚴格遵循。

當然還有馬克斯·韋伯的影子,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的衝突,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對峙。《阿爾法城》是部驚悚的黑色科幻,也是警世的人類寓言。

《黑炮事件》

西方學者哈貝馬斯提出了「技術理性」這一概念,認為技術規則是作為一種目的理性的(或工具的和戰略的)活動系統。但在中國,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是人際理性,普遍缺乏技術理性和科學理性。

《黑炮事件》是這一典型特徵的影像化表達,講述了技術工人趙書信丟失象棋上的一枚「黑炮」而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連鎖反應。影片雖一派冷峻嚴肅的氣象,本質上卻是一出反話正說的諷刺劇和荒誕不經的滑稽劇。

羅伯特·C·埃裏克森在其著作《無需法律的秩序》中提出了「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弔詭命題。或許我們也需要反思,為何規則(規章)更多但秩序更少。

《通天塔》

人類希望能夠建立起通往天堂的巴別塔,上帝卻讓人類說不同語言,導致無法溝通,築塔計劃最終失敗,人類各散東西。

三個故事,遙相呼應卻又息息相關,《通天塔》以多線敘事的方式,為電影文本構建了一個網狀結構。即使語言不同,種族不同,國度不同,卻被同樣的命運支配著。即使身份不同,經歷不同,思想不同,卻被同樣的悲苦裹挾著。

無處安放的悲苦,無法消除的芥蒂,無從消解的情緒,終於累積成「悲劇的誕生」。

但我仍願相信,人類的悲歡雖不相通,但眾生皆苦,我並不覺得他們吵鬧。也堅信,在最黑暗的夜裡,一定會有最明亮的光。

《野戰排》

由於越戰對美國社會運動的發展與衍變產生巨大影響,好萊塢許多電影便以此為題展開批判、反思與建構。其中奧利弗·斯通的「越戰三部曲」可謂越戰題材電影的代表作,包括《野戰排》《生於七月四日》《天與地》。

《野戰排》大概七八年前就已經看過,卻沒有留下深刻印象。重看此片,諸多鏡頭逐漸將舊時的記憶碎片一一打撈上來,尤其是片中士兵們在越南村莊的小型屠殺,以及伊萊亞斯被眾多越南士兵追殺時孤獨而又悲壯的身影。

在好萊塢一眾大牌導演中,奧利弗·斯通尤其偏愛政治類題材並拍攝出了許多經典作品。最為可貴的是,導演面對電影、面對觀眾、面對國家時無所畏懼、十分誠實,不美化醜惡,不掩飾弊病,不隱瞞真相。正如《野戰排》,影片毫不掩飾對越戰的反省和對政府的批判——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敵人就在自己心中。

即使如此,抑或也正因為如此,奧利弗·斯通才是一個真正且偉大的愛國者。

《機械姬》

我一直認為,一流的影片構建世界觀,二流的影片樹立人生觀,三流的影片灌輸價值觀。從這個角度來看,《機械姬》屬於一流影片無疑。《機械姬》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好的硬科幻之一,它有著冷靜穩重的外殼,更有著殘酷深刻的內核;它展現了人機互動的表象,更昭示了人機衝突的本質。

影片對人工智慧的探討,就是對人類未來的思索,儘管這個探討有個悲觀甚至絕望的結局,但這個結局足以使人類復盤人工智慧的起源,思考人工智慧的發展。

也許我們無法猜到人工智慧的最高階段是什麼,但大概可以猜到其最終結果,那很可能是人類成了自身的掘墓人,而人工智慧則是這個世界上的新物種,也是唯一的物種。

這就是《機械姬》的存在意義,它有大膽的假設,也有小心的求證,容量雖小卻格局宏大,對白雖淺卻立意深刻。

影片自始至終瀰漫著一股文藝氣息,但從更深層次上講,本片更像是一篇寓意深長的科幻寓言,它警示我們,即使人類創造了人工智慧,也不應以造物者自居,而應時刻保持謙卑的姿態,因為這種姿態不僅牽引著人工智慧的走向,更決定著人類的生死存亡。

《痛苦與榮耀》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認為,童年時受到壓抑的願望,治癒過程伴隨一生。同時也認為,夢是願望的達成。安東尼·班德拉斯在知天命之年受到生理和心理痛苦的困擾,在吸食海洛因時,不時回憶起童年的場景。回憶難道不也是一場夢?

在《痛苦與榮耀》中,阿莫多瓦一如既往地傾注了大量的私人情感和個人體驗。這是一部徹徹底底的作者電影,觀者只有做到感同身受的語境代入,方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觀解讀。

影片不是畢加索式的野獸派表達,而是更類似於超現實主義夢幻派。超現實主義畫家強調夢幻與現實的統一纔是絕對的真實,力圖把生與死、夢境與現實結合起來,具有神祕、恐怖、怪誕等特點,其淵藪便在於弗羅伊德以夢的解釋開創的精神分析新時代。如此,這與《痛苦與榮耀》的影像風格十分契合。

淅淅瀝瀝的夜晚,雨聲不絕於耳,甚是動聽。在這樣一個大夏天,躲在房間,偷偷看歐洲悶片,誰說這不是一種「審慎魅力」呢?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可以說是我看過的最深奧的電影之一,它不同於《盜夢空間》《禁閉島》需要充分調動腦細胞的電影,也不同於《星際穿越》《超時空接觸》需要儲備大量硬知識的電影。想理解這部電影,不僅需要屏氣凝神地靜心觀看,還需要充分展開自己的想像力,不過最重要的是要看一遍一遍再一遍。當然,理解並不等於看懂,不過理解就夠了,也許這部電影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主角是一個失業的木偶師,在檔案管理員的新工作上無意中發現了牆角的一個入口,而這個入口正好可以進入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意識之中,從而可以感受和體會到約翰·馬爾科維奇所經歷的一切。之後的戲劇衝突正是圍繞這一入口而展開。因這一入口,產生了愛與背叛,也產生了怪異和荒誕。

這正是一部怪異的電影,不落窠臼,不入流俗,展現了一股荒唐的正經;這也是一部荒誕的電影,奇異詭譎,如夢如幻,透露著一股邪魅的氣質。電影中充滿了過多的隱喻,每個隱喻又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從而使影片極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容量,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為影迷所津津樂道。

人的意識是可怕的詛咒,或許影片中的這句臺詞就是本片的點睛之語。猩猩蜥蜴沒有思想,依然可以了此一生;而即使是一個著名演員,在某種情況下也不過是一個提線木偶,為別人提供了一個寄生的軀殼。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堅定不移地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看完本片,或許你我都會有一絲動搖。

《巴頓·芬克》

《巴頓·芬克》可以說是是科恩兄弟所有作品中最為含蓄隱晦的一部電影,它理性缺失,真亦假時假亦真,有著後現代主義的的詭異荒誕;它邏輯斷裂,無為有處有還無,有著超現實主義的虛無縹緲。

一個小有名氣的劇作家來到好萊塢,渴望實現個人抱負,卻遭遇了創作上的匱乏和思想上的桎梏,以至於遊離於現實與虛幻之間。也許這就是劇作家的真實處境,侷促不安的現實生活與苦悶乏味的精神世界無法調節,從而出現了神經質般的狀態。而虛偽功利的好萊塢無疑也是加害者,大名鼎鼎的劇作家竟是欺世盜名的酒鬼,禮賢下士的電影公司老闆也不過是刻薄勢利的偽君子。這一切都說明瞭好萊塢不是一塵不染的天堂,這裡只是魚龍混雜的鬧市,每天都在上演著鬧劇而已。

這就是科恩兄弟眼中的好萊塢,人物是假的,故事是假的,甚至於電影也可以是假的,但現實是真的。這就是科恩兄弟的風格,他們不會苦口婆心地教給你怎麼做,他們只會把血淋淋的事實展現給你,告訴你,這不是電影,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科恩兄弟的態度,他們從來不會搖尾乞憐地討好觀眾,也不會居高臨下地蔑視觀眾,他們只是用一部又一部的優質作品贏得了所有觀眾的尊重。

《心理遊戲》

大衛·芬奇是少數幾個無視觀眾大腦開發水平、藐視觀眾觀影體驗的導演,這次他又用《心理遊戲》再次壓榨了我們的智商。看懂了不必沾沾自喜,因為結局依然會顛覆你的自以為是;看不懂也不必抓耳撓腮,因為每人自有其角度的「哈姆雷特」。

影片主人公是一個事業上較為成功的投資銀行家,可生活上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與妻子婚姻破裂,也沒有友誼的存在,唯一的朋友或許就是他的弟弟。他的弟弟為了幫助他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也重新認識自身,從而設計了一系列詭異的遊戲。男主在這些遊戲的操縱下,由期待轉為憤怒,由憤怒轉為絕望,而最後男主從高樓的奮力一跳,劃出了一道反轉的弧線,弧線兩段則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客觀的說,影片在劇情方面有不少硬傷,不過依然是一部懸疑佳作。片中的遊戲不止是為主角設置,其實也是給所有人設置的。通過這個遊戲,挖苦了人際關係的物化,諷刺了人情的冷漠,也狠狠戲謔了現實生活一把。

也許這就是大衛·芬奇的懸疑片,它蘊藏著冷酷,裹挾著不安,也傳達著絕望。即使撕開了這些外衣,我們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