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今天


給我的啟示就是除了共產黨,民國的各路軍閥都是lowb。就918而言,600人敢打1.2萬人守的城本身就說明人家對你極度蔑視,這種蔑視是石原作為一個情報人員成年累月對東北軍上下的觀察分析得出的結論-你東北軍就是裝上高達也不敢跟我打。這是人家石原高明的地方,也是人家壓上身家性命賭一鋪的原因。 有句話叫人比人得死。作為對比紫石英號事件,人家共軍一個排長就敢擅自決定開炮,後果僅僅是蹲緊閉了事,就很說明問題了。更不用說中東路之戰和抗美援朝的對比了。


今天又到了「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永遠都是一個沉重的日子

對於今天無憂無慮地玩著電腦、手機,安穩地坐在教室上課的孩子來說,

他們對這個日子是陌生和遙遠的,

該怎樣和孩子講」九一八事變「?

這段歷史非常血腥,充滿了太多仇恨,原本不應該告訴孩子們,但是現在的孩子真的太幸福,甚至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憶苦思甜和愛國主義在兒童教育里也應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尤其是這種特殊的日子。

然而,面對稚嫩、心靈脆弱的孩子,做家長在講述這段歷史時,要告訴孩子的是什麼呢?

1.戰爭年代兒童生存的不易

9.18事變之後,不少兒童因此變成孤兒,遭受非人道的折磨,這些苦難不是現在的小孩子可以想像得到的,但是可以對比孩子現在的生活狀況來講述。例如,當時的孩子連爸爸媽媽都沒有了,自己一個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自食其力,一個人獨立生活,還要時刻警惕著敵人的入侵,但是這其中依然出現了很多抗戰小英雄,他們勇敢又機智,堅強又善良,這時可以就可以順勢跟孩子講一兩個小英雄的故事,然後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每天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有溫暖的家,卻還是不滿足,或者事事依賴爸爸媽媽,藉此培養孩子堅強獨立的意識。

2.感恩革命先驅作出的貢獻

孩子可能對犧牲、烈士這樣的詞語感受不深,但是革命先烈的貢獻不能被遺忘,必須要讓我們的後代知道,許多革命先烈為了反抗敵人對家園的破壞進行了頑強的抗戰,並因此丟了生命,他們有些很年輕,可能還只是學生,有些可能已經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所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告訴孩子這些,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對革命烈士永遠懷著感恩和敬佩的之情,這對孩子以後接人待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深遠的影響,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長大了對父母、朋友也不會心懷感激,替人著想。

3.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國防教育

九一八紀念日這天,許多城市都會鳴響警鐘,這是對國人的警示:勿忘國恥!這時,我們可以適當地跟孩子講解一些國防常識,例如什麼時候會響起警鐘,什麼時候國家會進行軍事演習,這些的目的是什麼等等,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增強孩子的見聞。

當然,歷史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我們不可掩飾或者忽略,但是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選擇性告訴他一些事實,至於還有更多,更深層的,就要他長大之後自己慢慢去挖掘了,最重要的是,我們家長意識到這歷史教育的重要性,願意放下手中的手機,跟孩子講一段過去的歷史。

歡迎加入叮噹大家庭,下載叮噹派APP獲取更多教育資源,小朋友、大朋友可以在這裡收聽有趣的大咖親子微課,獲得元氣滿滿的教育乾貨。


離開大連幾年了,從此再也沒有在9月18日這天聽到響徹城市上空的刺耳鳴叫,也沒再有機會在課堂上穆然肅立,為歷史中的死難者哀悼,但東北地區對於日本更為強烈的民族仇恨情緒,依然流淌在每個東北城市的血液中,這,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2012
年,我購得了《巨流河》一書,在書中,找到了這一城市基因的源頭,《巨流河》這本書是齊邦媛先生的回憶史,齊先生出生於1924年的遼寧鐵嶺,父親是有名
的抗戰將領,她整個成長時光伴隨著戰爭。書的前半部分記錄了中國人民愛國抗日的艱辛往事,齊先生文筆細膩又不失大氣,筆底千言,深情流淌,道盡了20世紀
上半夜,特別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最為跌宕起伏的歷史。齊先生書寫的既是家事,是她一身英雄氣概的父親齊世英,是她支援抗戰的母親,是她的同學,親
人,是她個人化記憶的家族史,齊先生寫的又是整個民族的抗戰史,是奮起抗戰的東北抗日聯軍,是堅持學術不輟的師生,是被歷史的戰爭洪流緊緊裹挾著的每一個
國人。當讀到「中國不亡,有我!」的章節時,遠去的歷史歲月再度燃燒了熱血,使我熱淚盈眶。很多的東北人民家族中可能都有著一段又一段的抗戰故事,編珠成
衫,給每個城市都披上了不褪色的愛國讎敵記憶。


連這座城市留有很多日據時期的印記,剛來大連的第二天,我和父母,奶奶一起去參觀過位於旅順的炮台,了解過旅順慘案,也看到了黑石礁地帶的日本風情街,提
到「日本」,年輕的導遊姑娘慷慨激昂,恨不得咬碎牙齒。可說來也怪,對大連有一段時間的了解後,我發現了更為複雜的情緒,那就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現代生
活方式的認同與青睞,與仇日的情緒並行:到了四月,看龍王塘櫻花是風潮;學校周邊的日語培訓班,風風火火;選擇日本的料理和按摩桑拿,是十分主流的生活方
式;服飾選擇上,日本的品牌和穿衣風格在年輕人中十分風靡,曾在內陸城市倒閉的「伊勢丹」在大連開的風生水起……而這應該不只是大連一個城市的現狀。


往昔,人人都從精神上恨著日本這個國家,特別近年來隨著中日關係的又一次惡化,政治需要下,宣傳話語對於「日本」的解讀鋒利尖銳,刀刀見血;可看今朝,在
經濟生活中,「日本」物質元素的解讀卻仍和「精緻」、「高科技化」、「高端」掛鉤,政治話語黯然失色,頹然失效。這其中的矛盾和分裂,到底該如何解讀,政
治話語體系下中日關係的「蜜月期」與「冰川期」交替糾結情緒如何由來,如何應對化解,是一個難題。


過,已經有學者獨闢蹊徑,從立意頗高的嶄新角度進行了解讀,我所指的,就是劉建平教授的學術書籍《戰後中日關係:「不正常」歷史的結構與過程》。這本書從
國際政治學和實證歷史學的知識入手,」詳細「考古」論證了中日關係不良的歷史性連續結構,撥開歷史的迷霧,展示了「人民始終從心理上未曾原諒日本」血淋淋
的真相,而政治、外交、經濟發展需要下,國內主流對於日本的解讀卻出現了階段性的巨大震蕩和波動,在「中日關係冰川期」就是一切從冷處理,而在「中日關係
蜜月期」就帶動、並留下了所謂的「日本風尚」,歷史服從於政治而書寫,中日關係僅僅是勉強「爛尾」交付,如果不正視歷史,以後的中日關係仍將陷入當下尷尬
的「冰火」循環。


到正視歷史,我們目前做的遠遠不夠,對於中日關係,歷史真相仍然扮演著外交「玩物」的角色。當宣布中日關係「良好」的階段,宣傳中就配合出現了那些曾經幫
助我們的友好日本人民,可當宣布中日關係再度「破產」,滿屏都是宣揚「愛國主義」的「正劇」,可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依然迷霧團團,甚至為了假扮真相,不再
尊重曾經的愛國英雄。

我想起了《平壤水族館》的開頭,作者姜煥哲的爺爺是在日本的朝鮮勞動黨人,響應朝鮮號召回國,卻被一步步奪取了所有的財產,其他所有至親家人悉數關入了集中營,他至死,也沒有一個家陪在身邊。類似的故事並不少,卻少有人知曉。關於故事大王劉噹噹

噹噹與你分享小故事,篇篇原創,每每真心,歡迎關注哦~。

公眾號:waidangdang


我不知道當年張學良內心到底有什麼想法,也不知道他是站在什麼立場上的,更不清楚他的決策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我只知道,張作霖要是知道他兒子這麼軟炮,肯定一槍蹦了他。
對每個在其位之人,若想不背身後罵名,身前就得按那兩句詩說得那樣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