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你擁有的資源太少,你怕失去眼前的資源,即使自己沒有錯,也害怕失去

假設你只有兩三個朋友,其他人跟你關係都不怎麼好,那這個時候這兩三個朋友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很明顯,如果你和他們的關係都搞差了,那就意味著你在群體中會徹底的被孤立,失去別人對自己的支持,所以有時候就會委曲求全,當朋友對自己提出過分的要求的時候,自己不敢拒絕,是因為怕失去這個朋友

人就是這這樣子的越稀缺,越保守,越怕失去,因此思想上的困境也就越多,因為手中所掌握的各種資源,人脈資源,社會資源太少,可選擇的條件就越少,所以偶然出現了一個人或者機會,就像落水者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即使對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自己遭受不公平的委屈,也不敢輕易放棄這樣的機會,因為沒有眼前的這個機會,就幾乎等於沒有其他的機會,就像談戀愛一樣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己心目中非常喜歡的那種類型的人,比如說這個人非常有錢,或者長的很帥,身材很棒,是很有性魅力的這種異性,而他又願意成為自己的異性伴侶,而自己平時卻生活很孤僻,或者沒有太多朋友,又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能夠將這個人比得下去的人出現,也就是沒有替代,兩個人剛開始關係很好,但時間久了,心中的各種芥蒂就會產生,對方總是向自己提出各種強迫和無理的要求,而自己怕失去對方,明知道是個錯,也會去做,甚至於還認為自己有點點虧欠,或者對不起她(他)!

其實保守,和焦慮於失去機會,是人的基本生存策略之一,早就被刻在遺傳基因裡面,其實換成任何人都會這樣,不因思想意志的開放性,和答案的明確性而轉移!

這就好比你去考駕照,都考到科目三了,四次約考不過,還剩最後一次,突然有人跟你說他包過,包你拿證,車隨便給你練,你喜歡練多久就練多久,並且暗示你可以軟過,可以幫助你99%的拿證,條件是你要給他3000塊錢,給你辦VIP學員,那即使到這個份上,你肯定會很糾結,尤其是在自己經濟收入不是很寬裕的,當下會猶豫很久,當決定自己考不過就大不了再重學,但是面對這個「牽線人」的時候,心裏面還是覺得對不起人家,畢竟別人忙前忙後為自己招呼那麼久,什麼好處都沒得到,就沖這份熱情,雖然你知道熱情的背後一定是他也獲得了好幾百塊錢的「抽成」經濟利益收入,但是你突然拒絕了,中斷了這種僥倖的合作,當再面臨這個人的時候,心裏面肯定也會覺得有點虧人家,因為人家忙活了半天,什麼經濟收入都沒得到,還跟你客氣,見了面還噓寒問暖,遞煙給你抽……

同樣的的道理,如果滿校園都沒有好朋友,而回到自己的學生宿舍,偏偏宿舍裡面每一個人都跟你關係,要麼疏遠,要麼不親近,要麼關係很差,如果自己,並沒有明顯做錯什麼,甚至於有很可靠的理由,能證實都是對方的錯,但是你仍然會陷入不安和恐懼,擔心別人在背後誹謗自己,質疑自己的人品,而自己本身卻又並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而自己每天回到學生宿舍,就像電影裡面的宮斗劇一樣,心裏面和室友要進行冷戰,即使你主動想跟對方交好,對方也許也對你不太感興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時候很微妙,並沒有需要什麼特別真實的得罪對方,而僅僅是因為這個人沒有主動和我說話,我就以為他看不起我,於是我也不喜歡他,說白了就是自尊心在作怪而已。

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會懷疑自己,以為自己的「情商低」,或者覺得自己長得不夠好看,會陷入孤獨和自卑之中……

但是如果滿校園都是你的朋友,你給自己的答案就是大不了老子換一間宿舍,我幹嘛要天天跟你們死纏?跟你們搞宮心計?人不會陷入恐慌和自我懷疑中,往往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曾經自己以為自己很內向,自閉且孤僻的定義中,以為自己不善言辭,在遇到知心好友的情況下,一切都會被拋之腦後,原來自己也可以妙語連珠口吐蘭花,一呼百應

人對自己的認知往往就是拿自己和周圍的人和事不斷的作比較,然後得出結論,但很有可能是你周圍的人群或者環境本身就是錯的,與你現在的經濟實力和能力,你還沒有辦法跳出這個社會階層,你即使對他們很厭煩,也毫無辦法,你唯有努力上進,使自己變得更優秀,賺更多的錢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並不是每天對著鏡子說我要變強,你就變強了


因為人都嚮往美好的發展,所以會希望做一件事做到完美。

所以才會這樣,以此希望自己做事做得更加完善。

但大可不必這樣,這是基因優化的結果,沒做錯就是沒做錯,如果會難為情的話,那下次處理類似的更加多方面思考就是了。


真理向前一步是錯誤。

過分善良也是一種罪。


太敏感


沒有必要去委屈了自己去成全別人。沒什麼對與錯,只是立場不一樣吧。只要不過分。就好,所以不要想太多。不要什麼都為別人著想要,多想想你自己。


只能說你碰到了一個不太靠譜的朋友。或者說本身她對這2件事情都是比較隨機的,可有可無的,並不是興趣所在的事情


這種情況我也有過,我也仔細想過這些,我覺得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夠優秀,對有些事情感到有些自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