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分裂是機械性?


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源,但是認為存在最基本、不可分的物質粒子,世界上所有的物質是這些基本粒子構成的。認為世界有所謂的誕生與滅亡。

在物質變化的動力上,否認事物本身存在矛盾,認為事物變化是由外部因素推動的。認為存在絕對靜止的情況。

在物質變化的方式上,否認質變。否認多重多樣的運動形式,認為一切變化都是基本粒子位置變動的結果。

在物質變化的方向上,否認事物的發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循環過程,否認世界的向前發展。

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差別還反應在很多方面,比如對於意識的解釋,對於真理的看法等等。

以下說幾點持有這種世界觀的人可能有的一些看法,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做一個對比。

1、認為存在不可分的「其小無內」的基本粒子。一切物質都由基本粒子構成。辯證唯物主義反對這一點,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內部結構,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不存在「其小無內」的事物。

2、認為世界有起點和終點,比較主流的觀點是世界產生於奇點的大爆炸。辯證唯物主義反對這一點,認為世界沒有所謂的起點與終點,認為「起點」與「終點」,「誕生」與「滅亡」這些概念是人們觀察有限的事物而產生的,但是這些概念對於無限的物質世界並不成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只是永恆的存在著,沒有所謂的世界誕生,也沒有所謂的世界滅亡。

3、在承認世界存在誕生的前提下,認為存在第一推動力。在第一推動力的推動下,奇點由靜止開始產生爆炸。

說一下產生這種觀點的原因,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否認事物本身的矛盾和內部結構,這就導致事物要產生變化必須由外界推動,單靠事物本身並不能產生變化,所以在不存在外界推動的情況下事物處於絕對靜止狀態。

辯證唯物主義批判這一觀點。因為培根等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雖然在解釋世界時採取了唯物的態度,但是在討論第一推動時將不可避免的引入上帝的概念。這是辯證唯物主義被稱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而形而上學不徹底的原因。

4、認為所有的運動都是基本粒子的位置變動,不存在其他的運動形式。

首先拋開量子力學關於微觀粒子運動形式的描述對於這種觀點的批判,因為馬克思的時代並沒有量子力學。

採取這種觀點會導致的後果是取消了各種運動形式的本質,導致認為生物的新陳代謝運動和行星的軌道運動沒有本質不同,都是粒子的運動而已,無法使人們正確的把握各種運動形式的本質。

5、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存在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哲學的任務就是找到它。辯證唯物主義批判這一點,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真理,任何真理都有相對性,哲學的任務就是總結各個學科的理論從中提取出適合於事物的共同的規律。

關於這一點,很多人認為是悖論。很多人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永恆運動的」這些結論應該是永恆的。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些並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所討論的,真理觀討論的是我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比如發現了電子之後,關於電子如何在原子內存在的解釋,相對於棗糕模型,核式模型就是具有真理性,波爾的定態假設真理性更進一步,直到量子力學以及之後的何種模型都是向著絕對真理的逼近。

但辯證唯物主義中永恆不變的真理是這樣的。它回答的問題是這樣的「世界上存不存在獨立於意識的存在」,辯證唯物主義的回答是「存在」,表述為「世界是物質的」。

而馬克思關於具體事物的解釋並不是永恆的,是隨著時代發展的,必須經過實踐檢驗的。

以上有一些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不同的看法,還請指正。

最後,實不相瞞,想要個贊。


可以從兩個層面看。

一、內容上,比如認為人也是一種機械裝置;世界的本質是物理化學上的原子。——有時代的侷限性,未看透萬事萬物的真正本質。

二、思維上,承認自然界是唯物的,卻又認為人類社會是英雄偉人超人哲學王決定的。——沒有用全面的、整體的觀點看問題。


這是的馬哲的分類,指企圖用牛頓力學的機械自然觀解釋一切。


簡言之,形而上只承認事物在時間空間上的平移、變化,而不承認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它認為世界一成不變,只是外在形態產生了變化。

有這麼一段話,說:人就是鐘錶,骨骼是齒輪,神經是遊絲,血液是電流。這就是形而上機械性的經典論述,它把人和鐘錶等同了起來。


我覺得類似於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只是元素論變為原子論了,這是受到近代科學發展的影響。形而上學的機械性,主要是體現在他們不限定範疇,無限擴大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的論調。

我以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關於物質決定意識的爭論,只是在誰是第一性的範疇內纔有意義。物質和意識一旦產生就沒有誰決定誰了,只能說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唯物主義一開始被神學家打殘腿的早期癥狀

形而上,形而上,就是隻靠自己(思維)認識世界,帶著唯心主義色彩,當時的唯物主義者只是一股腦的說唯物主義,把早期的研究方法硬套進去

我自己一派胡言,勿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