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自己的經歷吧!

高中被敬重的老師批評道德不好,本來也是重點班的尖子生,糊裡糊塗進了大學,心理落差一直克服不了。在意他人的眼光,害怕任何人談論我,因為總覺得TA們會不喜歡我,討厭我。

但是蒼天可鑒,在那件事之前,我一直活得很有底氣。把自己定義成「優秀」的那一類學生。

然後開始在大學裡找尋自我。看了兩學期的心理醫生。不自覺地會對別人好,但是也期待別人相同地回報我,喜歡我。但是事與願違。寄與他人太高的期望,結果是,我受傷,別人也覺得累。所以我的大學生活可以概括為:不想社交/害怕傷害--&>想改變自己/嘗試社交--&>受傷退縮

大學不了了之。我急匆匆找了實習搬了出去。然後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是需要和人保持距離。距離可以讓我不對人抱有過高的期待。

這可以從和家人的相處模式中找到答案。校園裡人際關係融洽的往往是:家庭和睦+親戚關係和睦的。而我是:有記憶以來父母長期吵架+父親那邊親戚關係斷絕+與直系親屬關係緊密。所以我要麼對人像對待親人一樣,要麼就不來往。我對身邊「朋友」的感情期待完全是TA們的負擔。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我也開始學習身邊其他人的相處模式。

也是才看的故事:對你好的人是願意與你好的。但是你對別人好,別人非常不一定能同樣地回報你。

然後終於要切題了:我們在談論社交的時候,究竟是怎樣的社交?

去三里屯酒吧浪?各種網紅地點打卡?----如果一起玩的意向很明顯當然可以玩得開心。但是迎合別人干不感興趣的事,只能算作應酬--很累的。

但是當下年輕人不社交往往在於:興趣圈子互聯網化/沒有線下的朋友/生活圈子交不到朋友/累到死只想躺著玩手機/沒有浪的性格

1.2.3.4. 只能你自己突破,但是也都能通過換工作突破。需要社交的工作--PR想嘗試一下嗎?而5,尤其需要你在一份新工作里鍛鍊出來。我就是滴吧。找到適合你的工作很重要。找到跟你有相同興趣的人也很重要。

不社交也可以好好的。只要你自己覺得好就OK。但是既然都來知乎上問了,要不換份工作試試?

P.S. 社交軟體都不咋好使哈,我試過啦&>_&<


我覺得這不算是問題,你不要為此煩惱。

總是「群居」,找出時間獨處,獲得安靜,可以說是一種休息、充電,能沉澱自己,我很讚賞。


當陪伴變為打擾 孤獨即是救贖


這很正常。


太累了,睡一覺就好了


那就自己待著!獨處一室也挺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