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剛邀請我的同學:這話題之前大家已經討論了很多了,包括我自己也是……真心建議善用搜索。


動畫面臨的問題有兩個,首先最根本的就是原作固有問題

愛麗絲篇本質上是川原礫當年個人連載的自嗨產物,投稿失敗後就自己寫著玩。你看uw完結的同年他投稿的加速世界,跟uw一樣重視技術細節,但卻沒有那些離譜的xp。包括SAO進擊篇新寫的內容(沒記錯的話是第三卷開始),除了桐亞糖過量導致嚴重吃設定[1]以外,也顯得很正常。

我之前已經說過,uw篇背後反映出川原對很多東西的認識是不足的,他更可能是抱著一種「我喜歡」的類同人志[2]心態在寫作。小說家有沒有天才[3]?有,但uw初稿完結時的川原顯然不是。何況,這一行是有一些基本的條條框框的。天才再如何驚艷,到底不能完全跳出固有的框架。最多只能說,某某天才的長板足夠突出,能夠讓人暫時忽視ta的短板——這絕不意味著,板子的長短沒有一個明確的固定的標準。換句話說,「文無第一」不假,但是:

文無第一≠文無高下

動畫組當然有動畫組的失誤,但真要分鍋,原作的問題是根本的,畢竟沒有原作哪來的改編動畫不是?這一點,一些粉絲或許有不同意見,考慮到粉絲濾鏡,我以為可以理解。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uw篇確有比較嚴重的疏漏以致讓人無法忽視,即:

桐人龍傲天定位與uw篇客觀需求的去中心化敘事的矛盾。具體來說,便是異界戰爭後半場「眾星捧桐人」以及動畫觀眾詬病的亞莉詩「降智」。

亞莉詩部分已經在之前的總評中涉及,多個回答也談到了一些,此處不再贅述。

我想補充的是:「Alicization-愛麗絲化」的主題聚焦人工搖光的自由意志,無疑是十分進步的。它天然需要作者「以點帶面」,選取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角色完成愛麗絲化,以體現更大範圍的整個underworld的愛麗絲化趨勢。

而非常不幸的是,愛麗絲本人作為優吉歐後的ALICE,與計劃的最終目標重名,其代表性卻反而不如優吉歐。由於本篇優吉歐早逝沒有機會對比,觀眾可能還不會立即發現兩人的差異。彼岸游境優吉歐存活,拿自己的爆眼經歷反過來鼓勵畏懼自我的愛麗絲恢復右眼,更顯得愛麗絲的爆眼過程非常倉促和蒼白(這點以前也有討論)——更顯「普通」的優吉歐都行,為什麼你作為主題女主反而不行?

暗黑領域側,主線唯一的ALICE利魯皮林因機緣巧合覺醒,情形太過特殊,同樣無法代表暗黑界人。於是我們能看到,異界戰爭後半開始後,「愛麗絲化」的主題已然在事實上失效。川原礫提出了一個非常宏大的、富有野心的構想,最終卻自我偏題,沒能一以貫之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將幾乎所有文學資源都交給桐人蘇醒,將全部的雞蛋放進了名為桐人的籃子里。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終極兵器決戰」思路嗎?

諷刺的是,也正因為「眾星捧桐人」,一些開戰時與桐人幾乎無交集的角色,反而贏得了充足的戲份和人格的尊重——例如貝爾庫利和伊修凱恩。

說到底,愛麗絲化背後是uw居民對自由意志的追求,而自由意志與「救世主/超人」這一存在是天然不容的。川原礫試圖去演繹一個「人工搖光也是有覺悟的」的群像劇,但實操起來還是回到了桐人背負一切的老路。其目的與手段實質上是南轅北轍,最終必然導致人工搖光的璀璨覺悟,乃至他們本身,都淪為桐人的墊腳石[4]


其次是動畫組的鍋。這點我也有幾個回答,直接貼出來吧:

之前某些集數為什麼爭議這麼大?很大程度上跟腳本復讀原作(還把個別好的細節給刪了)、分鏡設計摸魚(亞絲娜,為什麼你只是看著!)脫不了干係。

動畫腳本是幹什麼的?當然是要寫出符合動畫載體要求的劇本了。前面某些集數,原作好的壞的一籮筐,好的不知道放大,壞的不知道刪掉,甚至原作忘了考慮的(指桐人打poh時路人ob)你也不考慮。腳本不交代,你分鏡設計好歹照顧一下邏輯啊,好歹給「圍觀群眾」一個倒地不起或者被壓制的鏡頭啊。搞得好像被川原礫拿槍指著腦門似的。[5]

動畫組的拘謹,或說「直男思維」,也可以通過某個細節看出端倪:

當然動畫組這邊的處理像是真理解成了冤魂復仇。比如艾麗西亞沒正臉,沉下去前鏡頭給耳朵流血——對應加百列用錐子行兇。這麼理解也不能說錯,畢竟原作就寫得「陰間」氛圍濃厚(笑)。[6]

咱們可以不管川原咋想,他就是個寫小說的,懂個鎚子的動畫(笑)。我就問一句:

一個重視技術細節的故事,最後給你整段真·陰間劇情,這河裡嗎?

當然,動畫的篇幅肯定是不夠的。騎士長砍貝庫達,茅場拆炸彈等原作高亮情節,都沒能得到完整的一集篇幅,且往往要跟其他角色的戲份混搭。

而且這個「不夠」不僅體現在絕對集數/動畫容量,也體現在製作組肆意揮霍資源,瞎瘠薄給鏡頭——典型例子就是被罵的莉法受辱和莉法中槍。你有這閑工夫,把戲份給別的支線(比如騎士長和貝庫達的鬥智)不行嗎?——噢,懂了。他是男的,還是個粗獷的大叔,阿宅是不會買賬的。還是精靈美少女觸手有搞頭(笑)。

參考

  1. ^例如最初的艾因格朗特篇中,桐亞相識是在比較靠後的樓層。而動畫第一季桐亞於第一層相遇以及後續樓層攻略,實際上改編自番外內容,後移至進擊篇第一卷
  2. ^本回答的「同人志」是指自創、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並不專指基於已有作品的二次創作
  3. ^這裡具體是指處女作即展現出較高完成度或者較好素質的作者
  4. ^有觀點就說,一看到優吉歐拿青薔薇,就知道他會是個送劍工具人(笑)
  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35687/answer/1456567907
  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34555/answer/1460288351


你說女主角,那女主從亞絲娜之後一個一個換了多少個了,改過吧啦?換湯不換藥啊,人家小野學也有理由說的,你第一季是什麼啊,是sao啊!你這個故事你讓我怎麼做?刀劍神域現在什麼水平?你愛麗絲什麼都在當主角她能當嗎?當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吧。再這樣下去評分4開頭了,開完4再超博人傳。我勸川原把角色故事塑造的理念先搞懂,你那ugo寫的挺好的你把他寫死幹什麼你告訴我?你在B站評分四點幾,你告訴我怎麼解釋,臉都不要了?


首先第三季確實原著太大,動漫篇幅有限,很多東西表達不出來,前半季總體還行,後面完全為了趕進度而趕進度…

第一季第二季的節奏控制的非常好,心理描寫也做的非常棒,桐人對於月夜黑貓團和幸的心情每次看都感到心酸。亞總最後幫桐人擋下那一劍讓人感動。莉法對於桐人,直葉對於和人的不同心情躍然紙上。以及對於團長的刻畫絕對不多,但是深刻,私以為團長的心愿是貫穿三季的暗線(微笑棺木是明線[狗頭])。人渣和死槍的刻畫也很到位,雖然對沉睡騎士團其他人刻畫不是很足夠吧(相比於月夜黑貓團)。

第三季一開始,桐人對優吉歐,優吉歐對愛麗絲的情感還是比較能體會到的,包括騎士長,學妹,學姐都是生動形象的。然後,反派這邊進去了,開掛了,被打死了…這也是海賊王成功的原因吧,反派不是單純的經驗寶寶,反派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第一季第二季的打鬥場面做的很好,無論是面對克拉帝爾或者其他雜兵,還是面對團長、死槍這種大BOSS,戰鬥細!節!表現的非常好。第一次面對團長最後團長的掛,第二次面對團長的星爆氣流斬,打火精靈隊長時候的計謀和雙劍,與死槍生死之戰,甚至與詩乃單發子彈的決鬥都比第三季與Poh的對決好看。與Poh的對決開頭依舊是平A開始,然後拉開距離返攻,以為到鬥智的時候,憑藉一手優吉歐反覆詐屍一擊致命(老人手機),這麼多年的恩怨情仇就這麼完了?這又不是現實生活,這是小說啊!


唯心一點,很簡單的事,也沒那麼多為什麼,

你覺得它好看,那它就是好看的

你覺得它是史,那它就是史。^^


第三季一開始的部分還算是正統的異世界冒險,這部分我認為各種劇情和設定都很有趣。

而後半部異界戰爭可真是太爛了,相信很多人看完了之後的第一感受是「沒啥意思」,然後才是「等了這麼久,就這???」,從劇情上講節奏拖沓,實際上每一集我都是2倍速看完的,並且絲毫不影響我觀看,可以說,動畫本身就沒講出什麼有用的,有趣的,有內容的東西,雖然戰爭很宏大,但是在編排上做的十分平庸。

回到劇情,在異界戰爭里幾乎不存在高光情節,無法產生代入感(當然有些人可能覺得女性角色被虐,和桐人掛機大半局後重新carry全場很過癮,這種獵奇和非常低級的龍傲天情節也是後半程的核心點),同時,表達出來的人物意志品質也非常的僵硬和牽強,在2倍速的播放上才能讓我比較能忽略掉劇情的硬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