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代處理器之前點評過了:

木頭龍:如何評價 9 月 3 日正式發布的 11 代酷睿 Tiger Lake -U 處理器??

www.zhihu.com圖標

懶得看的,重複一下觀點:

日常辦公上網,沒有多線程重負載這類專業需求的前提下,如果相比4代R5/10代i5配置差價在10%以內,可以考慮買性能更好的11代。

7999算8000好了,10%差價,就是看4代R5/10代i5,價格不超過7272的機型,和7400差異的地方,你願不願付出這個差價了。

和Dell自家賣6700的7490比,內存從8G升級到16G,顯卡從MX250升級到MX350,屏幕從FHD升級到2K屏,貴500多點勉強還算值得買。

如果和聯想賣5700的小新Pro 13比麼…配置幾乎一樣,散熱大概率還差點性能釋放略差,看你覺得Dell的售後服務+7000系的做工加起來值不值這1600的差價了。


主要賣點就是這塊16:10,2k解析度的14英寸100%srgb高色域dc調光屏幕。要是再加上500nit左右的亮度,天知道我有多想把它摳下來裝x1carbon上...

機器本身素質還不錯,抬臀設計算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輔助散熱與打字手段,78wh的大電池直逼LG gram(當然解析度高續航肯定不到那個水平)

然而我之前的預測一語成讖---

希望戴爾能看清楚現在市場的趨勢是什麼,給出合適的sku(xps 13 9300的16g內存與i7+4k屏捆綁簡直毒瘤)與合適的價格,不要再閉門造車了

我是真想不通這是啥人做的配置選擇...而且價格依然蜜汁自信...完全不看看國內輕薄本市場基本已經被聯想華為瓜分的現狀

只建議購買8999的中配版,前提是你很有錢...


Tiger Lake-U搭配MX350,這也是非常棒了…

不過使用MX350還是有好處的:

  • 散熱分離,更容易散熱
  • 不佔用內存作為顯存
  • 不搶CPU的功耗

機器主要優點有:

  • 16G內存
  • 大電池(78Wh)
  • 素質很高的屏幕(2K解析度16:10)
  • 四邊超窄邊框,顏值比較高

對於想要一款顏值高、屏幕素質高、續航好、售後不錯的輕薄本,並且預算足夠的人羣,這款電腦還是值得購買的。

如果想要一款CPU性能更強、更輕薄,並且價格更低的筆記本,還是繼續選擇Renior筆記本吧,比如小新Pro13、戰X等。


戴爾靈越7000系列的做工、服務,一塊2.5K 14.5寸的好屏幕、78Wh的大電池,戴爾這一次產品力拉滿。

XPS 13

之前的XPS 13,高顏值高做工,但畢竟價格高昂;靈越7000系列就可以看成一個走量版、廉價版本的XPS

但是這一次有點奇怪的,就是這一次的首發配置了。

戴爾靈越7000系列,英特爾11代TigerLake 處理器的核顯性能已經非常強的基礎之上,搭配了MX350,實在是迷惑操作。並且,首發的配置當中,MX350和16G內存綁定,這就已是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好在,未來會上市i7 1176G7+16G內存+核心顯卡的版本。


先說一下機器本身~

1.除開散熱這種未知的實測因素,配置上看基本上沒有弱點了。然而在現在輕薄本整體趨向於完善的情況下,沒有弱點甚至不能算加分項,只能說「跟上了時代的步伐」。(當然,以傻戴最近的表現,「跟上主流步伐」實在是一件感人肺腑的事)

2.tgl的Xe核顯會比MX350要強,因此這個TGL-U+mx350配置非常滑稽,沒有購買價值。但它也有積極意義,這可以視為「提前預告」,告訴我們有這樣一款機器,它的無獨顯的版本和TGL-U+MX450版本都是值得期待的——我想我們大概率會在之後見到這兩個配置的出現,hopefully。

3.機器同時提供了兩種大小的電池,這是戴爾的常規操作。不出意外的話小電池版本會多一個硬碟的擴展位,至於是2.5寸的機械還是一個M.2槽還不知道。按照經驗來說,對於80%的人,選擇大電池都是個更優解。

4.按照小電池+官方宣傳1.35kg,可以基本推論是大電池版本實測重量會去到1.6kg以上,毫無疑問偏重了。這個量級的超重並不太影響競爭力,但如果核顯版能夠通過降低散熱規格而減重,顯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5.個人對於產品的競爭力總結:

【目前這個TGL-U+MX350的配置更像是一個試水,沒有買的必要。】

【假如更換450後保持同價位,那麼它會變得有點「雞肋」,缺乏衝擊力但也不至於淪為笑柄,可以成為一部分預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者的首選。】

【核顯版值得期待,然而現在覈顯版的對手根本不是其他家的競品,而是銳龍的輕薄本。】


皮卡丘慣例地想談談市場和產品線(?&>﹏&)

這裡先留個坑,今晚再填(?&>﹏&)


最後當然是廣告位啦(≧▽≦)

@墨魚 墨魚姐姐快女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