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不是简单的“性价比”维度。

作为商务本,ThinkPad更多是为了主打商务办公、“稳定性好”、返修率低一些,还有就是他的键盘手感好+小红点那一套,是有一定的溢价在里面的,纯粹说性价比肯定是不如小新啥的。

2020年年末,还是建议等等再买ThinkPad了。因为2021年要更新的ThinkPad X1 Nano、ThinkPad X1 Carbon旗舰机型都要使用16:10的屏幕,升级窄边框。而T和X系列的更新还有待观察。

系列 定位
X1 Carbon/Nano/YOGA/Fold 旗舰产品,主打极致
T / X 高端本
E 中低端入门产品

现在最先更新到十一代处理器的,是ThinkPad E14,可能是目前最高的“性价比”ThinkPad了。高色域+四面窄边框,内部扩展性为板载8G+8G插槽、多一个M2的接口,其实属于取舍比较得当的产品

联想ThinkPad E14 2021款 高色域 英特尔酷睿i5 14英寸京东¥ 5199.00去购买?

其实这里也可以探讨一下商务本的未来

商务本所谓的稳定性,也不完全是玄学,其实来自两点——

  • 接口、内部加固
  • 稳定性标准更高,高温、粉尘环境

当然测试环境和真实环境相比还是有差距,所以该坏的还是会坏,但是人确实做了这些认证,花了成本做加固,不完全是玄学。

这些稳定性考量会导致商务本的成本更高,性能释放上也不会像小新Pro13那样激进,步调/上市节奏也会慢一些。另外,ThinkPad的键盘也是传统优势了,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有“吃老本”的嫌疑。

我个人的观点是,可以接受一千的溢价,为了ThinkPad这些溢价,但是前提是你得做好产品。但是消费者很难为了八千价格的宽边框低色域设备付费。


目录

ThinkPad就不存在什么性价比。

2021年初的ThinkPad产品线(红字为新品)

酷睿低压处理器产品(Ps、X1、X、T、Ts、L、E系列)

锐龙低压处理器产品(X、Ts、T、E系列)

标压处理器高性能本(P1、P15、P17、P15v/T15p)

现阶段有一定“性价比”的型号

2021年值得关注的新品

更具“性价比”的商务本

ThinkPad就不存在什么性价比。

尤其是今年联想又开始重点打造主打消费市场的跨界商务品牌ThinkBook,外观更讨喜,纸面性价比更高,以后ThinkPad更没可能做性价比了。未来在国内市场ThinkPad除了少数型号外,重点可能还是放在企业级市场,主打“专业”商务本的概念。

2021年初的ThinkPad产品线(红字为新品)

酷睿低压处理器产品(Ps、X1、X、T、Ts、L、E系列)

从目前(2020年底)在售产品看,由于商务本一般配置更新比较慢,目前只有低端的E系列和中端L系列(国内叫S2系列)更新了11代酷睿。其中S2 2021没有更新模具,依然是宽边框,外观被E14 Gen2倒挂,价格也高一些,没什么优势。

相对来说E14、E15 Gen2(2021款) 升级了窄边框、高色域屏,散热和拓展能力比上代都有提升,竞争力更强一些。

T、Ts、X、X1、Ps新品预计要等到明年CES发新品,现阶段10代酷睿其实没有多少关注的价值,其中T系列低配还是低色域屏,完全是败坏品牌形象的配置。

作为旗舰级商务轻薄本的标杆,不主打性能的X1 Carbon 2020双十一打出了8k起的促销价,已经是不错的价格。但是据贴吧泄露的信息,2021款X1 Carbon G9很有可能换16:10屏,还会有1kg重的X1 Nano,新品更值得等一些。

更新:907g重 2k 16:10屏的旗舰级商务超轻本:

联想ThinkPad X1 Nano(1SCD) 英特尔Evo平台 13英寸轻京东¥ 9999.00去购买?

锐龙低压处理器产品(X、Ts、T、E系列)

由于锐龙5000大规模上市很可能要等到2021 Q2,现阶段锐龙4000依然能卖一段时间。不过ThinkPad 现款锐龙配置也很迷,T、Ts、E都是低色域屏,也只有X13锐龙相对能看一些,在其他锐龙轻薄本纷纷涨价的背景下,5k出头、锐龙Pro的X13也还有一定购买价值,毕竟是高端模具下放。但是砍背光键盘实在没有必要。

标压处理器高性能本(P1、P15、P17、P15v/T15p)

轻薄创作者本P1 Gen3相比上两代性能释放有所提升,P15、P17也是正经的板砖工作站,但是这几款都是五位数起步,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性价比了。

P15v(及其马甲T15p)则是继续延续了低色域屏起步的骚操作,作为入门级高性能本/工作站价格由于2021款E系列已经开始标配高色域屏,明年ThinkPad全系100% sRGB起步(不含企业市场)概率很大,2020款也就不值得推荐了。

现阶段有一定“性价比”的型号

所以,在2020年12月初,ThinkPad能跟“性价比”沾边的型号也就是ThinkPad E14/E15 Gen2 11代酷睿版本和ThinkPad X13锐龙版。前者拓展能力更好、后者做工档次和轻薄更具优势:

联想ThinkPad E14 2021款 酷睿版 英特尔酷睿i5 14英寸京东¥ 5199.00去购买?

联想ThinkPad X13 锐龙版(08CD)13.3英寸高性能轻薄京东¥ 5499.00去购买?

2021年值得关注的新品

X1 Carbon G9、X1 Nano、新一代X、T系列等。

更具“性价比”的商务本

而如果追求“真正”的性价比,同门的ThinkBook同定位、同配置的产品大概可以比ThinkPad便宜500或者更多,比如接口更全,电池更大ThinkBook 14。当然ThinkBook没有小红点、没有ThinkPad键盘:

联想ThinkBook 14 2021款 i5 酷睿核显 高色域屏京东¥ 4699.00去购买?

够得到高端门槛的ThinkBook 13s甚至已经配置了2.5K 16:10的屏幕,指纹开机二合一设计,不管是外观还是轻薄,都比X13更有优势:

联想笔记本电脑 ThinkBook 13s 锐龙版 2.5k屏京东¥ 5199.00去购买?


Thinkpad现在大多数是年纪大、或者一直用、或者公司采购为主;

如果说性价比,thinkpad基本上跟这个词不是太有缘;

我觉得同样think部门研发的笔记本,thinkbook反而可以聊聊性价比这个说法~

联想ThinkBook 14s 酷睿版 英特尔酷睿 14英寸轻薄笔记京东¥ 6799.00去购买?

立减: ThinkBook 14锐龙版 2021款 14英寸轻京东¥ 4599.00去购买?

在回答的时间上,十代低压intel处理器依然是thinkpad的主流,但锐龙四代全方面超越,所以,不如考虑锐龙版的thinkbook,该有的配置也有,颜值不低;

而且thinkbook内部做工可以看出,采用了金属支架加固了外接口,各部分的散热片和减震海绵都用了,think的作风基本延续,虽然没有军工测试,但性价比是妥妥存在的~

thinkbook 14和14s的区别,就像是一个侧重性能,一个侧重商务,商务范意味着稳定输出、安静、续航~

供参考,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涛叔 @dd to 已经把ThinkPad产品线整理的非常详细了,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现阶段只有三种种ThinkPad是值得买的。

第一种是更新了11代酷睿的,更偏向家用和SMB定位的产品,第二类是搭载了ryzen4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产品,最后一种是下一代即将变更设计语言,喜欢当前设计的产品。

其中最后一种和性价比无关,单纯是看个人喜好。

第一种的代表型号是ThinkPad E14 2021。换了E14 gen2的模具后接口,散热,拓展性都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换装了14寸100%sRGB色域的屏幕,比较值得购买。

联想ThinkPad E14 2021款 酷睿版 英特尔酷睿i5 14英寸京东¥ 5199.00去购买?

第二种的代表型号是x13和t14的锐龙版。这两款都是商务本里的“常青树”了,从x20/t20的年代一路走来,已经历时整整二十载。这一代的主要槽点就是x13有高色域屏幕没有全尺寸键盘,t14正好相反。但是整体产品力还算在线,可以购买。

联想ThinkPad X13 锐龙版(08CD)13.3英寸高性能轻薄京东¥ 5499.00去购买?

联想ThinkPad T14 2020款(03CD)14英寸 7纳米 高性能京东¥ 5699.00去购买?

第三种的代表型号是x1 carbon。现有的资料指向下一代x1 carbon将会换装类似现在x1 extreme 的贯通式转轴,所以喜欢传统外观的可以考虑下价格已经崩盘的2020款。

联想ThinkPad X1 Carbon 2020(05CD)英特尔酷睿i5 14英京东¥ 10999.00去购买?

如果需要更多ThinkPad选购方面的知识,看看我的这篇文章也许有帮助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780004?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上一台笔记本是10年入的X201i,经过各种折腾续命,最终还是在20年寿终正寝。

于是,入了ThinkPad X13锐龙版R5,就是这款:

联想ThinkPad X13 锐龙版(08CD)13.3英寸高性能超轻薄京东¥ 5499.00去购买?

虽然ThinkPad品牌谈不了性价比,但是作为小黑粉,还是可以说说入手这一台的理由:

1、为什么是X13,而不是其它系列:E系,S系首先排除,本质是是联想换壳,元件配置也低,T系太笨重,X1系列又毫无性价比可言,只能是X13了;

2、为什么是锐龙版R5:AMD真香。锐龙版和酷睿版相比,除了CPU不同,雷电接口换了type-c接口,制程更先进,性能更强,价格更低,果断选AMD啊!而且锐龙版比酷睿版多的一个功能是支持三屏输出,因为核显性能更强,亲测有效!至于选了R5而没有选R7,因为本本性能压制的原因,R7也不能完全释放性能,当前硬件性能过剩的情况下,R5也够用了(如果x201i不坏,我还能继续用,日常办公无压力),除了大任务量金属框架有发热,平时使用也还好,散热无压力;

3、为什么只考虑ThinkPad:耐操。同样是轻薄本,X13全金属外壳,接口齐全,键盘手感依旧,对比其它,要么不够坚固,要么接口太少,总之不如心意。

最后的最后,还是因为小红点,这一点不用多解释,就是好用,而且会上瘾。

感恩上一个十年有ThinkPad作伴,希望下一个十年继续同行。

补充一下三屏输出,真香:

两个外接屏,一个用HDMI,一个用type-c扩展坞转VGA。横屏看ppt和excel,竖屏看文档。

键盘手感也是一如即往地好,没两个月已经打油了......可见习惯是用右手拇指敲空格键的......

关于续航,还没有全程测试过,不过开半天会(4小时左右)用一半的电,还是连WIFI,连投影的情况下,省着点用,撑一天应该不是问题。

关于发热,多少还是有点,键盘本身并不热,不过键盘的左右边和上边的框架有发热,底面CPU和内存区域也有发热,但都不至于烫手的程度,风扇也比较安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冬天气温不高的原因。

补充:

在x201死亡了半年之后,我还是决定复活x201,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

本来之前就已经升级到满配,4G*2内存、闪迪SSD、副厂9芯电池,于是一百多块钱淘了块i3的板子换上,再次复活!在家当备用机,真香!

好像有点后悔买x13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