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一直念叨自己再也不吃小動物了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熱傳的一部日本的生命教育課紀錄片。

因為校方希望,「在養育生命並最終把它們吃掉的過程中,讓學生學到生命的重要。」所以,讓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挑選雞蛋,孵化、養大小雞,然後,再宰殺吃掉小雞……

其中有一幕看著特別心疼,老師在台上示範殺雞步驟:殺雞時最重要的是讓它們儘早結束痛苦;台下,學生哭成了淚人,連聲對雞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最後,老師還要他們一口口吃掉,並告訴大家,無論是哪種食物,都和你們面前的雞肉一樣。懷著感激之心面對每一份食物,就是對食物的報恩。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不是特別喜歡小雞,或者您在案板上剁雞有點血腥,甚至有點小「殘忍」。顯然,從您孩子的反應來看,她已經懂得了生命的珍貴。所以,此時,當她目睹了你「殺雞」的一幕時,跟日本的學生一樣,接受不了。

如果這時,你跟她說,雞就是一種食物,是用來吃的,要她吃,對她心裡肯定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但是,我們又不能不正視這個問題,真的只給孩子吃素,讓她成為活菩薩對吧?

那要怎麼做呢?

有個小建議,你可以客觀理性、滿懷關懷,簡單直白地把食物和生存、死亡之間的關係告訴孩子。

像獅子王里爸爸木法沙對小獅子辛巴這樣:

木法沙告訴辛巴: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身為國王,你不但要了解那種平衡,還要尊重所有的生物,包括爬行的螞蟻和跳躍的羚羊。

辛巴問:但是爸爸,我們不是吃羚羊的嗎? 木法沙解釋:我們死後,屍體會成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這個龐大的生命圈裡我們是互相關聯的。

讓孩子了解我們是這個系統的一分子,在這裡,我們取食食物,獲得繁衍生息的物質和能量,跟這些小動物一樣,我們的生命也會從容不迫地循環到這個系統中去。

正視自己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生態系統中的位置。

我們也可以跟孩子共讀生命教育的繪本,比如,《謝謝你,小米》,繪本里,小女孩哭著不肯吃牛肉,她爺爺告訴她:「多虧了小米牛,咱們的日子才能過下去呀,你把它的肉吃了吧,然後心存感激地說聲謝謝,要不小米多可憐呀!」

「我孫女哭著說:『小米,我開動了……』」

「『真好吃,真好吃,真是太謝謝你了。』她說著,很快就把肉吃光了。」

幫孩子重拾食物與生命的聯繫,揭開自然界食物鏈上每一個生命的故事,這樣,她就會發現那吃下去的每口都飽含了更豐富的滋味,在珍愛生命之後,對食物的珍惜也就更加自然而然了。

我是劉一一@劉一一有倆娃呀,如果覺得有用,就關注我,幫我點個贊吧!讓我們一起成為最好的媽媽,成長路上不「走散」!


我覺得如果是我兒子的話我就給他做素食,既然他說不想吃小動物了就不讓他吃小動物了。

如果他要我們也不吃肉的話,我就告訴他,那他就要靠他的影響力來影響我們,看看他能不能成功,因為他吃什麼那是他的自由,別人吃什麼也是別人的自由。

我還會告訴他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我的大學室友是純素主義者(連牛奶雞蛋都不吃,因為她保護動物),但是她從來不要求別人和她一樣吃素,從十三歲開始一直堅持到了大學。每次我們和她一起吃飯,大家包括我都會自動吃素,無他,就是單純地敬重我這位室友。

所以我倒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一是有自己堅持的想法是好事。

二是既然有想法,那就要以身作則。

三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去打動和影響別人。

以後走上社會他都用得到。


比如殺雞、殺鴨、殺魚,這種場面最好不要給小孩看到,因為對於小孩來說可能過於血腥,同時小孩的憐愛之心也是與生俱來的,如果小孩看到這種場面並說不應該吃小動物,我覺得我們這時候要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就跟孩子說,什麼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比如雞鴨魚牛羊,家禽類的,它們就是作為一種食物的存在,並不屬於小動物的範疇,它們跟青菜蘿蔔一樣,就是為了給我們吃的,吃了孩子才會快高長大。

然後同時告訴孩子哪些不能吃,同時普及一些基本知識,比如國家保護動物、寵物貓狗這些,前者是數量稀少,受到國家保護,所以我不能吃。後者寵物貓狗是忍了你的好朋友,跟會跟我們一起玩耍的,所以也不能吃。

如果孩子堅持說雞不能吃,那我們就說這種長大的雞是可以吃的,因為已經成熟了,但是剛生出來的小雞就不能吃,因為還沒長大。就像水果一樣,成熟了我們就可以摘來吃,但是沒熟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吃。

就是一邊講道理,一邊普及基礎知識,一舉兩得。

當然我們不去討論素食主義的觀念,小孩在正常成長中我們還是要以大眾的思想去教授一個價值觀點,以後孩子長大變成素食主義,那都是個人的選擇。因為個人的喜好,是不能去作用到他人身上的。


請問你是剁雞場面是否過於血腥了?是的話,還煩請題主自己注意一下。千萬不要像我父母說什麼內心恐懼就該克服它這種狗屁話。看著血淋淋的場面,哪個不怕?

既然孩子說了不吃小動物,那你就讓她連續吃素,絕對不沾一點葷腥,等她受不了了,你再拖幾天。這事可能也就這麼過去了 然後你問問孩子,之前為什麼不想吃?是因為覺得殘忍還是覺得害怕?

然後告訴他/她,小動物都有生命的,但是我們也缺少不了它們給我們帶來的營養和食物需求。所以,比起不吃它們,倒不如感謝它們的付出和犧牲,珍惜它們,好好食用,不要浪費。自己要好好成長,健健康康,這樣子,餐桌上的食物才能物有所值。同時,那些發展畜牧業的叔叔阿姨也能夠有收入,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他們的孩子也能健康成長,好好上學。

另外,我還沒有孩子,這是我目前能夠想到的,雖然表達的不好,但是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比起不吃它們,不如讓他們死得其所。


理智的告訴孩子,我們需要營養,需要吃肉,才能變聰明,才能長大個!而且很香!

當孩子念叨自己不再吃小動物的時候,我們需要適時的引導孩子走出這個「善良」的誤區,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強行改變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要慢慢來!孩子這個時候心智和認知並不成熟,是非常容易改變的!

最好的方法我認為是先給予孩子肯定,然後安慰孩子,在慢慢引導孩子!一點一點的讓孩子從心裡接受要繼續吃肉!

舉例:

第一步,我會先安慰孩子, 寶寶真善良,你是對的,我們不應該吃小動物,我們要愛護和保護小動物(給予肯定,統一戰線,因為你的認同,孩子會聽你說話)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是不聽,就繼續哄,直到她能聽你說話了,就可以引導了!

第二步,我會告訴孩子,我們是需要吃肉肉的,其實不光是我們,像老虎呀獅子呀什麼都需要吃肉肉(給孩子講食物鏈,不管她聽不聽得懂,當故事講就行了)慢慢的讓孩子的思想從案板上的雞,轉移到故事上!當孩子注意力不在那點上了,就好帶「歪」寶寶了!

第三步,我會告訴孩子,很多動物都是吃肉肉的,我們也不例外,想不想變的比獅子老虎還厲害?以後能保護爸爸媽媽?也能保護其他的小動物們?那麼我們也要多吃肉!(從另外的角度,讓孩子接受吃肉)

第四步,我會繼續引導孩子,愛護小動物,愛護花草樹木是特別正確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動物都要愛護,你愛護老鼠嗎?你愛護蚊子嗎?你愛護大蟲子嗎?(可以混淆,可以偷換概念,沒有關係,主要目的是引導孩子,而不是傳遞知識!讓孩子知道,善良有愛心的對的,但是不是對所有的事情都要這樣,不能玻璃心)

第五步,吃飯的時候繼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媽媽做飯很辛苦,咱倆看誰吃的多,吃完肉肉要不要聽一個故事?你看這個多香!(我就是這麼回答孩子的問題的)

回答孩子的問題,不用跟孩子硬杠,非跟孩子掙個對錯!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如何解決孩子的問題,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說不該吃小動物,主要的起因是案板上剁雞,引起了孩子的善良和同情心!我們只要把案板上剁雞這個事情給她淡化,這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如果硬杠,你會連孩子的善良和同情心一起否認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