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龍珠超也完結好久了 我看了下之前的Z 又結合龍珠超和龍珠GT 發現確實是這樣 我所說的「壓軸感"是類似於悟空登場打倒拿帕和基紐隊員的那種感覺 就是你甚至會和龍套們一起驚呼 」悟空竟然變強了這麼多「 懂的人應該知道我所說的這種感覺 但從人造人篇開始 悟空的這種屬性明顯消失了


鳥山明自己說過,表現力在弗利薩篇已經畫到了極限

再去畫只能是這個結果弗利薩雖然戰鬥力極度膨脹,但是畫出來的效果就是毀天滅地

後面無以為繼

我們把故事拉回到龍珠Z開始的地方,悟空的哥哥拉蒂茲登場的時候

拉哥登場告訴了我們兩個貫穿動漫界的道理,第一是喜聞樂見的戰五渣,第二是告訴短笛他的本事就是揚起煙塵的把戲,也就是有煙無傷定律這兩點也就是龍珠突出戰鬥力的兩大法門前者說的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比對兩個角色的戰鬥力,比如農民戰鬥力5,悟空戰鬥力400+,拉哥戰鬥力1500。然後拉哥秒殺農民,一個人吊打悟空短笛後者則是指要在破壞力的本質上下功夫,如果你一個衝擊波過去,山不崩地不裂,光冒煙,那就沒有卵用,這也是為什麼有煙就無傷所以如果你帶著這個理論全程觀看龍珠,那麼你會發現從開頭到那美剋星篇,戰鬥力的增強是兩大法門並進的,既有單純描述上的進步,也有破壞力本身的增強但是從人造人篇開始,就只有單純比對上的增強,而不再有表現力上的增強了就是說我剔除一切前後邏輯,背景,單獨看每一場戰鬥,我依然能看出弗利薩確實比那巴,比短笛大魔王要強,但是我看不出來沙魯和魔人布歐有比弗利薩明顯強的地方,他們的強大更多是通過一種對比表現出來的。而如果漫畫不能讓讀者在畫面表現力上感受到衝擊,那麼讀者自然無法感到人物帶來的衝擊力或者說壓迫力

因為敵人強到了一定程度,邊緣化的z戰士不再上場了,而主角團的賽亞人又很強,所以不再像貝吉塔和弗利薩篇一樣有危機感了。

貝吉塔篇,z戰士一行人第一次體會到外星生命帶來的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單靠栽培人和那巴就解決了一大半的主角團了,最強的貝吉塔還沒有出手。克林和那巴 貝吉塔交過手,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夠,在這個時候只有悟空纔有機會打敗他們了,所以才會喊出那句你快回來啊 悟空。

弗利薩篇,基紐特戰隊最弱的古杜都差點要了克林和悟飯的命,而且還是靠不能完全信任,只是因為利益相關走到一起的貝吉塔救場。隨後貝吉塔又被利庫姆錘爆,克林和悟飯深刻體會到自己的無力。再加上悟空到來的時候散發出來的王霸之氣,所以又讓大家放心下來。對決弗利薩,克林和悟飯雖然戰鬥力依舊不高,但是克林能用氣元斬砍斷第二形態弗利薩的尾巴,悟飯可以短暫壓制第三形態弗利薩,也都算是和大boss交過手的人了,別管是不是八百里外向初代火影扔了一把手裏劍。而隨著悟空變成超級賽亞人,觀眾們也都明白了勝利的天平從這一刻開始已經傾向了主角這一邊。

從人造人篇開始,大家的使命感變弱了,因為敵人實在太強了,沒有戰鬥血統的z戰士們邊緣化了。想靠克林 雅木茶 天津飯打敗人造人,就像想靠我愛羅打敗斑一樣。比克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沒有信心的話就別去了」,要知道在賽亞人篇,大家可是抱著必死的決心阻擊敵人啊,怎麼會因為沒信心戰勝對方就退縮呢?在貝吉塔 特蘭克斯 比克 天津飯陸續被放挺的時候,克林居然選擇了愣在原地。我其實是能理解克林的,在對抗那巴的時候,實力差距沒有如此恐怖,如果比克雅木茶克林悟飯餃子可以默契配合發出combo,真的有機會打敗那巴。而17 18號不一樣,他們能量無限,除非打情感牌,否則絕不是地球人能打敗的對手。而且16 17 18的目的並不是毀滅地球,即使先放任不管,只要能轉移悟空,就能保證暫時無虞。

沙魯篇就更是了,大家心裡都明白,所謂的沙魯遊戲不過是沙魯和賽亞人的表演賽。雅木茶 克林和天津飯去了就是浪費仙豆而已,但是又不能不去,這就很尷尬。而比克除了打打小沙魯以外,也沒做什麼別的貢獻。

布歐篇就不用說了,悟空 悟飯 悟天克斯出盡了風頭,貝吉塔和比克都淪落成了炮灰。這時候連克林都不上前線了,可以上,但是真的真的沒必要。我知道布歐很強,但那又能怎麼樣呢?我管得了嗎?還是讓賽亞人來解決吧。

這就像是你10歲打籃球,隔壁15歲的過來爭球場,7個球定勝負,輸的滾蛋。你有個13歲的大哥叫勒布朗詹姆斯,在你馬上要輸,以為要把球場讓人的時候幫你把對面給教育了。勒布朗詹姆斯告訴你,以後這塊球場他照著。等你20歲的時候,有一天正和大哥練球呢,有人過來爭場子。如果來的是韋德 安東尼這種你也許還會怕大哥沒發揮好輸了,如果來的是普通人你覺得你還會覺得這是個事兒嗎。


作為一個嚴肅而理性的評論者,我認真分析過《龍珠》裏的一些套路——通俗作品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套路,這是很正常的。而龍珠裏常用的套路是這樣的:

正派人物:悟空,悟空的小夥伴們

反派人物:反派BOSS,反派次BOSS,反派小兵

交戰過程:

1、雙方見面(經常悟空沒到),開始對罵;

2、悟空的小夥伴們打敗反面小兵;

3、反派次BOSS打敗悟空的小夥伴們;

4、悟空趕到,打敗反派次BOSS;

5、悟空和反派次BOSS苦戰,最後險勝。

這個套路具體操作的時候略有不同,但大致差不多

我們來看一些事例:

占卜婆婆篇:

1、準備活動,渲染一下占卜婆婆手下有多強;

2、克林被秒,後智勝吸血魔人,茶神勝透明人;

3、木乃伊人暴打茶神;

4、悟空一拳打廢木乃伊人(真碉堡了);

5、悟空連勝惡魔人後苦戰自己的死鬼爺爺,最後勝利

比克大魔王篇:

1、克林被秒(又被秒了),悟空空腹輸給丹巴林;

2、亞奇洛貝秒辛巴魯,悟空輸給比克大魔王;

3、天津飯苦戰比克大魔王那個胖手下;

4、悟空秒了那個胖子;

5、悟空苦戰比克大魔王,最後險勝。

因為這篇變化略大,所以也比較好看

賽亞人篇:

1、拉蒂茲送死,然後渲染了賽亞人的厲害。不久雙方來齊(悟空沒到),對罵一通,開打;

2、地球戰士全滅栽培人,茶神陪葬;

3、那巴秒天秒地,又肉又輸出(我覺得那巴渲染得有點過了);

4、悟空趕到,把那巴打成傻狗;

5、苦戰貝吉塔,最後險勝。

這個部分人比較齊,所以我比較喜歡

那美剋星篇

對戰基紐戰隊

1、雙方來到(除了悟空),開始對罵;

2、貝吉塔秒古爾多;

3、利庫姆暴打貝吉塔三人組;

4、悟空趕到,完虐利庫姆(說實在的,我還挺喜歡這個逗比的);

5、悟空虐了吉斯巴特之後,苦戰基紐隊長,最後勝利

對戰弗利沙

1、雙方趕到(除了悟空),開始對罵;

2、貝吉塔打弗利沙第一形態,比克打弗利沙第二形態;

3、弗利沙完成最終形態,比克被打成解說員,貝吉塔被打哭;

4、悟空趕到,開界王拳後平弗利沙;

5、變成超級賽亞人,把弗利沙打得自閉不已,最終自殺

綜上,可見龍珠此套路非常好用,一招鮮,喫遍天。可這個套路我能看出來,老鳥自己心裡也應該有數,於是到了沙魯篇就換了套路。一是後來的幾個BOSS領導能力都為0,沙魯光自己耍帥,除了一激動噴出過幾個孝子賢孫以外,基本上都是光桿司令。魔人布歐就更傻了,胖布歐智力基本低於三年級,大布歐好一點,可能和沙魯差不多,而小布歐基本上就是個弱智,沒有什麼思維能力,只有一些動物本能。這樣差勁的領導,導致他們手下一個人沒有,也就沒什麼小兵和次BOSS。二是悟飯悟天特蘭克斯先後長大,使主角易位成為了可能。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後面我就不說了,也不是別的原因,懶得打字了


先說下題主描述的這個故事套路,最後回答一下問題。

鳥山明在營造這種「壓軸感」有通用的方式,那就是讓主角在前期的戰鬥中強行缺席,只有敵人達到最強最完整的時候才「好不容易」趕到出場,真正的決戰高潮戲碼才開始到來。

這個套路在比克大魔王時就開始用了,悟空早期和比克比武受傷,一直在卡林塔,直到武天慘死、比克恢復年輕、天津飯失敗,才最終趕到。

之後在賽亞人篇和弗利薩篇被運用到了極致,人造人沙魯篇依然在用。

賽亞人篇是強行讓界王計算錯了時間,以致最後戰士們大部分戰死後趕到。弗利薩篇則是強行「安排」他療傷,在貝吉塔短笛等人和弗利薩接連交手失利,貝吉塔戰死後纔出場。

沙魯篇則是悟空心臟病突發,一直養病。假如繼續按常規路子來,首先變身超二的可能還是悟空。

《一拳超人》中,除了重製版很多動作是致敬《龍珠》外,很明顯劇情上也借鑒了這個套路,比如餓狼篇。

但鳥山明在創作沙魯篇時卻遇到了相當嚴重的問題:一是有意換悟飯為主角,但前期鋪墊不足,轉換突兀;二是弗利薩篇結束後,鳥山明創作欲下滑。

第一個問題是最嚴重的,在悟空心臟病突發養病後,一直未能參加戰鬥的,是戰士們的最終武器,讀者的所有期待也全寄託在他身上。尤其在悟空修鍊結束後,那種胸有成竹的感覺更強化了這一點。可是最終是悟空戰敗,悟飯上場,觀眾期待全部落空,悟飯又鋪墊不足。

儘管悟飯在賽亞人和弗利薩篇都有不俗表現,但在沙魯篇真的需要他挑大樑的時候,鳥山明又沒有多添加一下這方面的細節。僅僅在精神時光屋中給了一個鏡頭,是悟空說他進步飛快。

第二個原因相當多讀者都清楚,鳥山明有意要在沙魯篇結束《龍珠》,為此不惜讓主角死掉。我個人感覺,弗利薩篇鳥山明真的宣洩完了自己的創作欲。在那美剋星戰鬥中,即將毀滅的星球,灰暗的天空和奔湧的地火,這場決戰不僅鋪墊甚久,劇情人設最豐富完整,還有絕佳的戰鬥舞臺。此後的篇章再未出現過如此氣魄恢弘的戰鬥。

到了沙魯篇這個毛病就凸顯出來了,外天空副本都打完了,整個活動舞臺不可能再有擴展。而且更嚴重的是,悟空最親近的夥伴克林已經死過兩回,決戰時爆發性增長戰鬥力的契機也失去了。這個篇章當然是在強行苟,問題在於鳥山明已經沒有了那麼棒的點子。

當然沙魯篇依然很優秀,只是和弗利薩篇難免互有高下。


連載漫畫的戰力崩潰,和網路小說的戰力崩潰十分類似。

為了保持連載,劇情上一個接一個的更強BOSS,不斷的冒出來。

主角一次又一次力挽狂瀾,爆種開掛,艱難擊敗反派BOSS。

在這個主角開掛的過程中,隊友,配角,與主角差距不斷拉開。

隊友沒法像主角一樣,危機爆種,實力飆升,於是作用越來越小,地位不斷的邊緣化。

要始終記住一點,無能的角色,無能的人物,都沒有魅力。

配角在實力弱化,邊緣化的過程中,失去了人物個性和魅力。

戰力的差距不斷拉大,面對更強的BOSS,隊友都成了背景。

故事變成了主角的獨角戲,

配角,隊友,失去了作用,失去了個性和魅力。

這時候,不僅僅是故事的壓迫感,期待感沒有了。

事實上,故事已經不好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