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知識運用於實踐的少了


其實你已說了最關鍵的:是知識運用於實踐的少了

不過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我也有這個問題,目前也有,以前甚至也記錄了很多筆記,甚至心得,有所收穫,但遺忘的還是大部分。

今年我用了一個筆記軟體輔助,小築筆記,是一個樹形有序筆記,如圖:

供參考

小築筆記 - 有效積累、理清知識、思想、計劃

這個最主要的幫助是這樣的樹形有序筆記直觀反映了主題的結構,對於清晰理解有很大幫助。直觀清晰,在手機上也便於隨時查閱、補充,寫下自己的感悟,甚至積累出自己的文章。

很多閱讀建議都說過,看完用自己的語言清晰的梳理一番,收穫會更多,目前我是每本書看到時候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思考,並在最後寫一篇總結。這個是我正在看的:

今天在看到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 美.莫提默... 其中有幾點覺得挺深刻:

  1. 一本書看完後一定要理清其骨架,也就是綱要。如上圖中的第一層(可以清晰的一目了然)
  2. 理論性的,看完後要明白自己贊成作者什麼?反對什麼?技術性的書,也類似。

以下是《設計原理》中的一段話

這種道路:選擇三四個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去看、去做,這些領域都相互關聯,並會匯聚在他所選擇的課題中心上。經常寫幾組課程,直到形成一本教材....

如果能做到這樣,就足夠好了。


與其是想怎麼記住學到的東西,不如考慮如何用學到的東西賺錢。一定會終身記住它的


這個問題有些泛化,學到了很多東西具體是什麼樣的知識其實會有不同的去向,例如有一些學過的科學知識就會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當用到的時候會提取出來。舉個例子,有一年冬天我家人在廚房做飯,突然打不開玻璃推拉門了,我爸從廚房外面上手也沒辦法打開,這時候家裡人都很著急,我這時候聽到動靜從房間里出來,看到家人在廚房裡著急也沒辦法的樣子一下子想到初中物理學的壓強的知識,因為我們家廚房是全封閉的,從裡面關上門打開抽油煙機就會形成負壓環境,無法輕易打開了,參考馬德堡半球實驗。這時候我告訴廚房裡的家人把抽油煙機關上,負壓環境解除,廚房的推拉門就很容易打開了,家人也就順利出來了。這也是我生活中用上物理知識的一次親身體驗。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有一些知識雖然看上去忘記了,但實際上存儲在長時記憶中,是可以被提取的,所以不需要太在意知識的遺忘。

還有一些知識真的忘記的話,生活也會不斷指明學習的方向,暫且先回答道這裡,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閱讀。


實踐是最好的辦法


找個筆記本吧!將覺得重點的地方記下來,你就不會覺得自己丟失了寶貴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