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肯定是會的,不過上限比較高,下限非常低。羅傑斯說一個人內外一致是建立穩定關係的重要條件,這點短時間內可能不明顯,時間長了影響會很大。

不過這種「內外一致」只能在兩個人互動的過程里逐漸做到,而不是一上來就設定好「我要當個不說謊的諮詢師」——因為我們在互動的過程中,不只是要涉及我們沒人時的感受,還要能看到對方的訴求,這裡必然有很多自己也不一定說得清楚的有關兩個人互動的感受。

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諮詢師要想辦法維持自己「有勝任力」的感覺,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如此。這種「勝任力」可以是「我理解你」、「我能接受/接住你」、「我們是開放的」、「我能解決你的問題」……也因此,諮詢師在工作的時候和自己的一部分感受容易處於一種隔離的狀態,有時候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在撒謊——所以老子會把「不爭」當成一種境界,只不過這種標準一提出來,就會有很多人先效仿。

如果諮詢師內外一致了,就要放棄很多虛假的勝任力和確定感,這在無形中會加重一個人內心的衝突,有了衝突之後,人又容易變得不一致了。雖然諮詢師的工作往往會需要諮詢師能容納和理解這些不確定,並在動態中找到一個平衡,這也是一個人走近另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必經之路。


當然有。比如這一個,鍾慎。只要是能公開查到的資料,都是假的。

一、自稱投資公司總經理

此諮詢師在網上公布的公司信息

實際上公司情況。

夫妻兩人走走帳交交社保,連員工都沒有。和她對外宣傳和一般意義上認為的公司總經理有很大區別。

二、自稱上海靄邁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專家諮詢師

上海靄邁偉公司實際情況

13年-16年企業聯繫人為她本人,股東之一是她老公。

網上查詢上海靄邁偉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或者上海靄邁偉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心理諮詢師,沒有任何信息。

三、號稱是獨立執業諮詢師,

其實掛職多個平台,如簡單心理(被解僱)、上海林紫(被解僱)、糖心理(被隱藏)、525、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等。

四、2018年11被所在的上海林紫解僱之後,2019年9月仍對外宣稱自己是林紫的心理諮詢師。為此,可致電過上海林紫機構核實。當然他們的答覆是,當時的確已解僱。

在某團體招募中,仍然對外宣稱自己是林紫的諮詢師。自己都做不到真實,卻幫助來訪者成為真實的自己?

五、賣家秀和買家秀?

實際上?

來訪者1

來訪者2

來訪者3

想要被心理創傷嗎?那就來吧。

以上資料全部來源於互聯網

有來訪者寫的這位諮詢師的諮詢經過。

心理諮詢師說過的哪些話令你難忘??

www.zhihu.com圖標

好了,我來盡量認真回答下:

我不是諮詢師,我是來訪者,我僅僅代表我作為一個來訪對諮詢師是否會「撒謊」的感受及看法。

審題:心理諮詢師會向來訪者撒謊嗎?

題主可能大概率是個來訪者或者希望尋求心理諮詢的准來訪者。

我首先感受到,「撒謊」這個措辭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和評判屬性,這似乎是有點生氣和懷疑。 從我角度來說,對於一個合格的諮詢師,在諮詢中,不存在「撒謊」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也不該存在於諮詢關係中:

1.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或許,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和真相,又何來真正的「說謊」?

我們的感受和言說充滿了各種幻想和暗示,當所謂真實被說出口的一剎那,因為言語的缺失,也就失去了所謂真實。何必糾結真實?所謂真實不過是我們的意識試圖對於一些存在的理解和標註而已,試圖在這茫茫無窮的虛無中抓出一些確認感而已。

盡量做到當時當地的言為心聲,我覺得就是一種最大的真誠了。

2. 諮詢關係中,不要給來訪者貼上說謊的標籤吧。

來訪者如果告訴諮詢師的與心中所想不一致,可能是防禦、可能是阻抗、可能是不信任諮詢師試探諮詢師、可能是攻擊,可能是來訪者自己都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想的是啥,顧「左右」而言「他」。而,「左右」,更接近內心真相的自己和話語,恰恰就是我們需要通過諮詢來不斷深入探索發現的。

3. 諮詢關係中,不要給諮詢師貼上說謊的標籤吧(前提是合格的諮詢師,維護設置的諮詢師)。

可能存在諮詢師所言僅僅是所想的一小部分,且諮詢師會謹慎選擇表達方式,或者拒絕發表正面回應(不回應也是一種回應),不過有必要對來訪做好合適的解釋。

我理想中的合格諮詢師是這樣子:

當我(諮詢師)用我的專業知識跟你(來訪者)工作時,我同時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我投入我的真情實感,當我們一起乘船在你的無意識之海上航行探索時,我的意識無意識包括情感無疑也涉身其中。

不過,我不會向你打開暴露我自己,諮詢的主場是你的無意識、諮詢關係主角是你,不是我,我不會搶奪你的空間。

我會保持高度察覺,所謂均勻懸浮注意。我察覺你的每一絲動心起念,再察覺我因你而起的每一絲動心起念。我用諮詢關係之容器接納你的愛恨情仇衝突攻擊,加工消化之後再還給你,藉此,死能量得以轉化為生能量 ,在絕望的廢墟上開始新生。

我相信,如果你在我們關係中感受到安全和善意,這份安全穩定會被轉移到你的現實世界和關係中。我希望,可由此而生萬物,繼而萬物生。我是個心靈醫者,我無法保證結果,但我會堅持我的初心。

那麼我可以直接把自己所思所想盡量全部坦誠告訴你么? 當然不能。

我的第一考慮什麼是對你最好的,在你目前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哪些話我可以說,哪些話我還不可以說。

可以說的話,我要怎麼去說。

我內心的感受千千萬,恰如鑽石360面的切面折射光,我只選擇當下符合你最終利益的話語用適合你的方式去說。

我不必說出我當下所有想法和感受,但是我說出去的話要符合我內心的基本事實。

因為如果我不夠真誠,你總是會知道,你遲早會察覺,失去了信任也便失去了我們繼續合作的基礎。

你當然希望我及時回應你,給你分析給你反饋,但是我需要滿足的不是你表層、暫時性的需求,而是你深層次、長遠的需求,那個我隱約可以看見、而你尚不自知的深層次的自己。

如果我拒絕給你期待的100%回應,你當然會懷疑我,攻擊我,那麼這是屬於我的角色該承受的,我願意承受。

我相信有一天,等到你的心理發展到足夠階段,當你的領悟力到達某種境界,你會知道我當初讓你挫敗的用意和初心。

雖然我們的諮詢關係是靠你付費而來,我們嚴格的設置讓你難免在諮詢之外產生失落和懷疑(你對比我在諮詢之內對你的投入和關注),你無法理解,為什麼同樣一個人,在諮詢之內和之外對你的關注和回應差別那麼巨大,你懷疑我的真誠,懷疑我的情感。

我相信有一天,你能理解,我嚴格的設置就是保證在諮詢之內可以盡量給予你最大成長、察覺和療愈的前提,恰如手術之前的消毒。

我也提醒各位諮詢師,請記得,來訪者什麼都知道。

3. 作為來訪者,請相信自己的感受,特別是身體的感受。如果懷疑諮詢師不合格,建議不要立馬脫落,回到諮詢內跟諮詢師好好討論幾次。如果持續失望,那麼可能你的諮詢師真的不專業不合格,或者你們不匹配。

諮詢師與來訪者本來就存在適配關係。不同的心理問題本來就適合不同的諮詢流派,對吧。

最後,放上一張圖。

Only the wounded physician can hope to heal.

當諮詢師面對來訪者時 ,請想想當初帶著癥狀和創傷的自己吧。


首先回答是不是,再答為什麼。

我想,我是不需要撒謊的。因為我努力去做不含敵意的真誠,不含誘惑的接納。

但是,我有些好奇,因為我們每個人對「誠實」、「謊言」這些詞,可能都有我們自己私人的理解。

這位題主想問的的「不撒謊」,也許是指的諮詢師們的「真誠」嗎?

在諮詢室里,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關係當然是不平等的。比如來訪者是可以所謂的「撒謊」的,但是諮詢師要真誠和誠懇,在我的經驗里,沒有一個來訪者智商低過諮詢師,ta們會撲捉你的各種語言信息——可訴的語言和不可訴的語言,如果你想使用技術,也許真誠才是一切的基石。

而來訪者所謂的「謊言」,很多時候是ta們需要保護自己在決定信任你之前,保護自己的真實盔甲——哪怕它們遙看起來是一襲美麗的長袍,但上面爬滿了讓人飽受折磨的虱子——但穿著它們,比無法承受的赤身裸體要好,永遠不要強迫對方脫下它們,願意更換時,ta們會自己作出選擇的。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眼中的真實。但是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們需要相信和尊重的,是來訪者們內心的真實。哪怕是一句謊言,但是診療室里是沒有謊言的,每一句來訪者的謊話,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而諮詢師的不撒謊是什麼呢?

因為真實是有緯度的,並不一定是黑白分明或者二維。當來訪者苦苦問你一個真相時候,也許,不是撒謊,不是滿足你的自戀欲和道德感染,你沒那麼重要——而是陪伴著ta,一點一點陪伴ta找到ta所需要的內心真實。

比如,有一次,我讀到過一位中國現在著名心理諮詢師的妻子(她現在也是著名心理諮詢師吧)寫的一篇她與來訪者的文章:有一名年輕姑娘來訪者,在第二次諮詢中,問這位心理諮詢師,覺得她可愛不可愛。

諮詢師堅持回答:你不可愛,你真的不可愛。

來訪者哭泣的離開了,之後脫落了。這位女諮詢師寫文章道,即使脫落我也一定要她明白,她要的「她自己是可愛的這種感覺」,並不能從我這裡建立(大意),一定要她自己建立。何況我是真的覺得她不可愛。

這位諮詢師也許是足夠真誠,不撒謊的。

一般而言,諮詢師的標準答案是:

為什麼你要從我這裡得到你可愛不可愛的信息呢?/好像我覺得你可愛不可愛對你很重要呢?/你自己覺得你可愛嗎?(這種,大意)

但是,請相信我,有經驗的來訪者們大部分會拍著桌子吼道:你少用這些話套路我!人跟人之間還有沒有真誠!

那位女諮詢師和這些答案都很對,可是很不動力學。

動力學的意思,打個比方:小朋友在襁褓里,你跟ta說一番真理,人要自立,不能依賴,你要長成獨立自強的小朋友……話都對。然後你讓ta自己拿奶瓶,ta的每一聲哭泣和歡笑你都不回應,也不會在ta對自己好奇的時候告訴ta,這是手手,這是鼻子……

那小朋友真的很慘。

但是小朋友長大到5歲,你告訴ta,你是有愛有責任感的媽媽,於是繼續把ta抱在懷裡為ta母乳,給ta換尿布……

那這個小朋友也很慘……

所以,心理動力學治療的意義就在於,它是貼合來訪者的,來訪者會變化,來訪者對「謊言」和「真相」的理解和感受也會變化,你要陪伴ta一直到ta可以把你丟開。

在講課時,無論是面對中國或者歐洲,我總是喜歡用這樣一個比喻:

心理治療工作,就像為藝術家提供空間的畫廊,既不能寒傖(自己的理論、人格、眼界要高),也不能太奢侈(會喧賓奪主藝術作品),空間是開放的,軟裝修可以根據作品來調整:燈光、溫度、甚至牆面……(流動的抱持性),但是,整個畫廊是結實而有框架的(心理治療的設置)。

舉個例子吧,舉工作關係里的真實例子不道德,就畢加索吧,

畢加索年輕時心中的美的「真理」,他的維納斯女神。

畢加索晚年時心中的美的「真理「,重新再畫,還是他的維納斯女神。


當然會,他們是普通人不是神仙,我以前的諮詢師撒謊讓人看不出來,後來在直播里聽到他的言論才知道他的人格和職業身份不統一,很多時候是裝出來的友好,但是偽裝段位高看不出來,所以開始很信任 後面完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