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也在學心理學,但是知道理論是一回事,行動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一般青春期的人情緒起伏較大,步入我這個年齡應該趨於平和了。但是我沒有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現在卻情緒起伏很大,可以因為一件小事高興一整天,也可以因為一件小事鬱悶不快好幾天。情緒波動特別大,而且自己不好調節。我比較敏感,喜歡胡思亂想。有時候很抑鬱,在沒學心理學之前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有輕度抑鬱症,但是學了心理學之後才知道,我這點抑鬱的程度連抑鬱神經官能症都夠不上資格,只是偶爾心態不好有點傾向而已。我很羨慕那些心態好的人,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瑣事,情緒好不好的內因是自己的心態,我想請教一下時長保持愉悅心情和心態平和,或者積極向上的大佬們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的。不想聽雞湯和空泛的答案,能不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性強、實際的方法,和自己的心路歷程。


在初高中階段,性情比較乖戾 ,可能毫無預兆就很暴躁或者情緒很低落。暴躁起來會通過砸東西發出大噪音來發泄,曾經砸爛了自家的炒菜的鐵鍋(因為那時候在做菜);心情低落,會一個人躲起來哭好一會兒。後來,性子莫名柔順了下去,心態平和了下來,耐心好到令人髮指的那種,可以一時間裡,陪一個有溝通障礙的孩子重複玩同一個遊戲十遍以上。家人對於我的變化感受是最明顯的。我自己,對自己的變化是後知後覺的。

回想一下,覺得主要是心態轉變的原因。 之前的狀態:情感空虛、精神空虛

主要原因:

①和家人間相處不好。從小到大,家裡人對我的評價都是較貶義的,比如懶、胖之類的,家裡人口較多,但是沒有聊得來的,經常感覺被家人排斥。

②沒有要好的朋友閨蜜。性格內斂,不主動,也不會去維持關係,會覺得這是件麻煩事,很累贅。

③沒有能夠有一個讓自己持續去做並且會覺得滿足的興趣愛好。

④外界希望我做的我能做好,不會懷疑自己,不會覺得自己無能,不會有無力感。比如學習,隨便學習能獲得中等的成績。

結果:

①對事物覺得很沒意思,覺得百無聊賴,對人沒有情感羈絆,慢慢變成無所謂的態度,無所謂所有人事物。

②性格敏感,在人群里保持著安安靜靜姿態,盡量弱化自己的存在,又沒有消解情緒的合適的方法,壓抑久了憋屈,情緒爆發起來方式極端激烈。

③缺愛,又希望被關心,一被關心又渾身不對勁,不自在不舒適,不知道如何與人長久相處,每次有可愛的小夥伴要深入建立友誼(徵兆是我覺得對方全身心地信賴我、有些依賴我),我會排斥,漸行漸遠。

現在的狀態:還是精神空虛、情感空虛

改變:

①與家人和解,徹底放下之前的芥蒂(和解過程發生一個故事,後面講),充當家裡圓滑的中間人。

②閨蜜朋友沒有,觀點與之前一致。性格內斂,但是大方了,與人相處保持一定距離,不咸不淡,佛性發展。

③興趣愛好不存在,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小點,能讓人會有情緒變化(喜樂哀怨的小情緒),豐富下情緒。可以說,變天真了。

④外界希望我做的,沒怎麼理它,看心情隨便來。重視自己的內在意願。

⑤戀愛,畢竟缺愛,找愛。


就我個人經驗來講,情緒是不可能一直平和愉悅的,總會有一些起起伏伏,能做的就是在情緒出現問題時覺知到自己的情緒,然後去面對去感受,然後進一步覺知到情緒出問題的原因,能改變的改變,不能改變就在意識層面接受,告訴自己我現在不太開心,或者我現在很生氣,不要讓自己的行為被情緒控制。

這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也是一個了解自己的過程。如果你不去了解自己的情緒,它就會像一隻困獸,總想衝出來,如果你意識到情緒,就能夠控制它,至少不讓它控制你。相信通過不斷地修行,情緒會越來越平和愉悅的。


雖然我才30,但我不想攢錢,我工資不高,也攢不住錢,我就想著萬一某天地震啦海嘯啦,人都沒了,錢給誰花呀,所以都花完吧!畢竟,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最開心的事,比如運動,聽音樂,讀書,畫畫……很多啊


我覺得不要刻意去保持平和的心境,有時候該發的脾氣還是要恰當的宣洩出來。愉悅就是跟喜歡的人相處,遠離你不喜歡的和不喜歡你的人,雖然我現在還沒步入社會,但是我也知道遠沒有說的這麼簡單。畢竟生活不能隨心所欲,少想一點,多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哎呀,亂七八糟的說一堆啥玩意兒啊,哈哈,隨便看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