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如來藏,無生滅,性清凈。因為無生滅,所以能生一切可能性,能生萬法;因為性清凈,所以可以含藏一切生起因緣的業力種子。無形無相無體,卻周遍法界,即是一真法界。

依如來藏的不生滅性,顯現如幻的生滅性,是一心二門。

諸法自正自明堅固。


知見立知,為無明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來藏性,也就是自性,也就是真如,也就是首楞嚴、真心。。。名可名,非常名,別被這些名詞術語騙了。開口即錯,動念皆乖,需要去悟,而不是說,因為一說即錯,所謂說似一物即不中。

學道之法無他,日損而已。學問之法正相反,日益。兄用的是日益而非日損,越似道反而離道越遠,慎之慎之。


你看:「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入楞伽經》卷8前六識於「五無心位」——眠熟無夢、悶絕、正死位、滅盡定和無想定中即滅,第七識入涅槃時可滅,唯獨第八識如來藏,不生不滅,不以修得,本來自有,性如金剛。即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丶不垢不凈丶不增不減;佛說眾生皆有佛性,即指如來藏;亦即禪宗參禪之一念慧相應證悟的標的(真假禪和)。證悟如來藏者乃無境界法丶無入出法,乃無所得法 ,證悟如來藏後,入菩薩七住位,始生根本無分別智,同時證得本來自性清凈涅槃。

你再看:仙尼!當知有三種師。何等為三?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後事,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複次,仙尼!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複次,仙尼!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

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契經 五陰誦】

第二類人的見解,他們肯定現生的真實自我,神我(如來藏),同時也認為這個自我將在死後以另一個生命形態,繼續存在下去。這是常見。不生不滅丶不垢不凈丶不增不減是常。

佛法不講本體,不講第一因,講因緣,講苦與苦滅。


你第一步應該把邏輯理順。先問一問小學生,什麼叫生滅,什麼叫無生滅。這些最基本的中文辭彙的意思。


人有一個「低層狀態」

「底層狀態」 隨時可以被改變特性

看見了 聽見了 學習了 思考了 恐懼了 受傷了

都會改變「自我」的狀態。隨時都在被改變

「低層狀態」就是「空」

就是「不二」。

如來 如同來時。

來時什麼狀態

未聽 未看 未學 未想,六根未染

今日之「我」依然不離「底層狀態」。隨時被周邊世界改變。

但無論變成怎麼樣,「底層狀態」不變。

認識到自己的底層狀態,便是涅槃,不生不滅。

因為生與滅改不了「底層狀態」。


要有所依從。要深入經藏!

一、順何宗?

一、依何經論?

一、修何法門?

要依古人,不要看現代人作品。末法時期除非你去藏地,藏傳的傳承還是在的,但你也必須找對門,據說現在藏傳也有很多假的,我不清楚情況。在漢地,現在確實只有經藏可依了。


《維摩潔經》第十二章:見阿閦佛品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凈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舍。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我也很想知道,佛法講的真實是不是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只有阿賴耶識不是生滅法,而是無生無滅的存在,唯一的真實嗎?那麼阿賴耶識到底是什麼呢?


正確不正確,還需要問別人?但凡對自己理解的還有任何疑問,你這理解又怎麼可能正確?


後臺已封我的號,無故的,我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想知道你問問題的答案,到今日頭條,搜索:草原上的酥油燈,發私信。我下午三點講楞嚴經,現在講到卷四


抱歉,沒有足夠的能力回答


用性不是特別好形容如來藏,因為不垢不凈。我覺得還是用終極來形容比較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