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一個物體在一段時間內被觀測在這個位置,但是可以證明任何時刻都存在於此么?有沒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存在於其他位置,但是因為時間極短無法被觀測到,甚至是物體本身。


是的,對於宏觀物體還好理解一些,容易觀測一些,它的運動軌跡之類的比較確定更符合我們日常的經驗,不會出現比較奇葩的情況。

而對於微觀事物如電子、光子之類的東東,你完全不能用看宏觀物體的眼光來對待,你可能根本無法觀測單個粒子的詳細運動軌跡,或者說它根本就沒有這一屬性,同一時間它們可以既在這裡又在哪裡,是用一種概率波的函數來描述它們的狀態,也許這是微觀粒子更呈現出一種波動性而導致的情況。

其實,在中文命名裡面,把微觀事物稱作「」xx子」,容易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以為就是一個類似於一個質點、一個小顆粒之類的東西的運動情況,其實從它們的表現看,在大多數情況下完全不是這樣,就像以前早期的原子結構模型圖,中間是一堆粒子組成的原子核,外圍是三個電子的繞核圓周運動軌跡圖,其實核外電子的運動情況根本不是像地球繞日運轉那樣有精確的運轉軌跡,現在的描述是電子云,一片混沌的電子云,如果你能仔細觀察它,你可能會發現,這一刻電子出現在這個位置,而下一刻出現在另一個位置,這中間的過程是跳躍式的,或是說根本就沒有中間過程它就出現在另一個位置,但是從整體看,它的位置不會偏離一個被稱作電子軌道的範圍,至於它到底是如何在軌道上運動的,哦,那只有天知道。


瀉藥!這個問題我也深有同感,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微觀粒子在沒有被觀測的時候在同一時刻可以處在任何位置,它在某一點存在的個概率是個波函數,當我們觀測它時波函數坍縮它的位置被固定。這是很違反直覺的理論,就好像當你不看它時它在任何位置都存在,只是存在的概率不同,而當你觀測它它的位置就確定了。由此我想到了光子,在真空中光子以光速運動時,根據相對論原理,它的時間靜止,在那一刻它可以存在於宇宙的任何角落,可是在現實中我們發現光子總是沿一定路徑傳播,在路徑之外是觀測不到光子的或者說光子存在的幾率非常小近似於0。所以有可能粒子的運動狀態和位置是可以精確描述的,只是在那個時間和空間尺度我們無法套用現有的公式具體描述,可能量子理論只是真實的近似,因為觀測和實驗手段的缺乏真正的終極理論我們無法得到。以上都是個人猜測尤其是關於量子理論和相對論本人只是略知皮毛甚至狗屁不通,還在努力學習中,這裡拋磚博大家一笑,切勿當真,懇請勿噴!


你可以設計一個這樣的理論,事實上我見過某些理論的想法就很類似這種「假設新理論與現有理論有一個微小到壓根沒法直接關測到的差異」,然後開始計算,最後的出個間接可觀測現象。

不過有一說一,個人覺得這類想法有點蠢,不太喜歡。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物質的機械運動的形式和本質問題,是個運動學的問題,到量子力學詮釋理論的測不準原理及幾率詮釋這裡竟然通過「測量」偷換為相互作用問題和動力學問題。

用經典物理和微積分的邏輯,物質是以無窮小步伐絕對連續運動的,存在瞬時速度,在某個時刻「物體同時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對,就是黑格爾與恩格斯的哲學描述,與經典物理和微積分的描述一致。但經典物理和微積分的描述本身就一直面臨著「芝諾悖論」和「貝克萊悖論」的責難,更面臨著「量子性」的致命威脅。由於人類在「軸心時代」獲得的真理性認知沒有得到繼承,後人統統地掉進了「無窮小」的思維陷阱、「無窮小步伐絕對連續運動」和「恆體物質」的觀念陷阱、「先入為主」的心理陷阱,把無窮小和絕對連續當成了天經地義的公理,對原子論和量子論思想竭力排斥,面對深入到微觀物理世界後原子論的偉大復興,量子論的嶄露頭角,就悄悄發動了瘋狂的反攻倒算,用「疊加性、幾率性、不確定性」等經典物理的概念偷換掉「量子性」的「分立性、間斷性、離散性、跳躍性」的本來意義。再經「儀器與粒子的相互作用」——測量——觀察——意識——意志——自由意志的一系列混淆偷換,導致主觀唯心借屍還魂,科學家們進入神經錯亂模式和譫妄狀態。

有人會說,測不準原理或不確定性原理不是經典物理的概念那?深入分析就會發現,測不準原理或不確定性原理就是從經典物理的絕對連續觀念演繹出來的,因為其邏輯前提就是「位置和速度同時存在」——存在瞬時速度——無窮小步伐絕對連續運動!如果位置和速度不同時存在,就根本談不到能否同時測准或同時確定!偏偏光波的物理圖像及光波的「光速不變」和光子的直線單向運動特性就是天然反測不準、反不確定的。而且如果把量子性貫徹到底,把時空和運動量子化,就直接否定了無窮小時空間隔,否定了瞬時速度,推翻了測不準原理或不確定性原理的邏輯前提!則所有關於和基於「測不準原理」或「不確定性原理」的理論頓時化為泡影,淪為人類的思維垃圾和科學史的笑柄!


首先不否認,但是你得找到實際中的現象,其次,設計相關實驗。


已註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