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類科技就足以支持核脈衝推進的航天器在1年內到達土星圈、從土星高層大氣「抽取土星的甲烷」,但人類永遠都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目前看來,沒有任何氣體行星的大氣值得開採。引力阱太深的木星尤其不值得考慮。就算想要在外太陽系搞點即時可用的低等燃料,土衛六地表橫流的碳氫化合物也足夠了,單只那些湖泊中的甲烷目前估計就有地球化石燃料總儲量的三百倍。

土星環里有大量的水冰,前往土星圈的航天器可以從環之中取得氫和氧,無論拿來支持生命活動還是低級燃料還是聚變推進器都綽綽有餘。


按照人類科技,現在就可以去土星抽取少量甲烷。

土星的引力勢大約60MJ/kg,和地球差不多。所以,在地球能用的空射火箭,在土星也有相似的載荷。

採用多枚重型火箭發射,近地軌道組裝,可以組合一個巨大的無人飛船,飛船帶有可返回的探測器,核心就是一枚空射火箭和樣品採集器,探測器以熱氫氣氣球為載體,漂浮在土星頂層大氣中,收集到幾升或者幾十升甲烷後(不知道土星高層大氣甲烷含量,肯定有個分離工序),啟動空射火箭,將樣品帶回無人飛船,然後返回地球。

美國的空射火箭重量在5噸左右,中國正在研製的以H-6為載機,估計也差不多。那麼整個探測器質量是可以控制在10噸以下,相當於三個火星登陸器,技術上是可行的。

至於無人飛船,雖然質量前所未有的大,但也就是成本問題。

如果需要大量抽取,現在和遙遠的將來都沒有辦法,更沒有必要。

在引力勢巨大的行星上抽取大量資源,無論如何都是腦殘行為。以木星為例,很多小說中把木星設定為氫資源倉庫,然而,就算以將來的核聚變最佳效率計算,把抽取的氫或者氦3全部轉換能量,都不能克服木星引力勢能,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是非常殘酷的。

大行星上的資源,就像糞坑裡的麵粉,毫無運輸價值。真正有價值的太空資源,都在矮行星或者更小天體上。


有那技術了,還去取甲烷啊,肯定要去木星取氫氣呀!

這麼不會過呢!


朋友們,題主只說抽甲烷,沒說拿回地球當天然氣燒啊。要是以後像三體里搞住幾百萬人的星艦,肯定需要各種物質,當然包括甲烷了。就算是當燃料,也可以是核聚變的燃料


開採這類初級能源,簡單概括,不夠油錢。


美國已經造了一個巨大的潛艇,近期將發射到土衛六,進入甲烷湖。


土衛六有甲烷,但是沒有氧氣啊!


抽出來有啥用?


有那科技了還去抽甲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