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等老旦都等哭了。

戲曲的表演、劇情都不錯,就是拖沓不能忍。

這些年流行一些戲曲元素的「戲歌」,這種節奏不好嗎?


《灌籃高手》一場球能打十幾集,算拖沓嗎?我覺得不算,大家在那兒就感覺要深入細緻的描寫。

京劇(包括其他傳統戲曲)也一樣,有些唱腔設計百轉千回,就是要體現人物當時的情感的。如果能欣賞到那個點,就不會覺得拖沓了。

漢劇《四郎探母》裏有著名的一個「九轉十八彎」拖腔,在楊四郎唱的一句「見老孃躬身下拜」的最後那個「拜」字上,不拖那麼長,何以體現楊四郎失落番邦多年的思念呢?

至於「戲歌」,它是歌,自然要按歌的節奏走,不能比較。


戲曲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您認為拖沓可能是源於對戲曲的偏見,去劇場看幾齣戲您可能就不這麼認為了。戲歌那東西就算了吧,還有歌裡面加所謂戲腔也很討厭。像烏盆記裏劉世昌被人害死,三年之後才得訴說冤情,這一段唱你讓他怎麼快得起來,悲傷抒情當然要慢,快節奏的也有啊,像武家坡生旦對唱就是流水啊,像擊鼓罵曹禰衡生氣還唱快板呢!


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都普遍「拖沓」,書法、剪紙、國華、圍棋都是,您能說他們不好?您能忍受嗎?

別說他們也有快的時候,戲曲也有快的時候,甚至快的你都覺得他們嘴皮子不是人的,這又怎麼解釋?所以,年輕人,多看點書,多聽點戲,百利無一害


拖沓那是誤解,

僅以我所知的京劇而言,

京劇的抒情是憤怒快,憂傷慢,

你聽明白了的時候,

越快越不嫌快,

越慢越不嫌慢。

當然,也有一些本子由於歷史和作者水平原因,顯拖沓反覆。

這裡推薦一出京劇《羣英會》電影版,無論是舞臺調度、敘事手法、唱段安排都無一不佳,環環相扣,無一節拖沓,無一節能精簡。

快節奏和慢節奏,都不是京劇的內核。

好的節奏應該是快慢結合,有起有落。


多聽幾齣戲曲吧,應該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


如果按照題主說的,快一點,

舉個例子《鎖麟囊》裏的一霎時,女主人公從富家女淪為保姆,用來表達哀怨,心酸的這麼一段唱,要是換成流水,。。。

可能演員沒瘋,我就先聽瘋了。。。

只會感慨一句,京劇這改成什麼JB玩意了。。


這個得分開看~~一般現代觀眾,喜歡聽流水,入迷了就得聽其他拖拖塔塔的~纔好聽


其實你想問的是為什麼中國傳統戲曲節奏為什麼那麼慢,而不是為什麼那麼拖沓,拖沓和節奏慢完全是兩個概念。


???

比起七八十集一部的電視劇好多啦。


有個朋友曾吐槽韓劇:去個衛生間,去之前兩人坐那裡邊哭邊說,回來一看還是那個場景,以為摁了暫停鍵了呢。

京劇的慢可沒到這種程度,情節也緊湊多了。而且對喜歡的人來說,快的慢的唱腔各有各的動聽之處,配合唱詞含義,就成就了一段段經典。題主,先聽聽B站經典的西皮流水唱段吧,沒準兒有一天你也會覺得慢也是賊好聽


抑制住了發火的衝動。戲曲幾個小時就演完了那麼曲折的劇情,還慢?即使慢板慢,也有流水,快板,不能說普遍慢吧?


網上有各地方劇種古裝戲rap版的合集,包你聽完醒腦拍大腿


我聽了幾齣之後就覺得戲曲一點也不拖沓了!這些事情放電視劇上不得拍個幾十集呀


不喜歡慢的聽流水快板啊。現在又不是以前在劇場一場戲要聽完,掐著聽啊。b站 很多流水剪輯瞭解一下?

過段時間喜歡上了,咱們可以試試二六,西皮。循序漸進啊。

不瞞你說先喜歡流水和快板然後才喜歡聽整齣戲的不在少數。這都快成基本線路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