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每週開例會,做ppt,彙報實驗進展,寫實驗小結,抄實驗報告,補實驗記錄,寫實驗心得體會,寫思想覺悟,列印封面,列印目錄,內容手寫,手寫一萬字,寫論文,改格式,黑體宋體仿宋,加粗居中,兩端對齊,三號小四小五,另起一頁空一行,1.5倍行距,左右縮進4磅,首行縮進2字元,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頁眉頁腳頁碼,參考文獻,致謝,早上八點,手機關機,老師發言,同學發言,同學提問,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thats all,thank you for listening!
結婚放鞭炮!啊,週末小區裏經常放,吵死了!


處於黨政機關裏的繁文縟節。工作多年,最煩的就是,只要我們的ZF領導想做一件事,就必然要搞個「**啟動儀式」,制定「**工作方案」,擬定「工作目標、工作要求」,然後就要協調上級、平級領導、下級單位,確定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召開動員部署會、研討會、協調會、階段成果通報會、總結會、表彰會……每次會,都要編寫議程、發言稿,會後還得寫信息,任何一次會議領導的發言稿,那叫一個費神費事費力……為什麼不能簡單直接一點,我不反對做事需要有儀式感,但沒必要事事都搞得這麼形式主義吧?多些實用的工作流程、制度,少些形式上的繁文縟節不行嗎?
幾乎所有儀式都是很討人厭的。基本都是形式主義和傳統思想的鍋。
晚宴前領導講話


小時候的我們都幻想過改變世界的不是嗎?可是可笑可憐可氣的是我們越大越現實,越長大越是選擇妥協,以至於現在,覺得公司裏一條去他媽的愚蠢至極的規定都是不可改變的。一邊咒罵著,一邊又實踐著。

是環境真的不可改變嗎?還是人變了?

若你身邊有個人特別固執堅持原則或者特別認真努力完成一件普通的事,你是不是覺得這個人好中二?你是不是想勸勸ta:哎你這麼當回事幹嘛呀,不就是個xx嘛。

其實這種情況經常上演是不是?你不斷積累經歷,用稚氣交換成熟,看起來一切很對啊,你在逐漸被同化為這個社會價值觀認同的人。只不過同時也失去了初心,失去了好奇,不再積極主動,不再富有熱情,失去了做夢的能力。

怕被說不懂人情世故,怕出了錯要承擔責任,怕別人嘲笑或者不贊同,所以「別人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成了你的信條,「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成了你的行事方針,察言觀色成了你的看家本領。

所以,就是王朔筆下那個橡皮人,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鬥志,情緒枯竭,性格模糊,面無表情。只有揮之不去的空虛感。


聚餐時候各種轉圈敬酒,噁心到極點

說到儀式,類似於我老家拜年時挨家挨戶下跪磕頭這種可以增加年味的儀式倒是可以接受,但一提到老家酒場上的那些規矩,我就忍不住吐槽。

流程大約是這樣:

主陪先帶三個酒,每帶一個酒之前都得先說一番話,這樣才能顯得高大上。

然後副陪再帶三個酒,帶酒之前同樣要高談闊論一番。

當然,每次帶酒的時候,其他人都得跟著喝。

完了再自由敬酒。

想想,真是害人不淺那~


各種領導講話
做自己覺得對自己毫無益處的事兒就會覺得無聊。比如馬概課,比如早起晨跑(特指大學裡的應付差使卻又不得不為之的那種)
除了升國旗儀式 閱兵儀式之外覺得都挺討厭的 不過這兩個不算是生活裏的最討厭的應該是婚禮上的儀式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婚禮都很尷尬中不中 西不西 還有很多在酒店上臺 聽司儀去講千篇一律的演講稿和刻意的煽情臺下又沒有幾個人是真心在觀看 感覺跟看 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