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方的上帝崇拜不同,中國是祖先崇拜,一切權威都建立在祖先崇拜的基礎之上。

比如國是家的延伸,皇帝是父親的延伸,國是更大的家,皇帝是更大的父親,因此要求人們像為家奉獻一樣為國奉獻,像孝敬父親一樣孝敬皇帝,國是最高的利益體,皇帝是最高的權威者,如果國破滅了,皇帝權威不在,這個社會都會陷入動蕩。

官員也是更大的父親,他們是父母官,愛民如子,老百姓見了他們要下跪,就像跪拜父親一樣。

而在一個家族內部,也是父親擁有最高的權威,這樣才能維護家族的穩定。

家族、地方、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其內在邏輯都是一樣的,都是父親擁有最高的權威,為了使這種權威合理化,就需要推崇孝道,你不遵從父親的命令,就是不孝,是逆子。

因此,忠孝是儒家理論的核心,而儒家又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它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倫理和社會架構,一旦沒人遵守孝道,這套架構也就無法維繫。


因為孝是所有美好品質中,最容易實現的那個。

請想想一下,在忠、孝、仁、義這四條裡面,是不是孝最好實現。忠這事兒暫且不說和個人利益的衝突,就是忠的資格都很難得到;仁就更難了,這簡直就是一切美好品質的集合;而義的要求已經到了「捨生取義」的高度,有幾個人能做到?

但孝的可實現性就大多了,首先是對象明確,就是針對你的父母,最多擴大到少數幾個親近的長輩。第二是手段清晰,贍養、尊重、順從就可以達成。最後和自己的利益高度一致,肉爛到鍋裏,無論付出多少精力、財力都是花在家裡,怎麼孝順肥水也不會流了外人田。

所以拿孝當做做好人的入門標準是非常高明的,這樣可以把儘可能多的人先歸納到儒家定義的好人範圍內,這樣大多數人就會自覺地維護儒家各種道德標準,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被這套標準認證了。

而低起點會讓大家有勇氣繼續攀登道德的高山,一點一點積累提高個人品德。所以纔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


因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孝道都是有效的低成本社會治理手段。

社會秩序,社會道義,哲學傳承,人倫感情,資產繼承,社會養老等等都可以說,我說點生產根本的。

生產方式是決定性因素,古代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戶經營。農業生產非常依賴經驗總結,而且小農戶也依賴村社集體組織生產。不管是家庭組織內部還是村社內部都需要一個權威核心組織者來領導,誰來當核心?肯定是最有經驗的人,自然就是長者。

同時這種自然形成的尊老傳統也會傳播到整個村子,前提一是小農經濟,二是自然生態,三是定居文明。會自然形成以少數家族為核心的家族村社,也只有血緣為紐帶纔能有孝道的可能。

當社會組織體系從村社擴展到國家時,這種制度的路徑依賴必然延續到國家。文人會從社會經驗總結過程中將之體系化,也就是以孝治天下。


我國古代,官場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忠臣必出孝子之門」。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對於「孝子」都給與了最大的讚美。漢朝的選官制度「舉孝廉」,即推舉孝子廉吏做官的制度。漢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即舉孝舉廉各一人。

流傳世間的「二十四孝」故事中,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做官之前便以「侍奉後母極孝」聞名鄉裏,後被公府徵召,成為魏晉名臣。

《後漢書·卷二十六·韋彪》記載:

「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 『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經過西漢舉孝廉制度的發展,到東漢時期,「忠臣必出孝子之門」已經成為一種官場潛意識。

《三國志卷·魏書·武帝紀第一》 記載:

「公為兗州,以東平畢諶為別駕。張邈之叛也,邈劫諶母弟妻子;公謝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諶頓首無二心,公嘉之,為之流涕。既出,遂亡歸。及布破,諶生得,眾為諶懼,公曰:「夫人孝於其親者,豈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為魯相。」

曹操則認為: 「一個人能盡孝於父母,難道不會盡忠於君主嗎?我所渴求的正是這樣的人。」

《舊唐書·卷四·本紀第四·高宗李治上》記載:

「幼而岐嶷端審,寬仁孝友。初授《孝經》於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言為要?」對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大悅曰:「行此,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唐高宗李治也認為,侍奉父親兄長的人,也能做個好臣子

為什麼「忠臣必出孝子之門」會成為古代官場上的一種潛規則呢?

這要從影響我國二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和讀書人理念說起。

儒家經典《論語·學而篇》中孔子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就是古代官場重用孝子的根源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

千年以來無數的讀書人對這個理念進行了闡述和發揚,並對歷朝歷代的君王進行思想灌輸。孝子,聽話,忠臣,不造反,成為一種沿襲了二千年的文化氛圍。在這個氛圍中,人們相信,這個觀唸的正確性,並從不同的角度給予瞭解析。

《呂氏春秋·孝行篇》記載:「 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務本莫過於孝」

「夫孝,三皇五帝治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

一句話,孝能辟邪。

《後漢書·卷六十四·延篤傳》:

「夫人之有孝,猶四體之有心腹,枝葉之有根本。」

《孟子·離婁上》:

「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論語鄭氏注》:

「孝為百行之本,言人之為行,莫先於孝。」

《四書辨疑》:

「古之明王,教民以孝弟為先。孝弟舉,則三綱五常之道通,而國家天下之風正。故其治道相承,至於累世數百年不壞,非後世所能及也。」

史書、經籍,註疏,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告訴讀書人,「孝」很重要,孝是人的根本,是百善之先,能讓天下太平。

單單說,「孝」重要還不行,還要說為什麼重要。有了世界觀,還需要方法論。歷代讀書人都在解釋「為什麼忠臣出孝子之門」

南朝蕭梁時期的皇侃所寫的《論語義疏》中解釋:

「孝悌之人志在和悅,先意承旨。君親有日月之過,不得無犯顏之諫。」

明末清初著思想家顧炎武所寫的《日知錄》中解釋:

「天下不仁之人有二,一為好犯上作亂之人,一為巧言令色之人。自幼而不孫弟,以至於弒父與君,皆好放上作亂之推也。自脅肩諂笑未同而言,以至於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皆巧言令色之推也。然則學宜如之何?必先之以孝弟,以消氣悖逆陵暴之心;繼之以忠信,以去其便辟側媚之習;使一言一動皆出於其本心,而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夫然後可以修生治國矣。」

「孝」,能夠消磨人心中的悖逆暴虐之心。

能夠忍受父母各種刁難,還能始終如一盡心侍奉的孝子,面對君主時也不會生出弒君造反的心思。

畢竟,父母不給錢,還刁難人,都能忍受

比如,二十四孝中,舜曾經被父親和弟弟陷害;七十歲的老萊子扮幼童逗父母開心;周閔損後母刁難;黃香夏涼席冬暖被;王祥冬天臥冰求鯉……..

更何況,給開工資的皇帝呢,更不會因為皇帝一時的不滿意,而產生悖逆造反的想法。


孝是個好東西。

但中國這個孝+道,非常有意思。

在家它首先確立父權,不管當爹的對不對,你有沒有理,一句我是你爹,把你懟死。

其次,依託父權 確立族權,族長有私刑權,可以行家法 一句話定你生死,叫你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然後依託族權,確立政權、皇權。君父同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科舉制以前,政權就等於族權,各大家族的族長就是朝廷主要官員。科舉制之後,政權族權有所分離,但也密切合作,維護統治。

所以漢家以孝治天下,「孝」是中國封建主義統治法權的基礎。

大家可以仔細研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