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細想想了,代宗晚年生不齣兒子這種無奈的局面下,最優解也只能這樣操作——過繼。最好別過繼朱見深,而是過繼自己哥哥的嫡二兒子。這樣埋釘子,說不定能壽終正寢。(雖然內心可能還是不爽,畢竟血緣上還是哥哥的兒子,很憋屈,但是要接受現實啊。)

過繼後立老二有幾個好處∶1.畢竟也是假定沒過繼的理論上的第二或第三順位繼承人(算不算上太上皇復闢的區別),這樣羣臣那裡更容易接受,都是大宗朱家的血脈,誰當皇帝不是當不是。

2.老二不容易事後翻案。因為這裡的問題就是,如果過繼朱見深,代宗一死,朱見深立馬可以翻臉不認人,重新認回親爸一系,並不影響自己當皇帝,因為按沒過繼算,自己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太上皇繼續當他的太上皇,從哪個角度講都沒關係。明英宗如果想過權力癮,從囚徒太上皇變成實權太上皇就行(乾隆),此時並不需要復闢,等自己死了或者哪天玩累了想退休,直接交權給現任皇帝就好,雙方(英宗和憲宗)完全可以妥協。但是對二兒子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承認過繼,自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如果推翻過繼,自己前面有個親哥哥明擺著,這就意味著他坐上皇位想翻臉不認人要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嚴重威脅其皇位合法性。所以在權力的魔力下,老二必然也只能選擇自願替代宗披麻戴孝,壓制親父親和親哥哥。


上面說那麼多說的都對,但是都沒說到點子上。

根本原因是:殺朱祁鎮沒用。

朱見濟死前,原因是:朱祁鎮有兒子,而且不止一個。只要朱祁鎮一天有太上皇的名分,他死了大臣們依然認為朱祁鎮的兒子纔是正統,皇位應該傳給朱祁鎮的兒子。殺了朱祁鎮還有朱見深,殺了朱見深還有朱見潾,除非把朱祁鎮一脈全滅了,可能嗎?

朱見濟死後,原因是:朱祁鈺沒兒子。他就是把朱祁鎮一脈全滅了,最後也不過是便宜外藩,何況朱祁鈺並不想讓皇位流出他爹這一脈。所以只能自己使勁生兒子,不然就會像現在一樣,大臣們紛紛為未來謀劃,站隊朱祁鎮,自己的皇位就不穩了。

現在很多人認為朱祁鈺最大的錯誤是沒殺掉朱祁鎮,其實是不對的。他最大的錯誤是:不應該讓朱祁鎮繼續生!本來只要殺掉朱祁鎮和朱見深就可以了,現在要殺一窩,操作起來難度更大了。

所以有些人拿金刀案來說明朱祁鈺想殺朱祁鎮,這也是不對的。他如果想殺朱祁鎮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根本不必非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光明正大的殺。即使暗箱操作大臣們知道是他殺的也沒關係:因為那些大臣當初全都參與過擁立景帝,如果朱祁鎮重新上臺他們的下場就會像現在一樣,全部被清洗掉。那幫大臣沒有那麼傻,更沒有現在被朱祁鎮子孫粉飾過的輿論看上去那麼忠心。這點從後來天順朝的曹欽叛亂就知道了,孫鏜得知有人造反跑遍整個北京城,那些所謂對他「忠心耿耿」的大臣們居然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救英宗——他們對英宗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而且宣宗只有兩個兒子,現在死了一個,而且死的這個兒子還太小根本鬥不過另一個(因為兵權在於謙手裡,而金刀案時于謙並未阻止景帝),他們樂不樂意也只能繼續站隊另一個。

之所以要藉助金刀案的真正目的是:使朱祁鎮謀反的罪名坐實,將其一脈剔除皇籍,貶為庶人,徹底失去皇位繼承權。但是最後沒成功,不過也在意料之內。因為這是滅九族的大罪,不認死一個,認了死全家,換誰都會咬死不承認的。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在朱祁鈺有兒子的前提下,沒兒子一切都白搭。


有的答主說什麼金刀案,

由於英宗復闢之後有銷毀景泰朝史料的嫌疑,所以這事還是存在爭議的。

但是大多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是英宗自己所發動的一場奪門,只不過失敗了。

1儒家傳統道德中怎麼能殺太上皇呢?

2心地善良,生性軟懦

3帝王心機趕不上我們鎮鎮的一半。

偷摸下毒的本事還沒有孫皇后厲害。(畢竟人家管後宮)


我覺得兩方面。

一方面是朱祁鈺個人的意願。朱祁鈺願不願意朱祁鎮回來,顯而易見不願意,但是回來後朱祁鈺竟然只是圈進了朱祁鎮限制別人與他見面,並沒有下殺手,只不過是做了七年囚徒。話說如果想下殺手,那麼很簡單的喫錯東西,偶然得病,可見朱祁鈺也沒有強烈的殺死他的意願。我認為不殺朱祁鎮他也有自己的考量,他考量的是自己身後,畢竟他的兒子早死,自己的繼承人可以說顯而易見是朱見深(當然他沒想到自己活不過朱祁鎮),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將來朱見深繼位,朱見深考慮他沒殺朱祁鎮也不會對自己做的太狠,如果殺了朱祁鎮,朱見深繼位後肯定會清算自己。

另一方面就是朱祁鎮支持者。朝臣的態度。朝臣有不少是不認同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朱祁鈺屬於危機時刻的唯一人選,在危機時朝臣是認同他當皇上,指望他守住大明,危機過後,一部分朝臣就考慮合法性問題了,畢竟當年確立的合法繼承人是朱祁鎮,所以朝臣要求迎回北狩的朱祁鎮,朝臣支持朱見深的太子位,奪門之變發生後風平浪靜。孫太后的態度。孫太后是朱祁鎮被抓後的實際名義上的權利擁有者,為了防止朱祁鈺上臺後不還權利,他防了一手,就是提前立朱見深為太子,在朱祁鈺病重後,權利的名義擁有者又歸到孫太后手中,孫太后顯而易見是支持朱祁鎮的。有了這些支持者朱祁鈺投鼠忌器,無法徹底下殺手。

說到底他的權力來源只是因為國家危機,他是當時唯一的替補,危機度過後正選歸來,他代替正選繼續行使權力不那麼名正言順的。如果殺了朱祁鎮,他卻不是唯一替補,危機時國賴長君,他是唯一替補,國家風平浪靜時那麼排在他前面的就有朱見深了,他的道統不如朱見深。

綜上兩方面,我認為就是殺朱祁鎮 在朱祁鈺眼裡弊大於利,所以關著就行,畢竟囚徒能活的比他長從認知上看是不太能夠的,但是朱祁鎮就是能苟延殘喘,朱祁鎮身體就是比他好。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

最後,推薦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爾多的歷史人物誌 裡面有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nBPWzpTENslJrdCt90aO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國士無雙於少保——于謙?

mp.weixin.qq.com

低調卻光芒萬丈的人生 衛青?

mp.weixin.qq.com圖標桃花庵裏的失意人生 唐伯虎?

mp.weixin.qq.com

中國歷史上最差的五位皇帝?

mp.weixin.qq.com圖標

一.內無法理:

1.二朱是親兄弟,上一個對自己的宗室親屬動刀的皇帝是本朝的建文,他的下場你知我知;

2.朱祁鎮帝位應該說沒有被廢,而是被奉為太上皇,法理上誅朱祁鎮有如弒君父;

二.外無奧援

1.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或者說太皇太后尚在人世,她不說執掌後宮但最起碼還有一定影響力。

這個女人法理上也是朱祁鈺的母親,更不要說朱祁鈺本人也是為她從羣臣所請而立;

2.以弟逼兄不可能得到朝中大臣乃至宮中宦官宮女的支持,朱祁鎮南宮生活飽受同情就是明證。

就算朱祁鈺真的要弒兄,也絕不會有人站出來為這種十惡之事背鍋。朱祁鈺能威脅別人的不過就是一死,了不起死前飽受折磨,十惡大罪也不過如此,還要誅九族,他能威脅哪個?

三.心理負擔難消,實際難以操作

1.明朝整體來說還是奉天地,信鬼神的,儒林外史裏胡屠戶打個舉人就「天降責罰」,這要弒個君怕不是要當場飛灰湮滅?

2.宮中人多眼雜,而且上皇獨居南宮,與其他宮殿相去甚遠;更有甚者,南宮之中甚至沒有樹木蔽陰,基本沒有祕密刺殺的可能;

3.下毒或餓殺,一驗屍體便會暴露,這種事情是捂不住的,如果硬要捂的話,對明朝的衝擊力怕是不啻第二次土木堡之變;

四.殺祁鎮實弊大於利

1.為政局穩定;

明代藩王不像漢代,能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朱祁鈺臨變,倉促以藩王繼大統,他的手下的臣子,或者說他的基本盤,從武將,大臣到宦官宮人基本都是從朱祁鎮那裡接盤的。

一個被幽禁南宮的太上皇尚不能容,宣德舊人必定人人自危。到時候就不止有奪門三劍客了。

其次,朱祁鈺在位不過8年,時間太短,更別說還死了繼承人;

其三,瓦剌南侵,皇帝被擄,直接衝擊了朱家「受命於天」的神聖性,餘波尚不好說盡平,這種時候哪裡能為朱祁鈺一時任性再生波瀾?

2.朱祁鎮實際上已經沒有威脅朱祁鈺地位的能力

土木一難,人心皆失;北狩叫門,威嚴盡喪。

如果不是朱祁鈺身體患病難起,他自己又忌憚自己的繼承人,而這個繼承人本身身份尷尬,朱祁鎮根本翻不起浪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