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佬給點建議,我用手機加了個濾鏡,推薦個普通大學生買得起的器材,可以的話請幫忙推薦一些學習途徑


作為愛好手機拍已經綽綽有餘了,推薦關注公眾號原畫冊,每天更新一張手機攝影作品,都是精品,提高審美才是最快速的提升攝影水平的方法,前期建議多模仿

題主當前水平只是隨手拍然後套個濾鏡,不過這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步吧

上幾張自己手機拍的圖,一起加油

晨霧

加班

碼頭

牆上的長頸鹿

輕軌衛視

停車場

花衣

蕾絲

中式朋克

白雲

演出

父子

跳東湖

跳東湖

跳東湖

向右

天花板上的恐龍

漏光的屏幕

白天的路燈

如果攝影初期的話,建議把照片拍平。橫平豎直不會出錯。

稍微裁剪了一下,如果失去了原有的心思設計的話忽略。

初學攝影就是多看多練,我這種鍵盤攝影愛好者就多看看別人拍的,關注一些公眾號,下一些app。

再進一步,買一些書哈哈

器材就先從手機開始吧,拿來就用,成本也低。再進一步知乎裏搜一搜,有的是器材的推薦。(我是富士黨 )

上幾年前手機拍的照片(感覺現在手機攝影已經是一門專業了)

上面都是16年去新加坡用三星S7拍的,當時慶幸沒有買note7


題主問自己的照片拍的如何,一羣人在底下發自己拍的爛照,這是什麼操作???

就題主發出來的這張照片來看,拍的不怎麼樣,無非是一張隨手拍加上一個非主流的濾鏡。但題主也只發了這一張照片,我也無法評價你的整體水平。只能說這張很爛。

作為新手,得先學構圖,學構圖第一點就是橫平豎直,先把相機端平再說。

等你進階到很高級別的時候,你的攝影有自己的表達的時候,你才會選擇去用斜的水平線構圖。但很直白的說,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到不了需要用斜線構圖的境界的。

其次是修圖,如果說拍生圖是記錄加創作,那後期修圖就是純粹的創作了。這就跟寫作文一樣,你得有個中心,即便沒有中心,是詞藻的堆砌,那也得佔個美字。

一張照片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你要把它稱作攝影,那麼它要麼是一張蘊含你想法的照片,要麼是一張糖水美照。當然能把二者結合就更好。

從題主的這張照片,我看不出題主想表達的任何內容。請題主問問自己,自己想表達啥。如果啥都不想表達,那麼再問問自己,這張照片好看嗎?

我的回答是,不好看。

修圖不是簡單的加個濾鏡。它是創作,是要為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如果你的中心思想是想突出畫面主體,你可以搞虛化,可以玩顏色。如果你只是想拍出一張畫面美的照片,你也要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所以即便是糖水照,也是可以反映修圖人的色彩觀和審美的。

綜上,題主發出來的圖很爛,但題主的水平無法評價,因為只有一張圖。回答裏不點評題主,只知道發自己拍的照片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爛照。


我也是攝影愛好,14年至今一直用賓得拍照。

日常就多出去走走,多拍些。你覺得別人拍的好,可能是百十張照片裡面纔出一張。

主要還是構圖和視角吧。

熟能生巧,多看看別人照片的機位。


同為手機攝影愛好者,說說感受:首先,色彩上並不突兀,光線雖然過曝,但是也還算自然。建議構圖上再標準一些,做到橫平豎直。

再來說說核心。這是一張創意類作品,看起來像隨手拍加濾鏡,看不出想要表達什麼。如果說美感,可能沾了點濾鏡的光,構圖有點亂。

建議作者先把基礎打好(構圖、光感、色彩、對焦等),然後拍攝此類作品要有一個自己想要表達的點,要讓觀者可以直觀的看出要表達什麼,這個需要功力。

我也是先玩的手機攝影,曾經瞎拍了一段時間,真正學習構圖、後期等技術大概在去年四月份,後來覺得自己比較熱愛,去年年底入手了相機,這期間拍攝了近萬張片子。學習並練習技巧、形成理念、走出去,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