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一整個,去曬太陽皮膚科老師不答應;不曬太陽好像骨代謝領域老師不答應,so?


謝邀。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作為骨科,我想客觀中立的談談我的見解和觀點。


不曬太陽,可以保護皮膚不受損傷,但卻會引起營養不良。

多曬太陽,維生素D得到很好的補充,但卻會帶來皮膚癌的風險。

在陽光照射與否的問題上,皮膚癌和骨質疏鬆症似乎成了一個「二選一」的題目。

真的是這樣嗎?

要講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從對骨骼有幫助的維生素D以及合成它們的皮膚「工廠」說起——

陽光照射會讓我們得到維生素D的活性物質(Cholecalciferol,又稱為維生素D3或膽鈣化固醇),作為維生素D家族的一種,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係,所以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2在皮膚經過紫外線照射合稱為維生素D3,然後進入體內參與重要的生理過程

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維生素D3(膽鈣化醇)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合成的,人體的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後,就變成了維生素D3。

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

如果皮膚充分接受陽光照射,太陽中的紫外線B (UVB)與皮膚中一種叫做7-DHC的蛋白質相互作用,並將其轉化為維生素D3,即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目前人們所說的維生素D也大多特指它的活性成分維生素D3,日照促進人體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足以滿足人體基本生理功能的需求,當維生素D缺乏,就會給我們帶來骨質疏鬆症等病的高風險。此外,維生素D對人體免疫系統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維生素D3通過RAS系統,參與人體內的生理過程

隨著空氣的污染、各地陰雨天氣變化等問題的影響下,各國人群接受日照的時間都在減少,因此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高緯度低日照地區)人群的維生素D均呈現廣泛缺乏的現象。由此人們就下了結論,認為只有充分的陽光照射才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也因此大多的人很少採取防晒霜等防晒措施,希望陽光直射,多多益善。(???)

於是問題又回到了剛開始的地方——

為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值不值得不受保護的被太陽持續直射呢?

這個權衡的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分別論證,即缺乏維生素D的優劣以及陽光過度照射的優劣。

維生素D的獲益以及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

維生素D通過調節鈣的水平來幫助保持骨骼強壯。保持足夠的維生素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缺乏維生素的人會出現肌肉疼痛、肌肉無力和骨骼疼痛等癥狀。在嚴重的情況下,缺鈣會降低鈣的吸收,導致生長緩慢、骨軟化和骨結構減弱,增加骨骼畸形、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

雖然研究發現高緯度、高污染的地區因為光照不足會導致該地人群維生素D不足,但沒有研究發現每天使用防晒霜會導致維生素D不足。事實上,每天使用防晒霜的人反而可以保持他們的維生素D水平。

近年來,維生素D對人體生理功能的益處也在不斷地被發掘,一些研究表明維生素D還可以降低癌症死亡率、心臟病發生率,並抑制I型糖尿病和類風濕關節炎,但這些結論只是基於觀察性研究,研究結論只代表「相關性」而非「因果假設」。也就是說,研究人員只是觀察到,擁有足夠維生素D的人患這些疾病和/或死於這些疾病的幾率較低,但並不能說明維生素D是降低這些幾率的原因。雖然觀察性研究可能是一個良好的起點,但它們不是醫學建議循證的基礎。

防晒的獲益和陽光直射的風險

相比維生素D益處的結論證據水平,有大量證據表明,防晒具有更大更明確的好處。

其中,一項對照研究表明,通常使用的SPF15或更高等級的廣譜防晒霜可以將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降低約40%,黑色素瘤的發病率降低50%,以及皮膚早衰的概率降低24%。

同時也有研究從分子水平證明,太陽紫外線可損害皮膚細胞的DNA,產生基因突變,並可導致皮膚癌。

紫外線照射可損害皮膚中異常細胞DNA,促使其增殖並導致皮膚癌(圖片來源:Front Biosci 1997; 2:D538-D551)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確認太陽紫外線是一種經證實的人類致癌物,研究表明,太陽紫外線與約90%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86%黑色素瘤以及皮膚早衰有關。此外,紫外線輻射還對眼睛有害,可導致白內障、眼瞼癌以及其他眼部皮膚癌等疾病。

總之,不受保護的陽光直射會讓你暴露在各種各樣紫外線的風險中,這些風險可能會永久性地損害你的皮膚,讓你變老變醜,有時甚至會帶來癌症,危及生命。

防晒霜會引起維生素D缺乏嗎?

高SPF等級的防晒霜可過濾掉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UVB輻射。因為紫外線UVB是皮膚晒傷的「罪魁禍首」,並可由此導致皮膚癌。而紫外線UVB又恰好是觸發皮膚維生素D自我合成的特定波長。儘管如此,臨床研究卻仍未發現每天使用防晒霜過濾掉大部分UVB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事實上,目前流行病學研究恰恰表明,每天使用防晒霜的人可以保持正常的維生素D水平。

原因在於,無論用的防晒霜SPF值有多高,都無法完全過濾掉陽光中所有的紫外線進入你的皮膚。SPF15可以過濾掉93%的UVB,SPF30可以過濾掉97%,SPF50可以過濾掉98%,由此可見,再高SPF的防晒霜,都無法擋住所有紫外線。而這些「漏網之魚」紫外線的劑量就可以在避免皮膚損傷的風險下,維持維生素D在皮膚內合成。

如何保證維生素D合成的情況下防晒?

其實身體不需要太多的陽光就能產生維生素D。一般建議一天不超過10-15分鐘讓手臂、腿等暴露的皮膚接受到陽光照射,每周2到3次。皮膚接受到這些劑量的陽光照射後,就能使身體自我合成並聚集的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此後再繼續曬太陽合成的維生素D都不再被需要了,除了會給你帶來陽光損傷,沒有任何好處。

那麼維生素D在體內健康水平是多少呢?

當低於30,體內維生素D缺乏,需要通過維生素D補劑來額外補充;

當介於30-50之間,體內維生素D水平正常,足以維持骨代謝和全身健康;當高於50,體內維生素D水平足夠,但體內維生素D冗餘且不必要;當高於125,體內維生素D水平過高,可能會帶來不良作用。

陽光中有兩種紫外線,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這兩種紫外線照射到皮膚,所引起的DNA損傷,這些損傷產生累積效應,引起越來越多的基因突變,不斷增加你患皮膚癌的終生風險。正如上文所述,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紫外線UVB波長(290-320nm)也恰恰是產生晒傷和導致皮膚癌基因突變的特定波長。更不用說太陽長波紫外線UVA輻射(320-400nm)所造成的損害了,這是引起皮膚過早老化的關鍵紫外線,也是皮膚癌的致病原因之一。

一項發表在Science雜誌的研究發現,UVA的損害可以在暴露在陽光下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就開始,而且其對皮膚黑素細胞的損害在陽光照射結束後的數小時內仍持續。黑素細胞損傷可導致黑色素瘤。

陽光中的紫外線UVA對皮膚的致癌作用及累積效應(圖片來源:Science 2015; 347(6224):842-47)

光照中的UVA和UVB暴露會迅速引起DNA損傷並造成累積效應,這也是醫生建議做好防晒的主要原因。說到防晒措施,除了每天要使用SPF 15以上的廣譜(UVA-UVB)防晒霜以外,還可以通過遮陽帽、遮陽傘、太陽鏡和防晒服等其他形式的進行日常防晒。

需要曬多久太陽才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合成維生素D,依賴於陽光,皮膚里的7-dehydrocholesterol需要吸收陽光里的紫外線才能生成維生素D前體,再經過肝和腎的代謝,最終發揮作用。

通常認為血清里的25-hydroxyvitamin D水平要在30ng/ml才算是有了足夠的維生素D,而一般推薦的維生素D攝入量,卻是400IU或1000IU。

那,一個普通人,每天要曬多久太陽才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呢?

找到了一篇2010年發表在J Am Acad Dermatol雜誌上的,計算人們需要接受多少日晒、才能通過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的論文來做參考(PMID: 20363523)。

這篇論文提到,將7-dehydrocholesterol轉化為維生素D的能力,取決於一個人的年齡、皮膚類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季節。因此,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叫做FastRT的計算工具來計算了不同皮膚類型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需要曬多長時間的太陽來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不同顏色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不同。可以根據Fitzpatrick分類法,把不同膚色分成六大類型。

而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季節里,陽光的紫外線指數也有所不同。這篇論文選取的兩個美國城市——邁阿密和波士頓——在不同季節、以及一天的不同時段,UVB的強度很不一樣哦。

論文作者就根據這些UVB強度,假設一個人有全身25.5%的皮膚曝露在陽光下(相當於臉+頸+手+手臂),計算出了三種不同的膚色,在四個不同季節里、一天的不同時段里,為了合成足夠維生素D、需要曬太陽的大致時間。

在這三種膚色里,Fitzpatrick III型(淺橄欖色皮膚)最接近中國人的黃種膚色,就用它來作為參考好了。

比如說,一月份在邁阿密,一個人上午10點出門曬太陽,需要14分鐘就能合成400 IU的維生素D、需要30分鐘來合成1000 IU的維生素D;如果連續曬1小時22分鐘,就會造成晒傷。

如果這個人是在下午3點才出門曬太陽,那麼就需要17分鐘來合成400 IU的維生素D、需要59分鐘來合成1000 IU的維生素D;不過呢,這個時間點的UVB不夠強烈,不會造成晒傷。

如果這個人搬到了波士頓,同樣在一月里,

上午10點出門曬太陽的話,由於波士頓冬天的陽光比較弱,需要曬太陽36分鐘才能合成400 IU的維生素D、需要76分鐘來合成1000 IU的維生素D

考慮到波士頓在一月份的平均溫度在-5~2攝氏度,在這種溫度下裸露著脖頸、手和手臂出門曬太陽是不現實的,「連續曬3個小時22分鐘就會造成晒傷」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吧?

另外呢,如果這個人,在波士頓,下午三點才出門曬太陽的話。。。對不起,陽光不夠強,就算曬兩三個小時,也沒辦法合成維生素D的。

江浙滬陰雨連綿,如果整天曬不到太陽的話,可能需要補點維生素D吧?

不曬太陽,還能怎麼獲取維生素D?

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需要陽光里的紫外線。如果不愛曬太陽,或者沒機會曬到充足太陽的人群,沒法自身合成就需要額外補充一些,一般70歲以下每天攝入600IU維生素D,71歲以上每天800IU就夠了,補了太多(超過4000IU)可能會有毒副作用。

脂肪含量高的魚類(三文魚、鯖魚和金槍魚)、蛋黃、乳酪、牛奶等常見飲食中都含有維生素D。

關於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對其提出了質疑,標題起得簡單粗暴:「No Value for Routin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日常服用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沒有意義)」

首先,是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來自The VITamin D and OmegA-3 TriaL (VITAL)臨床研究的論文(PMID: 30415629)。

VITAL是一項涉及25871名美國參試者的大型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2x2的臨床研究,旨在分析維生素D3和海洋魚油(EPA和DHA)在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效果,參試者來自美國的不同種族,49%男,51%女,男性不小於50歲,女性不小於55歲。

在VITAL實驗中,給參試者使用了2000 IU/天的高劑量維生素D3,通過六年與安慰劑的比較,未見維生素D在預防癌症或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起到改善。不論是癌症也好(A),心血管疾病也好(B),維生素D和安慰劑的兩條曲線真是相當重合、難分伯仲了。。。

因此,VITAL研究團隊總結認為,維生素D與安慰劑相比,並不能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這一結果,與前段時間在紐西蘭進行的The Vitamin D Assessment五千人隨機安慰劑實驗取得的結果,是一致的(PMID: 28384800,30027269)。

然後,根據機制,維生素D不是長期以來都被用於預防和治療骨骼相關疾病嗎?

JAMA在2017年12月發表的一篇論文,研究的就是維生素D對於預防骨折的作用,研究對象是居住在社區里(而不是養老院或者其它護理機構里)的老年人。

這項研究對33項、共涉及51145名參試者的隨機臨床試驗進行了薈萃分析,結果發現,補鈣或維生素D的膳食補充劑,無論是單用也好,還是兩者合用,都沒能降低在社區居住的老年人的骨折發生率(PMID: 29279934)

不過,本文分析的是居住在社區里的老年人,對於居住在養老院或者其它護理機構中、比較缺少陽光、骨質疏鬆多發的老年人,補鈣或維生素D也有可能會起到不同的效果。

在以下這項研究、以及其它的類似研究的基礎上,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PSTF更新了關於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的推薦(PMID: 29677309):

- USPSTF得到足夠的證據,認為每天服用不超過400IU的維生素D和不超過1000mg的鈣不能對在社區居住的、絕經後女性起到骨折的一級預防作用

- USPSTF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推測超過400IU的維生素D和超過1000mg的鈣能否對在社區居住的、絕經後女性起到骨折的一級預防作用;

- USPSTF得到足夠的證據,認為維生素D和鈣的膳食補充劑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 USPSTF不建議在社區居住的絕經後女性通過每天服用不超過400IU的維生素D和不超過1000mg的鈣來進行骨折的一級預防

- 但以上建議不適用於有骨質疏鬆性骨折史、跌倒風險較高、經診斷患有骨質疏鬆症、或經診斷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的人。(!!!!!)

對於實際上並不缺乏維生素D的人來說,出於預防疾病的目的、額外使用維生素D膳食補充劑的合理性,著實遭受了不少的質疑。

還是用NEJM雜誌觀察欄目的話來說吧,就是——

「Enthusiasm for recommending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a wide range of skeletal and extraskeletal disorders was diminished considerably by three publications in 2018.」

估計在不久的將來,VITAL試驗會有除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以外的次要終點/觀察結果陸續公布。且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

1. 維生素D的來源很多,食物,補劑以及有保護的陽光照射都會給你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

2. 人非草木,雖然「光合作用」是免費的,但代價卻是那些無保護暴露在陽光下的多重皮膚疾病風險。


參考文獻:

  1. Vitamin D Fact Shee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Accessed April 26, 2016.
  2. Wolpowitz D, Gilchrest BA. The vitamin D questions: how much do you need and how should you get it? J Am Acad Dermatol 2006; 54(2):301-17.
  3. Heaney RP. Long-latency deficiency disease: insights from calcium and vitamin D. Am J Clin Nutr 2003; 78(5):912-919.
  4. Holick MF. Sunlight and vitamin D for bone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s, canc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Clin Nutr2004 (6 suppl); 80:1678S-1688S.
  5. Holick MF. Vitamin D: a millenium perspective. J Cell Biochem 2003; 88(2):296-307.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2520530. Accessed April 26, 2016.
  6. Grant WB, Holick MF. Benefits and requirements of vitamin D for optimal health: a review. Altern Med Rev 2005; 10(2):94-111.
  7. Narayanan DL, Saladi RN, Fox JL.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skin cancer. Int J Dermatol 2010; 49(9):978-986.
  8. Gilchrest BA, Eller MS, Geller AC, Yaar M. The pathogenesis of melanoma induc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N Engl J Med 1999; 340(17):1341-1348.
  9. Koh HK, Geller AC, Miller DR, Grossbart TA, Lew RA.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strategies for melanoma and skin cancer: Current status. Arch Dermatol 1996; 132(4):436-443. doi:10.1001/archderm.1996.03890280098014.
  10. Parkin DM, Mesher D, Sasieni P. Cancers attributabl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UK in 2010. Br J Cancer 2011; 105 Suppl 2:S66-S69. doi: 10.1038/bjc.2011.486.
  11. Taylor CR, Stern RS, Leyden JJ, Gilchrest BA. Photoaging/photodamage and photoprotection. J Am Acad Dermatol 1990; 22(1):1-15.
  12. Van der Pols JC, Williams GM, Pandeya N, Logan V, Green AC. Prolonged preven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skin by regular sunscreen use.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ent 2006; 15:2546-2548.
  13. Green AC, Williams GM, Logan V, Strutton GM. Reduced melanoma after regular sunscreen use: randomized trial follow-up. J Clin Oncol 2011; 29(3):257-263. doi: 10.1200/JCO.2010.28.7078.
  14. Hughes MCB, Williams GM, Baker P, Green AC. Sunscreen and prevention of skin aging: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3; 158(11):781-790. 10.7326/0003-4819-158-11-201306040-00001.
  15. Soehnge H, Ouhtit A, Ananthaswamy ON. Mechanisms of induction of skin cancer by UV radiation. Front Biosci 1997; 2:D538-D551.
  16. Rodriguez-Sains RS. The sun, the eyelids, and the eye. The Skin Cancer Foundation Journal 2005; 23:36-7.
  17. Marks R, Foley PA, Jolley D, et al. The effect of regular sunscreen use on vitamin D levels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Dermatol 1995; 131(4):415-421.
  18. Farrerons J, Barnadas M, Rodriguez J, et al. Clinically prescribed sunscreen (sun protection factor 15) does not decrease serum vitamin D concentration sufficiently either to induce changes in parathyroid function or in metabolic markers. Br J Dermatol 1998; 139(3):422-427.
  19. Vitamin D the sun: what does the sun do for me? A transcription of part 1 of Dr. Michael Holicks January 22nd, 2013 webinar. Grassroots Health, a Public Health Promotion Organization. www.grassrootshealth.net/holicksuntranscription.Accessed April 26, 2016.
  20. Premi S, Wallisch S, Mano CM, et al. Chemiexcitation of melanin derivatives induces DNA photoproducts long after UV exposure. Science 2015; 347(6224):842-47. DOI: 10.1126/science.1256022
  21. Sarnoff DS. Ask the Expert. Sun Skin News Summer 2011; 28(2):6.
  22. Lu Z, Chen TC, Zhang A,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Vitamin D3 content in fish: Is the vitamin D content adequate to satisfy the dietary requirement for vitamin D? 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2007; 103(3-5):642-644.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98592. Last viewed April 26, 2016.


謝邀!(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呀~)

先總地答一下:完全可能有矛盾的建議。解決矛盾的方式,聽我慢慢講~

- 矛盾點:太陽曬太多 → 皮膚癌 vs. 太陽曬太少 → 維生素D3缺乏的骨質疏鬆

- 背景小知識:日光照射下,人皮膚可以協助產生一定數量的維生素D3- 所以,問題可以從哲學層面簡化成「某物多了有害,某物少了也有害,腫么辦?

===

詳細說說「皮膚癌」、「維生素D3」和「曬太陽」的關係。

一、「皮膚癌」和「曬太陽」的關係

皮膚癌有三個主要種類: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黑色素瘤(melenoma)。雖然都是癌,都和太陽曬能扯上關係,但是嚴重程度可是星辰和大海。

  •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一直在皮膚表面長,幾乎不轉移,切掉就好了,是非常容易治療的癌。
  •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也一直在皮膚表面長,轉移也是很少的,切掉就好了,但是切除範圍要更大(大於基底細胞癌切除的範圍),總體而言這還是容易治療的癌。
  • 黑色素瘤(melenoma):癌中之王,神出鬼沒!皮膚的黑色素瘤,理論上是先應該從皮膚長出一個黑痣樣的東西,然後慢慢越來越惡性...但是這傢伙完全可以像川皇一樣無視任何規矩地亂來。最可怕的是,黑色素瘤是高度惡性的,遠遠超過上面兩個。

過度的陽光照射,都會增加以上三個癌的發病率!

但是,膚色深的人,會不同程度有所減少。

女明星和曬太陽:Fitzpatrick scale(網圖侵刪)

有關膚色的分級,有一個Fitzpatrick scale,就是上圖,大家可以看看。在醫學上的應用,就是對不同分級膚色的人,有不同水平的防晒要求,而防晒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減少日光照射產生的皮膚癌的機會。(注意:小孩的防晒要求比大人還要高一個層次)

雖然不是所有的皮膚癌都是曬太陽導致的,但是曬太陽是一個危險因素,所以對於皮膚科/腫瘤科角度而言,曬太陽基本都是負面的意義了。

二、「維生素D3」和「曬太陽」的關係

這個問題 @孫悅禮 在他的回答《單就曬太陽而言,皮膚科、骨科/內分泌科(骨代謝)學者會給出矛盾建議嗎,如果是應該聽哪方?》中很詳細地描述了。

簡而言之,就是太陽光射到皮膚下面的膽固醇(cholestrol),這東西發生開環兒反應(四環的膽固醇變成三環的VitD3),然後肝臟在25位上加羥基,成為25-OH-D3,再在PTH影響下去腎裡面加一個羥基,成為真的有活性的維生素D3:1,25-OH-D3。

所以,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有陽光、有膽固醇、有肝和有腎。肝和腎沒有,人不能生存。膽固醇人渾身都是,也不缺。其實差異,就是「陽光」!所以,如果不顧任何其他條件,某些骨科/內分泌科的人會老建議「曬太陽」...

而「曬太陽」的學問,可大了!

① 低緯度地區,日照非常強。高緯度地區,日照就弱很多...

② 在同樣陽光照射下,黑的人(比如上圖fitzpatrick scale V~VI的人)產生的維生素D3就少,而白的人(比如上圖fitzpatrick scale I~II的人)就多。

幸好,我們人類不是僅靠太陽照射,轉換膽固醇而產生所有的維生素D3的。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物直接吃進來~比如,動物類飲食中,維生素D3是不少的,吃夠了就行。

除非...

一個很黑的人(太陽曬不透),生活在緯度較高地區(太陽太弱了),還從飲食中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3(比如因為太窮,或特殊宗教信仰)... 就真會憋出維生素D3缺乏了,進而佝僂病(小孩)、骨軟化症或者骨質疏鬆症。

所以,在美國芝加哥、紐約一線(北緯40°左右,和北京差不多),比較貧困的區域里的黑人孩子,是要建議加強補充維生素D3的。如果是生活在巴黎(北緯43°)或倫敦(北緯51°)的地方的黑人印度人,在考慮到經常的陰雨天氣,就更需要加強補充維生素D3了。

而相反的...

生活在澳洲的白人,維生素D3倒是不缺乏了,但皮膚癌的發病率是相當可觀的!

所以,單就曬太陽而言:

  • 對於比較黑的人而言,陽光對皮膚損害相對小,但對生成維生素D3的意義也不大。這時候,只要能吃夠維生素D3且不缺乏,曬不曬隨意啦~(反正已經黑了~)
  • 對於非常白的人而言,陽光對皮膚損害大,而生成維生素D3也多。這就要權衡利弊了!總體而言,較白的人,除非是那種有把透白皮膚晒成小麥色的執念,否則大家都會理性地採取飲食補充。為什麼要冒著皮膚癌的風險呢?為什麼要承擔皮膚損害之後非常顯老的後果呢?

回到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我們的皮膚基本是Fitzpatrick scale II~IV之間的中庸色,我國緯度是北緯20~50°之間的中庸緯度...

(題主真是出了一個難題呀!)

唯一的一個好,是多數中國人包括中國文化圈裡面的日韓越,都是以白為美的。而且,我們飲食的花色多,肉類食物人均消費量世界排名也是靠前的,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D3來加強~

咱們何必用曬太陽這種相對低效,還可能有皮膚癌風險,還會自絕於大眾審美的方式呢?

當然,以上這句話是我的個人意見。

總體來說,只要大家理解了「皮膚癌」、「維生素D3」和「曬太陽」三者的關係,根據自己的膚色、飲食、審美,都是可以做出來更適合自己的決策的~

丨醫學科普:要靠譜丨醫學英語:太重要丨


骨科方面,會建議曬太陽的主要是對於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時,會建議增加日晒來促進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

人體在紫外線作用下合成維D這件事效率是很高的,一般成年人僅需要15-20分鐘的日照即可足夠1-2天所需的維D(暴露頭面頸,雙上肢)。

年齡超過70歲後這種合成效率會快速下降,一般認為下降到原來的25%以下。

增加紫外線的暴露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尤其對於在很小年齡的時候接受過多紫外線的話。

綜上,對於大眾來說,日常15-20分鐘的戶外活動,也就是上下班其實本身就足夠你。無需額外去曬。除非你很宅,天天白天不出門,出門就開車或者防晒做的非常好。

老年人和孩子建議以攝入補充維D為主,不應該過多依賴日晒。孩子有各種維D滴劑,老年人則可以吃很多維生素D的補充藥品。

食物中相對富含維D的是深海魚肉,內臟,蛋黃,乳酪等

至於骨科,內分泌,皮膚科對於日晒的態度不同,主要是不同科的醫生關注的點不同。皮膚科醫生管你有沒有骨質疏鬆,你當心皮膚癌啊,得了骨頭再好也會死人的!而骨科內分泌科醫生管你什麼皮膚癌不皮膚癌,那都是小概率事件!骨頭太疏鬆,皮膚再白嫩,一摔骨折都白搭!


塗防晒霜曬太陽,或者戴帽子穿長袖,不暴晒,適量曬太陽,冬天多曬太陽。曬太陽導致皮膚癌指的是經常暴晒,除了特殊行業也不會有人經常暴晒。

現代人太缺乏曬太陽了,尤其是愛美的女士。只要做好面部防晒,曬太陽不僅不會加速老化,反而會使人更加健康。。

皮膚科醫生只是讓你好好塗防晒霜,沒有讓你不曬太陽不是么。多鍛煉,多接觸自然陽光,才是美麗健康的法寶,整天窩在陰暗的家裡只會加速老化!


謝邀。你的問題缺了「劑量"。在合適的時段,曬合適的時間,各科醫生都贊同,否則,各科醫生都反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