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平臺:

影視類平臺:

一般情況下院線級混音相較於自媒體和網路等平臺響度會低很多,這是因為一般院線電影動態範圍都比較大,並且在音響質量非常好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很多低音量片段的質量並且清楚的還原給聽眾。而一般音樂類混音音量卻要高很多具體詳見歷史上的響度競賽。

至於第二個問題如何把在同音量情況下讓聲音聽起來更大這個會涉及到建築聲學和心理聲學,比如人耳的頻率響應曲線,在1kHz聽到同音量響度最大,對於低於250hz的音頻響應較差來下手;或者比如常見音響設備低頻還原不足等等,可以砍掉一部分不容易聽到的頻率提高一部分容易聽到的頻率,這樣在音量上是一樣的可是人耳的感受卻不一樣。

Reference:

https://blog.audiokinetic.com/loudness-and-frequency-response-on-popular-smart-phones/?

blog.audiokinetic.com


謝邀,在去北京的高鐵上答這個題。

混音通常來說是沒有很嚴格的標準響度的,一般來說限制混音的是電平(或者說headroom)。如果你需要你的混音後面交給別的人做mastering的話,那麼通常可能需要你預留一部分的headroom以方便母帶工程師做後續處理。這個headroom的經驗值通常在3-6db之間(也就是說你混完之後電平表的peak不能超過-3到-6之間的某個值),具體要求請諮詢你的母帶工程師。

母帶的標準響度我自己理解就是成品的標準響度。這個通常是由平臺規定的,這個響度通常限制的應該是RMS(也就是一小段時間內的平均響度)。這個不同的平臺的標準不一樣,國內的平臺的話,印象裏一般在-9到-8左右(lufs,另外要注意這個響度和上面的電平是不一樣的,上面說的輸出電平在-6左右的話,rms的響度通常會在-15到-20左右,經驗值)。前幾天聽Andrew Scheps的大師課,有提到18年或者19年itunes要求的rms是-14左右(各種意義上這個響度我個人覺得都比較健康)。

最後一個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很有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可能就要回到動態的本質上來說。通常我們對響這個概念的理解來源於兩個,一個是本身聲音非常大(在你耳朵邊上放個二踢腳肯定比蚊子哼哼聲音大);以及對比響度(白天聽不見的動靜晚上就聽得見,主要就是背景噪音響度小導致對比突出)。對於RMS的測量方式來說,RMS的測量通常是統計一小段時間內的平均響度(我印象裏好像是3S還是5S,好像很多響度計也支持自定義設置,不準確,這裡就當舉個例子,需要準確信息請參考你的設備或者插件的說明書)。那麼如果你的背景比較安靜的情況下有一個聲音非常突出,給人的感覺也會是歌整體很響。

另外最後一個我個人的補充,其實就我個人來看,其實完全不需要追求同等響度下聽起來比別人聲音更大。有這個想法我認為最可能的來源無非是所謂的「同等質量下聲音大的那首歌通常聽起來更好聽」。但是對於現在大家都是數字播放器,可能你的客戶終端大多數都是手機這種播放設備,把音量做的很大無非就是讓大家多調幾次音量的事,過分強調響度而犧牲動態在我個人看來是得不償失的行為。某種意義上我甚至認為你把響度做的非常大,還不如把響度正好卡在手機播放器的一個合適的格子上來的更有用(舉個例子,我自己用iphone聽歌基本都開一半左右音量,但是經常會出現開大一格覺得吵,開小一個覺得小的歌,這種我認為聽感體驗纔是最差的)。

@古夢 古夢老師您怎麼看?


混音沒有標準的響度,個人習慣每軌電平Peak控制在-12 dB。監聽音箱隨便用手機分貝計測量音量差不多在80分貝左右就ok了,有時甚至更小聲。

我做混音時追求效率會在Master預先掛上一個限制器,但我不會去動它的Threshold提升RMS,主要就是把Peak切掉那些冒尖太多的地方。

頂多把lookhead調快點,這樣前期有要補錄情況能夠降低延遲,但是後期補錄完正式混音記得調回來保證限制器不會漏掉任何一個peak。

Ceiling level看做什麼風格的作品了,經驗來講搖滾習慣性設到-3 dB,流行、民謠等可能設會為-1.5 dB,貼唱這種就直接拉到-0.1 dB就可以了。

壓低最大輸出電平也是為了後期降低Threshold提升RMS響度時不要超過發布平臺限定的標準太多,肯定會有的一個步驟為了追求效率提前設好罷了反正最後還得調。

個人常用的是Spotify的-14 LUFS的標準,實際上你自己做來聽-12 LUFS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

是否合理主要參考LU Range,有一定的價值的。通常LU Range小於3dB的情況下就是混音做屎了,動態範圍被壓的太小,整首歌平仄無趣,毫無呼吸感可言。

有時候響度都 -5 LUFS了,為什麼聲音聽起來還是小?你之所以覺得響,根據人耳等響曲線,人耳對1000hz左右的頻率比較敏感。

所以檢查一下低頻是不是太多了導致中高頻根本都出不來,響度變大的關鍵在於切低頻。

貝斯可以給側鏈壓縮,貝斯和鼓之間的低頻要處理好,這樣可以多留點電平空間給中高頻部分。要想做呼吸感,可以在主副歌之間的總音量給做個自動化。

多段壓縮器是個好東西,保持高響度下的清晰度的神器。牛逼在什麼地方呢,最重要的不是可以分頻段壓縮,而是每個頻段壓縮的釋放時間、比例、觸發時間可以單獨調節。

Ozone套件很多人都在用,但是我覺得那個Mastering Assistant挺雞肋的。我還是相信我自己的耳朵。套件裡頭單獨拿出來用的最多的是Imager。

母帶限制器Waves的L3 Multimaximizer我個人覺得更好用一些。

不建議太過追求高響度。聲音小聽眾自己會把音量旋鈕調大的。保留一點動態範圍纔是整首歌的美感所在。

做這行技術是底子,往上則是是對不同風格音樂的審美還有理解。

最後就是混音時不要把音箱的音量開太大聲,因為你把監聽音量放小點你會發現混音很簡單的。你可能感受過一個現象就是大音量下混好Vocal,音量一放小vocal的比例卻又過大了。

人耳是遵循等響曲線的規律的,大多數人聽歌的音量不會放那麼大。


壓縮與限制是讓響度最大化最直接的改變,同樣過度的壓縮也是整體動態扁平直的混音體現。

一般混音的人都知道整個頻譜是非常有限的,每個頻段留給混音的空間都不多,低頻太多或者三頻切割的不幹凈比較混的話,響度是做不上去的,必須要保持三頻頻段乾淨並且均衡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提升響度。

無論響度怎麼變,歌曲主副歌和過渡還有副歌高潮部分的動態永遠都是混音中最需要重視的部分,有時候寧願犧牲掉一些響度提升也要保持混音段落自然舒適的動態和音頻儘可能的低失真輸出,壓縮再提升響度太多會造成音頻軌的物理失真爆音,當然對於電子音樂或者是一些刻意追求那種失真模擬感的單軌並軌混音方式那就是屬於混音中的另類混音手法,一般電子音樂用的非常非常多。(下面又到了小葵花媽媽課堂每日問答時間:10個OTT+ 20個Camel Crusher =???會的同學咱們評論區見 )

一般低頻和頻段處理乾淨是最終響度提升的關鍵。

下面放一張等響曲線效應圖

根據等響曲線我們可以得出人耳對中頻最為敏感,相同聲壓下整個頻譜中的低頻和高頻遠麼有中頻來的更讓人耳優先聽到,低頻更多的是體現在聲壓上,所以說在最終提升響度時提前在混音階段把各個頻段的平衡做好並且提前佈局不同頻段的頻率分佈是最終響度保持良好動態後還能達到不同標準響度事半功倍的好習慣。


編曲lufs響度越接近-7越響,聽起來越好聽,超過容易爆音,配樂-24。


你說監聽響度還是成品響度?

流行音樂混音沒有標準響度

以protools的master軌默認表來說 大概-6到-3就行了

個人習慣是瞬態不超過-3。平均在-6左右。

留一些餘量 不然做母帶的時候難提響度

會被母帶師打死

混音時頻響曲線呈自然衰減狀最好(曲線從高到低)

母帶的話

在不過載 沒有明顯抽吸 以及對動態的損失在可接受範圍內的情況下 愛做多響做多響 越接近0dBFS越大

平均-5 -6 -7 -9左右都行(單位LUFS)

現在不流行響度戰爭了 夠聽就行 一味地追求響度會損失很多音樂性上的東西

不能全看數值 有時候你會發現跟別人的作品一樣的數值 但沒人家的響 個人認為 頻率佔了部分原因(參考等響曲線)

以上為個人拙見 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一般我自己是在-14lufs左右就成,在同等響度下通常頻響越平整聽起來聲音越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