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沒學好,馬哲做為黨的指導思想,我想更深刻的理解馬克思主義


有答主提到了去打工,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這個想法。

打工能建立起對一些概念的最深刻的感性認識,比任何書本都深刻得多。我甚至主張第一步不要讀任何書,就先去打工。最好是找個有流水線的工廠去做幾天日結工。日結的好處是做完一天就可以走人,流水線則是機器大工業時代下工人最普遍的工作模式之一。最好選不帶刀具的流水線,安全係數高、規模比較大的廠子。

賺多賺少其實無所謂,打工打下來賺的一點可憐的工資基本沒多少,重要的是那份機器大工業時代下工人的生活體驗。哪怕是做日結,那種感覺也會很強烈。

什麼是異化?什麼是佔有剩餘價值?

當你把自己當做一個機器做著重複的動作時,你就理解了異化。

當你感覺你一天做下來拿到手的工資和你感受到的厭惡感和麻木感完全不相稱時,你就理解了被佔有剩餘價值。

如果能和廠區周圍經常工作的工人聊聊天,你就對工人的生存情況,生活水平,生活狀態有了明顯的感性認識,那些認為工人無法成為資本家是因為工人不上進,業餘時間不學習的觀點馬上不攻自破。

還能迅速理解這麼一段話:

當廠主對工人的剝削告一段落,工人領到了用現錢支付的工資的時候,馬上就有資產階級中的另一部分人——房東、小店主、當鋪老闆等等向他們撲來。——《共產黨宣言》

其實學生以後當了小白領也是一樣的。被拋入社會之後,腦力無產者背負著房貸或房租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支出,情況和工廠工作的工人一模一樣。調查一下工人的生活情況就更好理解,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變得愈加佛系,愈加喜歡簡單無腦的快樂——精力都被工作榨乾了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建立在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雙向互動的規律上,為什麼資本家一定要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而不受資本家個人的道德水平影響),為什麼資本家有強烈的延長工作時間的傾向(而不受資本家個人的道德水平影響)。

回到正題。推薦幾本書。

先讀讀《共產黨宣言》。

馬政經只推薦徐禾的《政治經濟學概論》。推薦資本論等大部頭就是在勸退入門者。

馬哲推薦《矛盾論》《實踐論》和《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科社入門推薦《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相對綜合性的小冊子,恩格斯當時是為了給德國工人普及科學社會主義寫的(但不意味著很簡單,對現在的大學生而言仍有一些挑戰性),是《反杜林論》的縮寫版。入門就別看《反杜林論》了,太難,能看完社空,馬主義的感覺就有一些了。

徐禾的概論對資本論的解讀算是二手文獻里最好的了,在可讀性與準確性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其他都是原著,但是都屬於最簡單的原著了。其他二手文獻的解讀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讀原著才能感受到馬主義的磅礴氣勢~

讀完這幾本,完全能滿足通俗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願望,至少,「為勞動人民謀幸福」的情懷和理論基礎都能窺見一二,也有了深入發展的基礎。


朋友想【通俗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我認為馬恩原著是不合適的。

一來馬恩原著卷帙浩繁,兩位革命導師都很能寫,入手就讀原著容易抓瞎;

二來馬恩原著中有大量的西方文明的典故,雖說《馬恩選集》《馬恩專題文集》的腳註非常詳細和完備,但對於入門者來說,也有些門檻且不友好。

我推薦徐禾等編的《政治經濟學概論》。

政治經濟學概論,徐禾等編

馬克思主義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我猜想你接受了「資產階級再教育」,更緊迫地想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吧~ 這本教材能讓你立刻把握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獲得分析當今社會現象的強有力的工具。

首先介紹徐禾先生。

徐禾先生

徐禾是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學科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主編的這本《政治經濟學概論》初版於1973年,是WG時黨政幹部和工農兵學員惟一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定教材,也是恢復高考後的頭幾屆文科大學生的公共課教材。

《政治經濟學概論》完整地敘述了《資本論》的核心原理,但是解讀經典絕不是照葫蘆畫瓢。

《資本論》非常難讀。徐禾主編的這本教材,既沒使用很學術的語言讓它難以理解,又不往裡面塞入大量的「革命廢話」。它通俗且準確地闡釋了諸如「資本」「絕對剩餘價值」「相對剩餘價值」等概念,並且描述了「無產階級的貧困化」「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等現象,結構完整、文字流暢,說理透徹,加入了大量作者本人的思考。

我們先瀏覽前三章的目錄。

第一章 商品和貨幣

第一節 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第二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第三節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第四節 價值形態的發展。貨幣的起源和本質

第五節 貨幣的職能第六節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的經濟規律第七節 商品的拜物教性質第八節 對資產階級價值和貨幣理論的批判第二章 資本和剩餘價值第一節 由貨幣到資本的轉化第二節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第三節 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第四節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無產階級爭取縮短工作日的鬥爭

第五節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六節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發展過程第三章 工資第一節 工資的實質第二節 工資形式第三節 決定工資水平的各種因素和工資水平的變動趨勢第四節 無產階級爭取提高工資的鬥爭

我再摘抄徐禾先生對一些概念和現象的闡釋。

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切都成了商品,到處都被買賣的原則支配著。在這裡,不僅勞動產品成了商品,就連人們的勞動力、人們的血汗,甚至人們的名譽和良心,都成了買賣的對象。商品關係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是這個社會的最大量和最普遍的關係。

關於資本的本質:

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同商品、貨幣一樣,是人和人之間的生產關係,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關係。

不變資本:在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這一部分資本價值只是轉換自己存在的形態,而不發生任何量的變化,不發生增殖。

可變資本:投入在勞動力上面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工人所創造的新價值,不僅包括勞動力價值的等價,而且包括一定量的剩餘價值。

關於資本家的本質:

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便是資本的靈魂。資本的唯一的生命衝動,就是增殖價值,榨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勞動。僱傭工人「只要還有一塊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它是絕不會放手的。資本是死的勞動,像吸血鬼一樣,它必須吸收活的勞動,才有生命,而吸收得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活越。資本的這種本性決定了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怎樣生產絕對剩餘價值?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這樣兩個部分。工作日越長,剩餘勞動時間越長,這種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被稱為絕對剩餘價值。為了攫取更多的絕對剩餘價值,他便儘可能地延長工作日。

什麼是相對剩餘價值?

假設工作日長度已經確定,資本家可以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地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方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越忙越窮」是如何發生的?

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資產階級手中,而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無產階級則趨於貧困化。伴隨著資本積累而產生的這種兩極分化現象,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於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和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剝削的加強,工資部分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必然日趨降低。失業人口的大量存在,還會使在業工人的處境更加惡化。資本家能夠利用勞動力供過於求的情況,來壓低在業工人的工資,提高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制度下之所以不可避免地爆發生產過剩的危機,並不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巨大增長超過了人民大眾的絕對需要,而僅僅是因為它超過了人民大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馬克思曾經強調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

就摘抄這麼些。我相信,你經歷社會毒打後讀到這本《政治經濟學概論》,會有豁然開朗的收穫和更深刻的體會。希望朋友喜歡。


推薦一本書,叫《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該書的作者是王亞南,經濟學家,《資本論》的中文首譯者之一。

這本書里,王亞南通過對中國官僚政治的研究,很好地解決了「中國在秦代以後沒有封建領主為什麼依然是封建社會」的問題,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史學本土化的重要實踐。

讀完這本書你再去看中國歷史,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這是我思想轉變的一個重要著作,因此大力推薦。


我推薦一套書,九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但並不推薦全讀,如果只是想要通俗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可以選讀第一卷和第六卷。原因在後面會說明。

卷一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時代

第二章 馬克思世界觀的轉變

第三章 恩格斯世界的轉變

第四章 對科學世界觀的初步探索

第五章 向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的接近

第六章 新世界觀的創立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公開問世

卷六

第一章 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章 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初步運用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系統化

第四章 抗日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多方面展開

第五章 解放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色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之所以只推薦選讀這兩卷,有兩個原因。一、作為了解者,沒有太多必要做全面細緻的研究,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進行有選擇有針對性的閱讀,故像第四卷、第五卷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前蘇聯的發展史,像第八卷、第九卷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美、英、法、德等國家的發展史,就沒有太多涉獵的必要,當然,如若對某一段歷史非常感興趣則是可以進行選擇閱讀的;二、第一卷講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的歷史,其中有很多思想觀念的轉變過程,也有很多和外部的、內部的錯誤思想做鬥爭的過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此種發展歷史脈絡的把握,從而知曉為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對的,對在哪裡;是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和必然的,為何需要;至於為何不推薦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理想照進現實的實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蘇聯的發展史,而要推薦馬克思主義第二次理想照進現實的實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史,而且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是因為我們作為中國人,無論是誰,除非是專門做前蘇聯史研究的人,都是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的了解程度高於對前蘇聯歷史的了解成都的。那對這樣一段有著相對更多了解的歷史中的某一「流」——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史的了解、研究就會相較而言更為容易一點。綜此兩點,我便只從此九卷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挑出來了這兩本作為推薦的理由。

那我為何要推薦《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作為通俗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入門書籍呢?原因有這樣幾個。一、相對於其他類書籍而言,歷史書其實是最容易讀最容易懂的,當然此處的懂只是表面的懂;二、歷史書和其他書的閱讀效果有點不同,閱讀歷史書見效慢,但是一旦見效特別深刻,且閱讀歷史書籍是閱讀其他書籍的基礎,沒有歷史知識的基礎,我們便無法知道其是如何誕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而不知道這些也就讓我們的知識變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三、哲學史和一般的歷史書又有一點區別,其主要是涉及到思想哲學的誕生和發展脈絡,穿插其間的還有時代背景的描述,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思想哲學之所以誕生和發展的原因;四、任何一種思想哲學的誕生必然要和原有的思想哲學進行鬥爭,也要和與其同時的錯誤的思想哲學進行鬥爭,並通過實踐的檢驗證明其為相對來說更完全的真理,那也就是說研究哲學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何是對的,從而更加堅定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綜上,我便推薦九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的第一卷、第六卷作為通俗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入門書目。當然,如若是有基礎,有興趣的話,我還建議將這兩卷中所涉及到的關於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等寫的原文原著翻出來讀讀,畢竟他人的解讀永遠沒有原作者的原文更全面更真實。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本文為筆者若干年來學習馬列主義理論的一些心得體會的分享,試圖總結客觀規律,但免不了帶有個人主觀性,因此請讀者奉行「拿來主義」原則:能用則用,不能用僅供參考,最重要的是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首先分享幾點心得:

第一,理論學習,特別是左翼青年的理論學習,並不只是學給自己,也同時是為了進行宣傳和普及工作的需要,因為貧瘠的理論水平是做不好思想工作的。從這點出發,左翼青年的理論學習便不能只順從個人興趣或喜好(只學自己感興趣的或擅長的),而是根據宣傳工作的進展,缺什麼就補什麼。

第二,理論學習,特別是來自國外的理論學習(馬恩列斯),由於年代、地域和翻譯等原因,對中國的讀者來說有其天然的難度。從這點出發,我們在進行理論學習時需要做好難讀、難啃甚至讀不懂、啃不動的心理準備,要給自己「讀不懂是正常的」這樣的心理暗示,絕不因難而退、自暴自棄。

第三,理論學習,特別是自己此前從未接觸過的理論學習,如一切陌生科目一樣,對其的學習有特定的方法、規律遵守,也需經過特定的學習周期(療程沒夠,病就治不好;同理,周期沒到,理論也學不紮實)。從這點出發,青年在學習理論時一方面要避免毫無方法和頭緒的一頓亂學;另一方面則在自己學習受挫時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促改進,而不是直接否定自己的學習效果,認為自己笨,再學也學不好,也沒必要再學了。

第四,理論學習,特別是內容豐富、含義深刻的理論學習,對其內容的理解可能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每個角度、每個層次的理解可能都只能了解到原文一部分的含義(層次越高理解的會越全面),而且受讀者年齡、社會閱歷、學習時長等因素的限制,每個人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只能理解到某一個或幾個角度,達到某一個對應層次,只有經歷漫長的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過程後,才可能實現最全面角度和最高度層次的理解和掌握(類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三種境界的差異)。從這點出發,青年在學習理論時一方面不要有「要讀就要完全讀懂,否則不如不讀」這樣完美主義的想法(在特定的角度和層次上只能是認識部分真理,不可能達到全部真理),否則會憑空給自己增加難度和壓力;另一方面也不要自我限制,認為自己已對某一文本讀過多次、完全掌握了它的內容,進而主觀臆斷,乃至驕傲自滿(古人說「溫故而知新」,隨著實踐的深入和自己知識、閱歷的增加,很可能在後期閱讀的過程中又發現自己以往不曾關注到的內容、對同一文本產生比此前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上述心得的基礎上,再談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第一,制定大計劃和小計劃。所謂大計劃即時間跨度較寬、內容較籠統的計劃,比如一年的計劃或一個學期的計劃。而小計劃是時間跨度較窄、內容較具體的計劃,是對大計劃的階段性拆分,比如某一周的計劃(按時間拆分)或讀某本書的計劃(按項目拆分)。

舉個例子:馬列主義的理論學習基本可以分為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其中政治經濟學又可分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論)、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當代經濟形勢與問題三個部分,而科學社會主義又可分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從空想到科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實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三個部分。小明在評估了自己的理論掌握程度後認為,制約自己目前認識提高的主要是科學社會主義部分,即自己清楚知道國情性質,也多少知道一些關於剝削、剩餘價值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政治經濟學知識,但是對於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樣子、該怎麼實現以及建設社會主義、以往的社會主義到底有哪些經驗和教訓以及以後又將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等問題一直不清不楚,雖然學過一點國史,但是學的非常粗糙,基本只是記了個結論,跟別人講起來也非常簡單生硬。小明認為對科學社會主義一塊的學習和掌握可能關乎到自己對於社會主義的信心,也關乎到自己以後的工作和成長。於是,他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作為自己接下來一年的學習目標,這就是大計劃。

但是一年時間很長,不可能只空洞地定一個題目,必須有內容填充。小明於是在向學長學姐請教後鎖定了如下任務:1、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經驗(《獲得權威》、《在地下》);2、俄國革命歷史經驗(列寧的若干重要著作——《怎麼辦》、《進一步退兩步》、《左派幼稚病》,斯大林編著《聯共黨史簡明教程》、史料《蘇聯共產黨歷史》);3、馬克思、恩格斯與機會主義鬥爭史。之所以只選了科社三部分中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容,是因為小明考慮其餘兩部分(科社理論、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雖然重要,但不迫切,不構成自己目前最主要的認識瓶頸和工作障礙,因此可以先放一放,優先突破科社實踐一塊。接下來,小明對自己在一年中的學習任務做了大致規劃:第一個學期,重點放在列寧單篇原著上,通讀《怎麼辦》、《進一步退兩步》、《左派幼稚病》三篇文章,接著閱讀《聯共黨史簡明教程》,實現對俄國革命歷程的初步了解;第二個學期,在前一個學期基礎上閱讀較為細緻的《蘇聯共產黨歷史》(十月革命前部分),對俄國革命進行更加充分、深入的了解,接著學習在俄國革命經驗啟發下進行的中國革命的歷史,特別是白區群眾工作的歷史,閱讀《獲得權威》和《在地下》兩本書。考慮到自己平時還有很多事要忙,自學理論的時間較為有限,很可能在完成上述計劃後就沒有多餘時間了,因此馬恩與機會主義鬥爭史便暫時擱置,不列入計劃。

之所以要在第一個學期先讀單篇原著,再讀全面歷史,是因為小明認為單篇原著與具體的歷史時段、事件結合更緊密,敘述更生動形象且有說服力,但也因此觀點偏零散化、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歷史脈絡和框架,如果先讀《聯共黨史》再讀列寧原著,那麼固然是在初期降低了閱讀難度(《聯共黨史》比原著易讀),但整個學期下來卻只能記住最後閱讀的原著中的碎片化結論,而初期閱讀的黨史脈絡早就忘記了;反之則不同,先以原著將自己帶入歷史,以更鮮活生動的案例和敘述理解當時發生的一切,再通過黨史學習將碎片化的映像串聯起來,形成全面、完整的歷史脈絡,建立初步的歷史框架。這樣,雖然到學期結束時早先學的原著內容全忘了,但是已經形成了整體脈絡,思路已經比一學期前清晰多了。

這些就是小計劃。以上小明的例子是從項目上來拆分大計劃的,還有一種方式是從時間上拆分大計劃,比如規定一個學期中這幾周讀什麼、下幾周又讀什麼。究竟是按項目拆分還是按時間拆分或者混合拆分,取決於個人的習慣和偏好。

之所以需要大計劃,是因為需要準確理解和評估個人當前的理論掌握程度和短板所在,確定某一個較長時期內努力的大方向;而之所以需要小計劃,是因為要避免大計劃流於頭腦和口號,就必須將之做時間或項目的具體拆分,從而便於後續制定更確切的實施方案並付諸實施(小計劃相當於是大計劃與實施方案之間的中轉環節,沒有這個中間環節,一般人很難直接從大方向制定出詳細方案來,除非你天資異常)。

第二,制定合適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在小計劃的基礎上精確到天,一種是累積式的,第一天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最後一天全部結束;另一種是重複式的,每周一做什麼,每周二做什麼......每周日把一周的任務結束,下一周再開始依次重複。後者較適用於時間安排規律並且已經有較多安排的人,比如大一、二、三學生和在職人員。大一到大三課業較多,且課表固定,可以根據每周課表把自己周內每一天的課餘時間量、課餘時間段等計算出來,設置恰當的安排,之後便周周固定了。前者適用於時間安排不規律且自由程度較高的人,比如大四(及部分不考研的大三)學生。因為每天沒有固定安排,便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設置每天的任務,逐天累積以至完成。制定方案因人而異,且太過具體不方便舉例,以下僅談幾條注意事項:

1.進階。一般規律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簡單)到繁(複雜)。進階次序的設置意味著不可跨越,否則如果由難到易、先深後淺、先複雜後簡單,通常都是費力不討好。

2.辯證法。雖然通常在難易、深淺等階段上不能隨意跨越,但就現象與本質、理論與運用、原因與結果等問題上卻是可以相互轉換、交互強化的。這是因為這些範疇並沒有固定的難易程度,很多時候不存在其中一項是另一項的更高階段的關係。舉個例子,「現象」看起來沒有「本質」高級,但是精通某一領域的現象未必就比只是模糊認識到它的本質要低級(就像古代人不懂科學,但是懵懂中發現了物質和變化的奧義,有樸素辯證的唯物論;近代人詳細研究了各門自然科學,卻在把握本質上出了問題,走向了機械論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那麼難道能說抓住了本質的古代人比把握了現象的近代人思維更高級嗎?)。在生活中,一個生活經歷豐富但是沒讀過多少抽象理論的老農可能比一個學了系統理論卻缺乏社會閱歷的大學生更對社會有真知灼見。這就是說,制定學習方案時不一定要遵循先了解現象再總結本質或先學其理論再推其運用的順序,完全可以倒過來,先給出一個簡單或抽象的本質(或是對本質形成一個簡單和抽象的理解),再到豐富的現象中去求證、理解和深化本質(或是對本質進行更加生動和深刻的理解),等等,或者是採用更加複雜的本質——現象——再本質,或現象——本質——再現象的模式,形成相互轉換、交互強化的效果。

3.寬緊。指的是實施方案的鬆緊度,一般要適度寬鬆,否則遇到不理想情況很容易執行不下去(這種情況又時有發生,難以避免)。適度寬鬆的意思是既要給自己做臨時性的調整留有餘地,又不能過於寬鬆,導致方案缺乏約束力,難以鞭策自己用功執行。總結起來,實施方案制定的原則是:可操作性(有具體方法)、可實現性(目標符合能力)、鞭策效果(有督促和提高作用)、留有餘地(不可過於緊張以至無法進行臨時調整)。

4.原則性與靈活性。處理好整體計劃的原則性與具體方案的靈活性、長期時段的原則性與短期時間的靈活性、最終效果的原則性與落實進度的靈活性之間的關係。僅解釋最後一個:最終效果的原則性指我們制定計劃及方案的最終目的——增加認識、提高自己,不是為了計劃而落實計劃;落實進度的靈活性指在落實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或追趕或拖延的調整,不必完全按照計劃的進度來,也不必因未能完成計劃的進度而灰心喪氣,要記住計劃只是實現的手段,所要實現的目的還是增加認識、提高自己。如果目前的方案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得到較大程度的落實,但是哪怕我們現有的進度只是比實施之前超越了一點點、只是增加了我們一小部分的認識,那麼也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5.點面結合。主要指整條快時間和碎片化時間的結合與利用,連貫性內容與穿插性內容的結合與利用。前者意味著零散、碎片化的時間也可以被重視和利用起來,後者則是說在學習某一固定主題的一整段時間內可以靈活穿插進若干其他主題的內容(但不能多),以開拓視野、緩解疲勞。

第三,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方案因人而異,方法就更加因人而異。以下說幾條我個人比較認同的方法:

1.艾賓浩斯記憶法。其原理為「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後慢」(詳細可查百度百科),直觀的反映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此方法的核心結論是學習過程結束後知識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遺忘掉,因此需要及時複習和強化,促使瞬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光看光讀,也要經常性的動手總結和梳理,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報告是很好的鞏固學習效果的方式。

3.就學習中出現的疑問要及時進行記錄(抓住瞬時靈感),以免忘掉,待之後有合適的機會再找人詢問。

4.先自己解決,再找他人。養成遇到問題自己先查資料的好習慣,不要輕易問別人,否則容易養成對別人的依賴性並可能受到對方不正確觀點的誤導。很多問題其實自己查一下也就明白了。

5.用好書籤,發揮大作用。很多人都有看完一段內容後很快就忘記的習慣,有的人不得不每次都翻到最前面重新看,結果一直看不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技術手段就是書籤。看完一部分便把書籤插上去,下次打開直接從書籤以後的內容開始,絕不退回到前面去。因為前面的內容只是看似忘記而非真正忘記,你能夠讀下去,說明文章的分析思路和基本結論你都已經接受了,潛移默化之中已經理解了作者的邏輯,所遺忘的僅僅是對分析思路的展開和對基本結論的論證(雖然這些佔據了絕大多數篇幅)。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在之前結束的位置繼續往下讀,而且會越往後越省力。書籤就是強迫自己不斷開始新內容的技術工具。

最後,學習是一項長期反覆的過程,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試圖讀一次就全記住、全理解的想法是錯誤的。如果對於社會科學的東西看一遍就能記住,那麼當年高中時候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同學不選擇文科了(拋掉文科不好就業的因素),很多人不願意學文不就是因為背不過、記不住嗎?中國近代以來大概也就是錢鍾書有「照相機式的記憶力」,過目不忘,不過這種人少的可憐。學習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長期熏陶積累。有時候結果重要,有時候過程也同樣重要(當然,過程也是一種結果,沒有完全無結果的過程),讓我們下定決心、擺正心態,去爭取結果、享受過程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