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孩子回到家裡面老是愛發脾氣,不做作業,這些習慣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還是在學校裡面,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大呢?為什麼?


孩子從出生開始,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會一直伴隨孩子的成長。

孩子適齡後,會進入學校進行知識教育。

父母們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上學了,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交給老師就可以了。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是引導方向和指出問題的,還會教會孩子如何解決問題,但具體的實施還是要家長去協助的。

老師如同指路人,可以告訴你怎麼走,往哪裡邊,至少你走不走,走的對不對,就跟指路人沒什麼關係了。

父母就如同問路的人,跟著孩子往老師指的正確方向走,這樣就能保證孩子是否走正確。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同樣重要的,但父母的教育影響伴隨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平常的一些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剛到來這個世界,就是一張白紙,而在這張白紙上畫上第一筆的就是孩子的父母,學校只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服務站,孩子的一生中,與父母接觸的時間都是最長的。


父母更大,老師一直會換,父母換不了


在嬰兒時期,孩子往往會從父母的面孔讀取一些信息,從而判斷自己這樣做是可以的、還是不可以的。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學習主要來源於他們與孩子的對話。但事實上,與其說是從與父母之間的對話中學習,不如說他們更多是在模仿學習他們的父母。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和父母的接觸時間最長,所以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父親,他的孩子是一個今年5歲大的小男孩。每次當這個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時,他就會變得異常憤怒,當我跟這位父親工作的更深入時,我發現這位父親自己就很難應對憤怒這種情緒,比如當他和他的愛人相處時,他沒有辦法跟他愛人分享到底是什麼讓他覺得心煩意亂。於是與其選擇跟愛人進行一個交流,他反而只能非常憤怒地去對待他的愛人。所以當時我對他的反饋是,我觀察到其實你自己在面對你的憤怒時就感覺非常困難。如果是這樣的話,要協助你的孩子去面對他的憤怒就會變得更加困難。孩子是在不斷地模仿自己的父母,所以在父母去協助自己的孩子之前,他必須要懂得怎麼樣更好的了解自己,也就是反思以下自己是不是愛發脾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