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了社交、邏輯、決策、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追逐夢想的樂趣

我只是一個小菜雞,我得到最大的收穫是因為德撲養成的某些習慣某些改變而給我的人生帶來的變化,並不是德撲遊戲裡面的金錢或榮譽

1、打發時間(最基本的娛樂時間,減少出去應酬喝酒的次數)

2、抓到對手的大唬詐或空氣牌唬詐走所有對手時,有種自己是發哥賭神的自我感覺(反正就是飄飄然)

3、養成了每周堅持運動的習慣

4、離開學校十年後,因為德撲,學會看書、去學習(博弈論、概率、心理控制、管理學、自我控制)

5、系統學習德撲後,在日常、工作中辦事前,會先做一個完整計劃(ABC)

08年接觸的德撲,斷斷續續的玩,在錢這方面是虧損的。一直都很菜,包括現在也是德撲遊戲裡面最底層的玩家,但我的收穫是從在2015年上半年開始的,3月份離職,在就業的空白期天天在家打德撲,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輸多贏少,於是開始狠心,花了幾百塊在淘寶上買了很多相關的書回來看,來來回回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逼著自己看完了(上學時是標準的學渣,看書就想睡的那種),從中學到了,要想打好牌,必先養好精神,想要有好精神,就得有好身體,於是開始逼著自己去運動,跑步打球什麼的,就為了出汗,就為了保持身體在一個活躍的狀態,後面又開始看一些關於心態平衡、自我心裡暗示的相關書籍,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但,但是..................不出意料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沉迷於其中,結果在德撲遊戲上還是虧損的。於是在2015年10月份的時候出去找了份工作,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公司,開始正常人的上班下班,銷售行業,2016年年收入15W,2017年年收入過30W。這期間有時間空閑時也會遊戲一下德撲,純粹的娛樂,不再像以前那樣會幻想某天打上WSOP拿下純粹中國人的第一個冠軍手鏈。小輸小贏已不在重要,影響不了生活的質量

我覺得我工作順利的原因得利於:我在德撲遊戲中學會了應該去學習的態度,堅持學習,保持自我身體、精神活躍,心態穩定(不容易被打擊和困擾,接受錯誤、改變錯誤),學會做計劃。

我不是那1%能靠打德撲生活的人,這輩子再怎麼學習也不會登上德撲的頂峰,這遊戲不只是學習就成功,還需要那萬中無一的天賦才行。

所以,我得到的不是德撲遊戲裡面的籌碼、盈利或榮譽,而是我在德撲遊戲時逼著自己去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給我人生帶來的改變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所以,我會堅持遊戲德撲,我愛德撲。


錢,30k/月


先埋個點,想好了來回答

差點忘了,直到看到最近中撲網對Celina Lin的專訪

最後一個問題是:撲克最吸引人的地方?

女神的回答原文是:

最吸引人的地方...對我來說撲克最吸引我的地方應該是,它可以讓我把人生看得很清楚很透徹。因為在我看來,撲克教給你的一些課程,是一個人可能一生都很難從別的地方學到的東西。撲克會讓我們覺得活得很充分,不管你以後選擇做什麼,或者說不管你將來是否選擇離開撲克這一行,它帶給你的一些東西是以後人生路上都會用得到的,特別是在生活方面、情緒處理方面以及資金管理方面。我所說的「資金管理」不單單是指撲克中的資金管理,還有你生活中的資金管理都一樣適用。所以撲克帶給你的最大收穫就是在你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會教會你一些東西,並且是以很快的速度教會你這些東西,讓你在今後的人生中都用得到,是可以伴隨你一生的知識。

此題可解。


咳咳,在這裡就需要拽一些名著出來說理了:

喬幫主曾經曰過,創造力無非是找到事物間聯繫的能力。

為什麼最近德撲會在創投大佬圈這麼火?答案很簡單,因為會思考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德撲中有關投資邏輯的啟迪。

AX牌型-Kicker matters

很多鯊魚牌手會教導菜雞,拿了A沒啥可美的,Kicker(另一張牌)小的話在pre flop(翻牌前)fold 就好。翻牌三張真的出了個 A 你也沒法打,你手裡 A4 ,人家要是也有 A 隨便另一張是什麼都領先很多,隨便一加註你也不敢接。

而一些投資機構,會一直強調對創始人的重視,也就是常說的「投人」。關注創始人的各方面能力,是因為我們堅信偉大的事業都是由偉大的人創造的。最近一年,「投人」改為「投牛」,就是投那些讓人一見就想跪下的大牛創始人,也就是 A 級的人才。

此外,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正所謂山外青山樓外樓,能人背後有人弄。一張A有時候都不夠,還要看二號創始人是不是也足夠優秀,能稱得上「牛二」。

究其原因,真正厲害的創始人 CEO 應該具備強大的影響力,吸引到優秀的同伴是創業路程中的必須技能,而這種能力往往在創業早期就有所體現。

所以我們不僅要投有 A 的牌,更要投有 A 又有大 Kicker 的牌。

9Ts-投其一點不計其餘

但也不能只玩大牌,全方位完美的創業團隊可遇而不可求,也沒人真的只玩 AA KK AKs(同花的 AK )。而往往像 9Ts(同花的 9 和 10 )這種小一點的連張或者同花連張,也就是「結構牌」,玩好了容易成大牌,比如成花成順。

對應到早期投資,我們要「投其一點不計其餘」。只要有一個極為打動我們的滿分的點,就投,哪怕暫時忽略一些不完美的地方。

有人特別喜歡打小的手對(pocket pair),比如 55 77 這種牌,它們有差不多 1/8 的幾率在翻牌開出三張之後中Set(暗三條,比如我手裡是 55,公共牌也翻出一張 5),對手根本無從判斷你已經中了三條,很可能把已經成對、手裡的超對、甚至兩對的價值輸給你。

其實,早期投資也存在一個類似的邏輯,我們應該在無聲處尋找驚雷,真正巨大的機會可能是隱藏的,被人忽略的。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快手,當這個low到爆的軟體橫空出世時許多在一線城市養尊處優的投資人是無比詫異的,他們從未設想三線城市的無聊群眾能爆發出如此強的的生命力。然而其實快手從未「橫空出世」,他服務的人群和這些人群的需求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鮮有創業者或者投資人能夠察覺。

不要被估值嚇到

在一張大家手都很松的桌子上是不要妄想用便宜的價格看翻牌的,就像是過去一段時間大量的資本湧入早期投資行業,讓好多早期項目估值貴到離譜。

然而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是,如果你手上是AA,翻牌前不管多少人推了 all in 你也要接對不對?而在早期投資中,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感覺極其牛逼的項目,真的不能在乎估值。

這背後有許多悲傷的故事,傳聞一個大佬在今日頭條估值 2000 萬的時候給過一個 1500 萬的offer,沒談成;5000 萬估值的時候給過一個 4000 萬的 offer ,又沒談成。午夜夢回,不知道他今天想起當初對估值的糾結時又會做何感想。

你要知道,在投資領域,估值真的是其次的事,通常這種項目叫做 Win-at-all-price。

大部分復盤都無效,但不復盤確實不行

這個世界上唯一比臭皮匠還多餘的就是事後諸葛亮。有人說,復盤其實就是這個事後諸葛亮。

的確,不用這個方法論的商業精英大有人在,並不是說不復盤就不能成功。這裡只強調一個點,復盤沒有任何損失,而且可以隨時反饋當下的情況,不讓下次的「更好」和自己擦肩而過。復盤對於參與的所有個人而言,有時候也是一次殘酷的自我解剖的過程

孟子說「仁者如射」,意思就是射箭的人擺好姿勢把箭射出去,如果射不到,不要埋怨客觀原因,而是要從中間總結經驗。所以,復盤要形成習慣。《荀子·勸學》中也講: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說的就是要學會復盤。?

復盤被認為是德撲選手增長功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對弈時,可以通過他人的視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從而將別人的經驗化為己用。德撲選手訓練方法很簡單:不斷實戰,簡單復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方法最單調但也最有效。?在不斷避免犯同樣的錯誤的同時,還能磨練心智,整個過程是對自己心理上的成長和錘鍊。

但是要注重佔比問題,偶爾反思過去便可,可以把更多時間用在尋找未來的可能性!

咳咳,講到最後,口有點干,各位若覺得受益,不如賞個贊!


對德撲感興趣的朋友們,歡迎來關注圍脖@RedDragon紅龍,獲取最新鮮德撲資訊和最專業的德撲知識!對於推廣德撲文化,我們從不詐唬!

微博?

www.weibo.com


聲稱自己盈利高的原來是靠教學出書賺錢。


無論做什麼事之前,都要算一下概率和賠率,即使非常粗略,但也算是認真的思考過了。打德州得到了這個思維模式


自制力,情緒控制,擺脫賭徒式心態,錢,還有教訓。

目前是一個低額桌盈利玩家,每個月2W左右,情緒管理還是不夠,容易上頭,每次上頭帶來的損失都是巨大的,接下來希望能再加強情緒管理能力


迫使我系統的學習博弈論,概率和統計。


自從打了MTT,風格會變化很大,有時候感覺MTT和現實社會更像一些,你的籌碼不斷的攀升,不斷的淘汰其他人,anti和盲注也逐漸增大,財富越發,圈子裡打的級別也越高,損益風險都同時增加,越到高處,越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興奮不要超過3s,否則,呵呵^_^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