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業升級速度慢,現行的技術與10年、20年前無明顯區別。所以待遇、發展空間、工作環境也與之沒有區別。
  2. 生化環材是國家發展的基本大業。然而學術圈卻限於炮製論文而忙於炒菜,將基本大業置於何地?

所以當代青年該樹立怎樣的價值觀?

1.生化環材業內人士,是否該思考如何推進產業升級。乘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東風,把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化為智力密集型產業。

2.學術圈圈內人士,是否考慮「放下身段」,「解決卡脖子的問題」(而不是卡腳脖子的問題!)?

註:感謝有些朋友在留言區的謾罵,在此做一些解釋。

為什麼提這個問題:因為有另一個問題「勸退生化環材是否是一種卑劣的行為?」,此問題與這個問題形成對應。

提問題的初衷是希望生化環材領域能夠奮起,能夠促進產業升級,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希望回答者能夠談談自己的看法。例如,回答中提到的疫苗領域的進展,就很不錯,是個很好的回答。那個逗動物頭髮過多有腹肌的男生,也不錯,健康向上,贊。

我當然希望生化環材能夠高薪、高回報。可是現實與此有差距。

需要大家努力,無論是工業界的,還是學術界的。腳踏實地,知恥後勇。

看不懂此問初衷而謾罵者,已舉報。

謝謝建言者。與君共勉!


「現行的技術與10年、20年前無明顯區別。」

其他學科不了解我不亂說,對於生物而言,第一句話就錯的離譜。

從事任何合法行業都不卑劣。發釣魚引戰問題才卑劣,建議直接舉報(低質問題-引戰)。

行為藝術?

我讀研的時候每周燒150個反應釜,每周四測試的時候,都感覺像是抽獎,抽不到的話,下周就再加70個反應釜。因為沒有具體理論去指導如何合成新材料。換了底物,比例,溫度,時間。出來的物質都可能不一樣。除了炒菜多重複,我還真想不到更高效的方法。

所以並不是教授們想炒菜,而是生化環材本身就是炒菜的學科,通過一次次的實驗來找到最優解決方案。

1.信息技術是救不了生化環材的。因為物質合成中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信息技術不能指導合成。就算我們可以分析出所需要物質的排列分布,密度泛函可以計算構效關係。但怎麼去合成出來仍然反覆的實驗,直到找到可行的合成方案。

2.也正因為如此,生化環材的技術並不是10年20年沒有進步的。擴招了一大群人做了20年的實驗,就算抽獎也能抽到幾個啊。只要資金,人員,時間到位了,生化環材是肯定有技術進步的。題主如果真想為生化環材做貢獻,大可不必盲信信息技術,通過優化資金配置,凝練科研團隊,推動研發工作可持續發展說不定更有效呢?

推薦看下袁嵐峰老師對發動機材料的看法,興許會有更多啟發。


跟一波 @蝦說

「現行的技術與10年、20年前無明顯區別。」

其他學科不了解我不亂說,對於電池材料而言,第一句話就錯的離譜。

僅鋰電池技術而言,過去10-20年,電池材料正極經歷了從LFP/LCO到NCM/NCA的迭代,而目前正在實現從111到532, 811最終到全鎳正極的迭代。負極上,最近十年,工業界和學術界正在努力實現從石墨到硅碳負極的迭代。電解液的迭代就更加了,不用說溶劑和添加劑這些小修小改,現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在努力實現從液態電解液到全固態電解液的迭代。

從事任何合法行業都不卑劣。發釣魚引戰問題才卑劣,建議直接舉報。


雖然生物的世紀未必是生物人的世紀,但是最近20年可是基因測序技術進步最快的20年:不但測序成本以遠高於晶元摩爾定律的速度下降,而且二代、三代測序是不需要建立細菌/酵母文庫的,可以直接處理混合DNA樣本,便利性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這意味著對於突發傳染病事件,以前迅速搞出病原基因組在技術上就是很困難的事情,現在理論上可以縮短到x小時內。

而且Pacbio三代測序有超長讀長,且不太受高gc影響,對於基因組重複、複雜區域拼接乃是神器。

還有一些分子方面的工具技術,比如綠色熒光蛋白、crispr系統,也是在這20年里發展出來的。

對於行業,長期以來的一個規律是真正能獲得最多投資的,基本都是人類相關問題,比如癌症之類的疾病。


老子憑本事賺錢吃飯,咋就卑劣了,我承認自己水平不夠,做不到改革創新,也無法讀博為國家化工事業做出巨大貢獻,還想著轉行,去蹭蹭別的行業的東風,但是這不是現實所迫啊。

憑什麼要求我們這些每個月幾千塊錢工資的低收入人群一邊搬磚,一邊又要為國家生計未來考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