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放很多動效動圖,感覺在PDF上面沒法表現動效呀,苦惱


看了那麼多簡歷,我的個人感受是,比較偏向Web。當然兩者各有利弊,看自己的作品特點選擇吧。

Web比較喜歡是因為可以直接打開看,不用下載一個包,有些同學會把原型文件、動效文件、各種東西打包上傳在招聘系統中,或者郵件發過來。但是受限於郵箱容量和系統限制,必須對作品進行壓縮。看到有些畫質受損很影響質量,雖然我會告訴自己這是沒辦法,腦補一下精緻的畫面吧,但是還是很難受。Web有個問題是國外網站可能會被牆,國內網站也不是不行,而且不少網站對手機瀏覽都做了適配,碎片時間看簡歷。

PDF也行,因為可以看到同學們精緻的排版,將最重要的內容用靜態的畫面表現出來。但是我得下載查看,或者緩存在電腦,有時再找會比較麻煩。而且其實動效有時是具有功能性的,也是需要表現一下(再說了你會做動效或者原型為啥不表現出來呢?)

但是不管怎樣請不要放在第三方網盤,還有個提取碼,真的很麻煩,畢竟要篩選那麼多簡歷,可能跳轉去等待的時候順便就看其他簡歷了(萬一忘記回來了呢)。


如果要放很多動效圖片,自然選用網站會合適。但自己從0搭建一個網站還是比較費時間和技術的,可以考慮發布到站酷上,比較方便


建議用網站,效果更直觀,可以不斷更新迭代,順便展示下自身編程能力


感謝邀請。

我是一名今年參加秋招的交互設計研究生,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和經歷

建議兩個都做,如果非要二者選其一,建議PDF優先。

首先看到提問中關鍵詞是應聘,但也具體沒說是外企還是國內的互聯網大廠什麼的,那我就假設題主是比較泛化的問這個問題。那一個泛化的問題自然在條件不確定的情況下能多手準備最好,我的個人實習經歷和秋招經歷告訴我: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讓你傳pdf,有時讓你貼網站,有時讓你傳打包的文件....

所以我都準備了...

那再談談到底哪個概率高一些?

還是傳PDF的概率高,我今年投的絕大部分面對國內研究生都是在投遞網站上傳PDF,有些會兩者方式任意,但只能貼網站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我知道國外研究生做網站的多一些,所以我只談我在國內投的感受..

其次就是,既然是交互專業,現在一般區分UI設計,一般對標的是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還有和認知心理學和計算機的交叉,所以似乎沒有必要傳那麼多動效?如果是說想展示一些軟體做跳轉或者動效的能力,一般面試官會認為軟體的使用是基本功,沒有必要展示,其次是不是過多的動效和視頻展示容易掩蓋你自己本身的分析能力,最後就是面對龐大的求職者人羣,面試官絕對不會一個個打開你的文件包挨著點擊看看你做的效果。

最後我談談一些硬體設施造成的影響。首先一些外網做的網站在國內並不一定能順暢的打開,其次你也不知道對方是在什麼設備端選擇打開你的作品。還有就是如果達到面試環節,有的時候是要去到現場,那邊的網路環境可能導致你打不開網頁陷入尷尬,比如信號不好。也有可能你的面試是線上,但是你正在外面,需要找一個咖啡館急匆匆坐下開始準備。總之網路環境和信號可能會影響你的面試質量,稍微有點風險。

最最最後,這世界上還存在一種應聘方式內推!這種方式基本上是你熟人要了你作品集幫你內推,這個時候我遇到的也基本是要PDF..

所以總結一下,建議兩者都做,不太費時間的。如果非要放棄一種方式,並且你的情況和我很類似,建議優先PDF。

再次感謝邀請,祝題主應聘順利~~


第一種的話最常見的就是PDF格式,那這種文檔形式呢,不會受到任何電腦版本的什麼限制,都能打得開。那尺寸呢,也是沒有明確要求的,但我個人比較建議16:9的比例,或者是4:3的比例,因為在我們招聘的時候,通常來說,HR會把各位的作品集發到設計leader的郵箱當中,然後進行下載,之後在電腦上面觀看,那有的時候在一起討論或者面試的時候呢,也會在ipad端觀看,有的時候也會用屏幕大一點的顯示屏去觀看作品集,所以你的比例是比較重要的。

除此之外呢,也可以提交在線作品集,比方說,你在站酷上可以有個人的主頁放你自己的各種設計項目,那如果你的粉絲比較多,或者被賬戶官方推薦過的話,那也是非常加分的,另外的話就是laughter,也是設計師個人網站用的比較多的,當然你也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比較知名的,比方說Behance上面有你的個人主頁。但是我要略微提醒一下,我的公司雖然不存在打不開外網的情況,但是不排除有的企業可能會打不開,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還是像站酷一樣,國內打開比較方便的網站會更好一些,那提醒一下,一定要配好網站的大小。

在線作品集的好處呢,就是可以展示一些動效一些視頻啊,都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動效這個東西呢,如果你不做在線作品集,也是可以進行壓縮和作品集一起打包放到一個文件包裡邊啊,然後發過來也是沒有問題的。


PDF不可交互,網站可交互。你是交互設計師,你說哪個好?


建議pdf吧。看過幾百份簡歷的人說一下原因吧:

1、交互設計不是UI設計,看的是你的用戶體驗感、邏輯思維和產品思維能力,不知道你放這麼多動效的目的是什麼?這些交互能力應該不太需要用動效去說明。

2、現在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經常會在手機上看你的作品,手機上瀏覽網站會非常不方便。

3、有些公司是打不開某些網站的,即使打開也會受網速等限制導致瀏覽效果不盡人意。


一般都是網站,平面設計有時候會用pdf


隨便,你發啥我們都能看到,能讓人幾分鐘看完就行了

我想說的是動效這東西,如果是你這個作品的核心體驗,那你就放上去,如果你只想炫技證明你會做這玩意,那別放,基本除了好看一無是處,還讓人看不清這頁面底想表達啥

一個載入/轉場/展開效果搞這麼複雜,除了自己嗨,基本沒啥意義

我招的是交互,不是UI和特效,我想看的是你用作品告訴我你畫的是啥,為何你要這麼畫,做出來後的結果如何


現在大多數公司接受網站版了。對於應聘者來說也方便更新和修改。


剛好最近做簡歷和作品集,選擇了用網頁的形式,無代碼基礎的話有下面兩種辦法:

  1. 用notion筆記來搭建,展現出來的效果不會比一般網頁差
  2. 如果擔心載入慢給對方的閱讀體驗不好,可以用notion+super.so的方式,super會讀取notion上的內容然後轉換成靜態網頁,並且提供伺服器解析到你自己的域名上,這樣載入速度飛快。

方法二每個月成本在100多一些:

  • super每月12刀
  • notion年會員200多(免費版有限制block數量)
  • 需要你有個域名,這樣會顯得更專業點,一個普通的域名一年也就幾十塊錢。


建議是都做,用人單位先看pdf更方便一些,如果有意向覺得可以繼續談,再看網站深入瞭解。如果只給網站鏈接,可能用人單位會嫌麻煩直接忽略掉。


我感覺用郵箱正文排版作品集也可以,稍微加點代碼把寬度約束一下,方便pc端閱讀,也可以置入動態圖片,該上傳附件還是可以上傳,相當於不用打開外鏈網頁,就是不知道郵件正文有沒有容量限制。

pc端編輯狀態

移動端查看效果

我不懂代碼,這是整段拷貝了某企業廣告郵件,刪了廣告內容,留下了約束正文寬度的代碼,這樣pc端不管是排版和閱讀都美觀,加了自己的文字和動態簽名。


網站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